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貝時代終結 中資7.4億歐元正式收購AC米蘭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一波三折的中資收購意甲豪門AC米蘭一案終於塵埃落定。13日,AC米蘭俱樂部發佈公告稱,其官方母公司費甯韋斯特已經正式將所持有的99.93%的股份出售給了中資背景的羅森內裡體育投資盧森堡公司,

後者是原中歐體育總裁李勇鴻在初次收購失敗後成立的新公司。這一收購也意味著“紅黑軍團”長達31年的貝盧斯科尼時代走向終點。

新華社報導稱,羅森內裡公司的前身中歐體育已於去年8月5日與費甯韋斯特達成股權轉讓協定,然而此後的收購過程一波三折,共兩次發生延期,在第二次延期後,被曝光部分投資者退出,之後李勇鴻成立羅森內裡公司,

重新籌集收購米蘭的資金。

虎撲體育稱,美國私募基金Elliott Management Corp.在此之後加入,為收購提供了1.8億歐元支援,此外,該公司還將額外追加5000萬歐元投資,以及為米蘭提供7300萬歐元應對短期內的資金需求。

根據8月5日簽署的AC米蘭足球俱樂部股權轉讓協定,此次收購股權的總價為7.4億歐元,其中包括了2.2億歐元的俱樂部債務,投資方還承諾未來三年花費3.5億歐元用於提升俱樂部實力。

費甯韋斯特已在義大利時間4月13日上午收到羅森內裡公司支付的全部收購款項,雙方完成了AC米蘭足球俱樂部股權的正式交割,羅森內裡公司執行董事韓力先生與費甯韋斯特CEO達尼洛在股權交割協議上簽字。

簽字儀式

貝盧斯科尼時代劃上句號

這筆交易是迄今為止,中國在歐洲足球俱樂部最大的投資。同時這也意味著貝盧斯科尼時代的結束。貝盧斯科尼於上世紀80年代買下該俱樂部,並迅速將其打造成歐洲的頂尖球隊。該俱樂部在某種程度上幫助貝盧斯科尼開啟了政治生涯。

AC米蘭足球俱樂部成立於1899年12月,在118年的時間裡成為歐洲乃至全世界最頂級的俱樂部之一。1986年2月,貝盧斯科尼收購米蘭俱樂部,

在31年的時間裡,紅黑軍團贏得了包括8次意甲冠軍、5次歐冠冠軍、5次歐洲超級杯冠軍、3次豐田杯冠軍在內的29座頂級獎盃。在貝盧斯科尼時代,米蘭達到了俱樂部史上的巔峰。

不過,近幾年“紅黑軍團”的成績下滑,上一次意甲奪冠還是在2011年。目前AC米蘭隊在積分榜上位列第六,

與“領頭羊”尤文圖斯隊之間的差距多達20分。

新華社報導稱,收購完成後李勇鴻表示:“感謝貝盧斯科尼先生和費甯韋斯特公司對於我們的寶貴信任,感謝全球羅森內裡的支持!AC米蘭是一個滿載榮耀的世界頂級足球俱樂部,所有的支持者對AC米蘭再造輝煌期望已久。今天,我們完成了復興之路上的關鍵一步,未來我們承諾將會一步一個腳印,帶領這支傳奇的隊伍重回世界巔峰。”

貝盧斯科尼和李勇鴻

貝盧斯科尼則在接受採訪時說:“我永遠都會是AC米蘭的頭號粉絲,希望俱樂部在新投資人的帶領下一切順利,離開俱樂部時的感情真的是五味雜陳”。

貝盧斯科尼不願意花費額外的資金,以提高球隊的競爭力。這是他選擇出售的一大原因。他說:“在30多年後,我轉讓了米蘭俱樂部的所有權,並退出主席一職。我很傷心也很感動。但我意識到現代足球需要投資和資源。”

AC米蘭自2006年盈利250萬歐元後,隨後近10年時間裡都處於虧損狀態。根據義大利《米蘭新聞網》報導,2014年,AC米蘭虧損達到9128萬歐元,2015年虧損達到8930萬歐元。AC米蘭在過去的6年共虧損了2.705億歐元。

