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它第一款純電動SUV如何?試江鈴新能源E400

眾多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當中,除了微型車就是以SUV居多,

在車展期間網通社舉辦的全球媒體大咖秀中的新能源專場,也是如此,似乎只要抓住這兩種類型產品就能抓住新能源市場的脈搏。江鈴新能源原來主要針對微型純電動車,E100、E200的尺寸都不大。但江鈴新能源也沒閑著,做為旗下第一款純電動的SUV,E400究竟表現怎麼樣?

江鈴新能源E400官方售價 車型 官方指導價(萬元) 補貼後售價(萬元) 悅適型 16.38 8.98 悅享型 17.38 9.98 悅動型 17.58 10.98 享受國家補貼、地方補貼、江鈴新能源工廠補貼 製錶:網通社 Internet Info Agency

江鈴新能源E400剛剛在南昌車展上正式上市,

新車官方指導價為:16.38-17.58萬元;補貼完售價:8.98-10.98萬元。E400同時提供NEDC工況252公里和305公里兩個版本。

國內的SUV熱早就成了各大廠商走量的一個方式,新能源車也一樣,現在有不少純電動車都是以SUV車型為藍本,

符合國內市場潮流規則,當然消費者也更容易接受。

年輕化、運動化的外觀是潮流主旋律

既然落腳點是SUV,那麼在車型類別上就已經迎合了國人對SUV的偏愛,起碼從開始,E400就比較容易令人接受。而且現如今的SUV都趨於年輕化、運動化。在設計上E400也遵循了主旋律,X型的前臉看上去應該能夠令大多數人滿意,第一眼看完還有讓你接下去細細品的衝動。

鹵素的燈光雖然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但結合E400的售價,其實也就不難理解了。雖然LED的光源點亮速度更快,也更節電,隨之帶來的成本增加也不是所有消費者樂意見到的。車尾硬線條的勾勒,看起來很有力量感,也與E400整體的風格相符,一副運動小生的樣子,很討喜。

內飾也與外觀風格一致,朝著年輕化發展,橙/黑的配色相信是眾多年輕消費者的喜好,不沉悶還能凸顯出個性。功能層面上,主流的配置都能在E400上找到,中控液晶屏、語音控制、互聯網路、旋鈕換擋等等,能夠滿足一般消費者使用上的需求。

E400的內飾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設計應該是經過仔細推敲,與很多自主品牌車型胡亂堆砌配置不同,它內飾很有調理,有一定的設計感在裡邊。很多自主品牌只管把配置一個一個往上加,但並沒有考慮美感的表現,這一點E400做的要好。

動力層面上,E400有不同版本供消費者選擇,其中功率最高的悅動型,電機最大功率90千瓦,最大扭矩285牛米,綜合續航可以達到252公里。低一點的悅適型和悅享型,電機最大功率50千瓦,最大扭矩200牛米,綜合續航310公里。動力更強的版本,續航有所減少,也算的上是有得有失。

E400在起步時候,如果你不刻意給“油門”的話,它是不會向前走的,就如同沒有怠速一樣。走起來之後就與其它電動車無異了,加速線性並且在速度不高時,加速給人的直觀感覺還挺猛的,適合城市中行駛。由於試駕過程中一直在國道上行駛,遺憾並沒有體會到E400高速行駛時是什麼樣的感受。

開起來之後,其實E400沒有想像中那麼輕快,雖然加速力道還是能夠令人滿意。但總感覺它有些偏沉,有時候還是需要“油門”踩深一點,加速的力道才能跟你想像中匹配。懸掛的表現有些偏硬,支撐能力倒是蠻不錯的,但過一些比較密集的減速帶,車內的震動會變得比較明顯。

E400沒有常規的S擋,只有D和E擋,E擋就是節能模式,在這個擋位元下,油門反應沒有那麼靈敏,加速時候總會慢上一拍。在正常的D擋情況下則要改變不少,開起來更加順暢,當然你也可以把D擋就當成S擋開,這種模式下開起來會更舒服。

E400並沒有真正的制動力回收等級,也不可調整。無論是在D擋還是E擋情況下,制動力回收的表現沒有什麼差異,不會有其它純電動車那種“踩刹車”的既視感。或許這樣會改善駕駛感受,但制動力回收的意義在於產生更多能量來驅動車輛,畢竟純電動車續航是最關鍵的指標之一。

