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非法集資花樣翻新 公安部提示這10種投資理財專案都有很大風險

央視網音訊:近年來非法集資分子不斷變換把戲,以各種明目誘騙公眾上當,那麼怎樣更好地防備非法集資的引誘?公安部提示,有10種投資、理財項目要特殊留意。

以“看 廣告、賺外快”、“消耗返利”等為幌子的;以投資境外股權、期權、外匯、貴金屬等為幌子的;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高額報答或“不收費”養老為幌子的;以私募入股、合夥辦企業為幌子,

但不辦理企業工商註冊登記的;以投資“假造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的;以“扶貧”、“慈悲”、“互助”等為幌子的;在街頭、商超發放廣告的;以構造調查、旅遊、講座等方式招徠暮年群眾的;“投資”、“理財”公司、網站及效勞器在境外的;要求以現金方式或向個人帳戶、境外帳戶交納投資款的。

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 劉路軍:“如今越來越多的案件表現出攀援國度政策,與如今國度倡議的創新、扶貧、慈悲互助、養老,以這些國度政策為幌子,從事犯罪,詐騙性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