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搭建“大健康生態圈” 中糧集團“雙創基地”落戶北京

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糧油食品企業的中糧集團,在以創新帶動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回應“雙創”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發揮央企引領輻射作用,利用自身優勢搭建農糧食品領域國際領先的營養健康科技創新平臺,

帶動大中小企業融合發展。

4月25日,在中糧集團營養健康科創+雙創啟動儀式暨第三屆國際營養健康高峰論壇上,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趙雙連與昌平區委常委、副區長蘇貴光共同為“中糧雙創基地”揭牌,中糧營養健康科學園與中糧健康科技園兩個產業園區雙雙落戶北京。

趙雙連表示,黨中央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的核心位置,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作為中央企業,中糧集團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走轉型升級之路上,要當好排頭兵,開門搞“雙創”、開門搞科研,搭建以 “雙創”支持“科創”,“科創”引領“雙創”的創新平臺,聚焦糧油食品主業,延展上下游產業鏈,形成優勢互補、相互服務、利益共用的中糧“大健康生態圈”,

打造中國最大的、最強的、最有水準並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糧油食品創新平臺。

“我們將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國民營養’為切入點,通過引入一批國際權威研發機構、孵化一批行業尖端技術、培養一批行業優秀人才,運用新技術和“互聯網+”推進改造提升,在轉型升級中使傳統的糧油食品行業‘脫胎換骨’,全面構建聚焦營養健康領域的“高精尖”現代產業體系。

”趙雙連說。

“科創”“雙創”聯動點亮“大健康”

據中糧集團黨組成員、副總裁周政介紹,雙園驅動的中糧“雙創基地”是一個“科創”+“雙創”的雙重平臺。

“科創”即聚焦科技創新前沿,著眼科技戰略高地,回應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聯合華大基因、中國農業大學等優勢單位共同打造精准營養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引領園區發展;“雙創”即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

聚集全球優勢資源,為入駐雙創基地的企業打造一個從孵化到加速、從辦公到生活的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

“一方面,我們通過科創平臺開放科研合作,另一方面,通過雙創平臺促進成果轉化。通過運用這種“雙創”支持“科創”、“科創”引領“雙創”的聯動模式,我們將最大化地盤活個人、企業、高校、院所、基金、政府、孵化器等國內外各方資源,最有效地釋放創新動能,最充分地凝聚起產業活力,

最終打造一個科創雙創協同發展、園區各方人人受益的多贏生態圈。”周政說。

他介紹,“雙園驅動”中的中糧營養健康科學園將落戶未來科學城;而中糧健康科技園將落戶在北京房山中糧生態穀。

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自2010年創立以來,圍繞“以營養健康為核心的產品開發”、“以提質增效、節能減排、綠色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技術開發”,持續開展研發創新,搭建起了集聚糧油食品創新資源的開放式國家級研發創新平臺,建立起服務中糧集團、引領行業研發創新的加工應用技術中心、品牌食品研發中心、生物技術中心、營養與代謝中心、食品品質與安全中心等八大研發中心,具有中國工程院營養健康分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副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二十多個行業權威科研實驗室,聯合建立了“中國-澳洲未來乳品製造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成為國家糧油食品行業科技戰略的執行主體。

中糧生態穀是中糧集團重點打造的智慧小鎮,正在打造以農業為基礎、大健康產業為特色、以跨界融合為路徑的生態市鎮,將集聚最具創造力的健康領域優質公司。

全球產業鏈與創新優勢延伸

作為行業領軍企業,中糧集團以糧、油、糖、棉為核心主業,已經躋身國際大糧商之列,業務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搭建起了連接六大洲的全球糧食走廊,將世界四分之一以上人口的餐桌與全世界的農場聯繫在一起,在產業鏈上下游具備強大的資源整合力和品牌號召力,在營養健康領域擁有國內首屈一指的研發實力。

“中糧‘雙創基地’正是依託於中糧集團既有的全球產業鏈領先優勢和營養健康研究院科研創新優勢,是我們回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大健康’戰略的具體落地。”趙雙連說。

目前,中糧集團已經與達能集團、蒙牛、華大基因、京東集團、華為、優客工廠、阿拉乳製品等48家專業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計畫在“雙創基地”兩個園區共同打造營養與人類健康高精尖創新中心、細胞生物研究實驗室、中國乳製品研發基地等研發平臺。

本屆中糧集團營養健康科創+雙創啟動儀式暨第三屆國際營養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衛生部副部長王龍德,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楊曉光,華大基因農業集團董事長梅永紅等多位行業頂級專家學者分享的成果和前瞻視野也為中糧集團雙創基地的建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思路。

趙雙連表示,“雙創基地”不僅要孵化技術、孵化產品,更要孵化企業、孵化企業家人才、孵化創新的體制機制。中糧集團將充分發揮央企擔當和在農糧食品領域的產業優勢,導入優質戰略資源,助推突破技術瓶頸,搶佔世界營養與健康領域的發展制高點,同時實現體制機制創新,探索科技創新新模式,引領行業、改變行業,推動更高品質的發展。

持續開展研發創新,搭建起了集聚糧油食品創新資源的開放式國家級研發創新平臺,建立起服務中糧集團、引領行業研發創新的加工應用技術中心、品牌食品研發中心、生物技術中心、營養與代謝中心、食品品質與安全中心等八大研發中心,具有中國工程院營養健康分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副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二十多個行業權威科研實驗室,聯合建立了“中國-澳洲未來乳品製造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成為國家糧油食品行業科技戰略的執行主體。

中糧生態穀是中糧集團重點打造的智慧小鎮,正在打造以農業為基礎、大健康產業為特色、以跨界融合為路徑的生態市鎮,將集聚最具創造力的健康領域優質公司。

全球產業鏈與創新優勢延伸

作為行業領軍企業,中糧集團以糧、油、糖、棉為核心主業,已經躋身國際大糧商之列,業務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搭建起了連接六大洲的全球糧食走廊,將世界四分之一以上人口的餐桌與全世界的農場聯繫在一起,在產業鏈上下游具備強大的資源整合力和品牌號召力,在營養健康領域擁有國內首屈一指的研發實力。

“中糧‘雙創基地’正是依託於中糧集團既有的全球產業鏈領先優勢和營養健康研究院科研創新優勢,是我們回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大健康’戰略的具體落地。”趙雙連說。

目前,中糧集團已經與達能集團、蒙牛、華大基因、京東集團、華為、優客工廠、阿拉乳製品等48家專業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計畫在“雙創基地”兩個園區共同打造營養與人類健康高精尖創新中心、細胞生物研究實驗室、中國乳製品研發基地等研發平臺。

本屆中糧集團營養健康科創+雙創啟動儀式暨第三屆國際營養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衛生部副部長王龍德,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楊曉光,華大基因農業集團董事長梅永紅等多位行業頂級專家學者分享的成果和前瞻視野也為中糧集團雙創基地的建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思路。

趙雙連表示,“雙創基地”不僅要孵化技術、孵化產品,更要孵化企業、孵化企業家人才、孵化創新的體制機制。中糧集團將充分發揮央企擔當和在農糧食品領域的產業優勢,導入優質戰略資源,助推突破技術瓶頸,搶佔世界營養與健康領域的發展制高點,同時實現體制機制創新,探索科技創新新模式,引領行業、改變行業,推動更高品質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