在試駕開始前,我已經將里程小計清零,當時電池電量為80%,續航里程還剩下199公里。在經過50.5公里的試駕體驗、開著空調拍攝等,電量下降到54%,剩餘續航134公里。以用掉的電量和剩餘續航里程的比例可以看出,E400官方標稱綜合續航252公里還是挺靠譜的。

總結:新能源是每個車企不可避免的話題,純電動更是未來的終極目標。越早投入越容易占得先機,無論什麼事都是一點點做起,在佈局完微型純電動車市場後,推出首款純電動SUV-E400,江鈴新能源已經跟上了主流的腳步,畢竟國人對SUV的喜好還沒退去。不過,目前國內消費者對於純電動車還有不少抵觸,究竟E400能夠有何市場表現誰也說不好,但總歸已經走出了第一步,未來表現如何還是以數字說話。(圖/文/攝 網通社 徐躍翔)

車尾硬線條的勾勒,看起來很有力量感,也與E400整體的風格相符,一副運動小生的樣子,很討喜。

內飾也與外觀風格一致,朝著年輕化發展,橙/黑的配色相信是眾多年輕消費者的喜好,不沉悶還能凸顯出個性。功能層面上,主流的配置都能在E400上找到,中控液晶屏、語音控制、互聯網路、旋鈕換擋等等,能夠滿足一般消費者使用上的需求。

E400的內飾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設計應該是經過仔細推敲,與很多自主品牌車型胡亂堆砌配置不同,它內飾很有調理,有一定的設計感在裡邊。很多自主品牌只管把配置一個一個往上加,但並沒有考慮美感的表現,這一點E400做的要好。

動力層面上,E400有不同版本供消費者選擇,其中功率最高的悅動型,電機最大功率90千瓦,最大扭矩285牛米,綜合續航可以達到252公里。低一點的悅適型和悅享型,電機最大功率50千瓦,最大扭矩200牛米,綜合續航310公里。動力更強的版本,續航有所減少,也算的上是有得有失。

E400在起步時候,如果你不刻意給“油門”的話,它是不會向前走的,就如同沒有怠速一樣。走起來之後就與其它電動車無異了,加速線性並且在速度不高時,加速給人的直觀感覺還挺猛的,適合城市中行駛。由於試駕過程中一直在國道上行駛,遺憾並沒有體會到E400高速行駛時是什麼樣的感受。

開起來之後,其實E400沒有想像中那麼輕快,雖然加速力道還是能夠令人滿意。但總感覺它有些偏沉,有時候還是需要“油門”踩深一點,加速的力道才能跟你想像中匹配。懸掛的表現有些偏硬,支撐能力倒是蠻不錯的,但過一些比較密集的減速帶,車內的震動會變得比較明顯。

E400沒有常規的S擋,只有D和E擋,E擋就是節能模式,在這個擋位元下,油門反應沒有那麼靈敏,加速時候總會慢上一拍。在正常的D擋情況下則要改變不少,開起來更加順暢,當然你也可以把D擋就當成S擋開,這種模式下開起來會更舒服。

E400並沒有真正的制動力回收等級,也不可調整。無論是在D擋還是E擋情況下,制動力回收的表現沒有什麼差異,不會有其它純電動車那種“踩刹車”的既視感。或許這樣會改善駕駛感受,但制動力回收的意義在於產生更多能量來驅動車輛,畢竟純電動車續航是最關鍵的指標之一。

在試駕開始前,我已經將里程小計清零,當時電池電量為80%,續航里程還剩下199公里。在經過50.5公里的試駕體驗、開著空調拍攝等,電量下降到54%,剩餘續航134公里。以用掉的電量和剩餘續航里程的比例可以看出,E400官方標稱綜合續航252公里還是挺靠譜的。

總結:新能源是每個車企不可避免的話題,純電動更是未來的終極目標。越早投入越容易占得先機,無論什麼事都是一點點做起,在佈局完微型純電動車市場後,推出首款純電動SUV-E400,江鈴新能源已經跟上了主流的腳步,畢竟國人對SUV的喜好還沒退去。不過,目前國內消費者對於純電動車還有不少抵觸,究竟E400能夠有何市場表現誰也說不好,但總歸已經走出了第一步,未來表現如何還是以數字說話。(圖/文/攝 網通社 徐躍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