華文網

中國古代皇帝為什麼都選擇定都北方?原因雖多,卻有一個共同點

看見一個提問,說為什麼在中國歷史上,大多數朝代都把首都定在了北方?有人以軍事地理來做解釋,有人以經濟文化來做解釋,還有人以風水易學來做解釋,先說,這些原因都是有道理的,

但是,我仔細看了一下歷朝歷代的都城選擇,其實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

在秦朝之前,都城不是完全固定的,在秦朝一統六國後,咸陽本身就是秦朝的都城,而且秦始皇要做的的事情比較多,根本沒時間考慮遷都的事,後來劉邦滅了秦朝,

他的潛邸在漢中,不可能去項羽的南方建都,先是定在洛陽,後來遷到了長安。

西漢末年,長安因戰亂被破壞的非常厲害,於是又回到了洛陽,這時候的南方很多地方還是蠻荒之地,接下來三國爭霸和五胡,北方被占,原本就鎮守建康的司馬睿選擇建康作為東晉的都城。


隋朝再次大一統,當丞相的楊堅定都時,延續了北周的洛陽,隋末大亂時,從太原起兵的李淵第一個攻佔的就是長安,長安也就成為了唐朝的都城,,後來長安被人為破壞太厲害,經常發生各種災害,趙匡胤的北宋定在了開封,接下來元朝滅南宋定都北京,

因為北京曾經是蒙古人的都城之一。

朱元璋定都是在他的發跡地南京,靖難之役發生以後,朱棣把都城遷到他自己的老家北京,元、明數百年的經營讓後來的清朝也選擇了北京作為都城。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定都時,基本上選擇的還是自己的大本營,畢竟皇帝這個位置是中國兩千多年來野心者的最高目標,換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呢?

如果您覺得這段歷史有意思,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免費的,請放心),歡迎您關注,收藏,轉發,評論。(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