據悉,AC米蘭俱樂部更換投資方後的股東大會將于14日召開,屆時將會產生包括主席在內的新一屆俱樂部管理層。此前有消息稱,貝盧斯科尼已經婉拒了新投資方關於其出任俱樂部名譽主席的邀約。

央行曾批海外中資海外收購球隊

AC米蘭隊在羅森內裡公司入主後的首場比賽將是與國際米蘭隊的同城德比,巧合的是,國際米蘭俱樂部同樣擁有中國投資方蘇寧集團。

過去的一年,中國資本頻頻在海外收購和入股足球俱樂部,比較轟動的就有蘇甯收購國米,雲毅國凱收購英超西布朗,星輝娛樂入股西班牙人,復興集團收購狼隊等等。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年中資企業收購境外足球俱樂部就有8起。

這些收購開始的時候讓很多球迷驚訝不已,國內資本突如其來的對國外俱樂部的巨大興趣背後的意味耐人尋味。

今年3月20日,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曾表示,“去年一年中國企業在海外收購了很多足球俱樂部。如果說,收購有利於提升中國的足球水準,我覺得是好事。但是,情況是這樣的嗎?有很多企業,在中國的負債率已經很高了,再借一大筆錢去海外收購。有一些則在直接投資的包裝下,轉移資產。”

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

潘功勝直言,海外並購有時候像一束帶刺的玫瑰,必須小心,要經過充分的論證。

海外並購海外體育資產“流產”案例也時有發生。去年12月21日,複娛文化因籌畫投資並購海外體育資產開始停牌。今年1月13日,公司發佈公告稱,由於國家對外投資政策收緊,公司決定終止此次收購。3月15日,剛複牌的複娛文化一開盤便出現暴跌。

貝盧斯科尼和李勇鴻

貝盧斯科尼則在接受採訪時說:“我永遠都會是AC米蘭的頭號粉絲,希望俱樂部在新投資人的帶領下一切順利,離開俱樂部時的感情真的是五味雜陳”。

貝盧斯科尼不願意花費額外的資金,以提高球隊的競爭力。這是他選擇出售的一大原因。他說:“在30多年後,我轉讓了米蘭俱樂部的所有權,並退出主席一職。我很傷心也很感動。但我意識到現代足球需要投資和資源。”

AC米蘭自2006年盈利250萬歐元後,隨後近10年時間裡都處於虧損狀態。根據義大利《米蘭新聞網》報導,2014年,AC米蘭虧損達到9128萬歐元,2015年虧損達到8930萬歐元。AC米蘭在過去的6年共虧損了2.705億歐元。

據悉,AC米蘭俱樂部更換投資方後的股東大會將于14日召開,屆時將會產生包括主席在內的新一屆俱樂部管理層。此前有消息稱,貝盧斯科尼已經婉拒了新投資方關於其出任俱樂部名譽主席的邀約。

央行曾批海外中資海外收購球隊

AC米蘭隊在羅森內裡公司入主後的首場比賽將是與國際米蘭隊的同城德比,巧合的是,國際米蘭俱樂部同樣擁有中國投資方蘇寧集團。

過去的一年,中國資本頻頻在海外收購和入股足球俱樂部,比較轟動的就有蘇甯收購國米,雲毅國凱收購英超西布朗,星輝娛樂入股西班牙人,復興集團收購狼隊等等。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年中資企業收購境外足球俱樂部就有8起。

這些收購開始的時候讓很多球迷驚訝不已,國內資本突如其來的對國外俱樂部的巨大興趣背後的意味耐人尋味。

今年3月20日,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曾表示,“去年一年中國企業在海外收購了很多足球俱樂部。如果說,收購有利於提升中國的足球水準,我覺得是好事。但是,情況是這樣的嗎?有很多企業,在中國的負債率已經很高了,再借一大筆錢去海外收購。有一些則在直接投資的包裝下,轉移資產。”

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

潘功勝直言,海外並購有時候像一束帶刺的玫瑰,必須小心,要經過充分的論證。

海外並購海外體育資產“流產”案例也時有發生。去年12月21日,複娛文化因籌畫投資並購海外體育資產開始停牌。今年1月13日,公司發佈公告稱,由於國家對外投資政策收緊,公司決定終止此次收購。3月15日,剛複牌的複娛文化一開盤便出現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