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溫味覺的記憶:竹筍

春筍破土而出。

劃破筍殼剝筍。

鍋裡煮筍

曬筍乾

寧德網消息(阿曼)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這是人類與大自然間的默契。地處山區的屏南,幾乎每個村莊周邊,都會有竹林。山裡人深知有耕耘才會有收穫,只要得空,就會把自家的竹林打理得齊齊整整。他們熟悉林子的每一個角落,就像女人們熟悉自家灶台上油鹽醬醋的瓶瓶罐罐,絕不會輕易弄錯。

“金衣白玉,蔬中一絕”,每年一二月份,正是吃冬筍的好時節。可是,冬筍雖然嫩滑鮮甜,

卻因為是春筍尚未出土的雛形,所以較難採挖。而林子的主人,早已心懷採挖絕技,他們對林中各處冬筍的有無、深淺、多少以及遠近,自有一套諳熟的秘訣。瞧,就在你遲疑的瞬間,又有一個暗藏的冬筍被挖出來。而你,徒勞在林中走來走去,也學不到農家人看來再尋常不過的這一本領。

待到春風清明日,個個爭相破土出。清明過後,山裡的竹筍再也無法安靜地呆在土裡了。

趁你轉身霎那,它們就悄悄地鑽出來,在你睡著一夜間,更是發狠地猛長。這時,你才恍然大悟,之前來來回回路過的轉角,以及你差點就確定下面有筍的地方,果然是它們的藏身之處。但是,連你自己都覺得這“果然”二字,用得有些“事後諸葛亮”。

荒林春雨足,新筍迸龍雛。這些雨後的春筍,可不等人,你才剛剛覺得它們是鮮嫩可口的美味,幾日後再來,可能就變成比你還高的竹子了,

所以竹筍的採挖有很強的時間性。春筍,它們不再躲躲藏藏,你可以隨處找到,半天光景,就讓你收成滿滿,相當有成就感。而且,也偶有大驚喜。你瞧,這位大叔,怎麼會挖出這麼一大排連在一起的筍呀!真不敢信,這也是筍嗎?乍看,還以為他要吹排簫給大家聽呢。

穀雨時節,走在鄉間,隨處可以聞到,村裡人家鐵鍋裡飄出熬鹹筍的香味。這種可以即食筍的做法,是村裡女人一代又一代傳下來的手藝。

林裡挖來的生筍,被逐一剝盡褐色筍衣後,切成片,放進鐵鍋,再撒上鹽。待水熬幹之後,即可食。你若將其切成細片些,放入蒜瓣的油鍋裡炒一炒,那就更好吃了。一碗稀飯,三下五除二就下了肚。還是意猶未盡,乾脆再手抓幾片,邊走邊吃。你別只顧著好吃,要知道,這種看似簡單的做法,也有大學問。對加水量和加鹽多少的判斷,必須準確無誤,否則,你吃到的也許是四不像的清湯鹹筍,或者是讓你連心都被麻了的麻心筍。所以,鄉里人說,媳婦巧不巧,筆試面試都不如這灶前一試。

如何才能讓這竹林饋贈的美食,通向每一個季節餐桌呢?在你操心之前,心靈手巧的農家人,早有了一套妥帖的筍乾製作法。這回,可是需要長久存放的,所以,每一個步驟自然都要嚴密把關。剝筍衣還有什麼技術嗎?嘿,還真有一點小竅門,順著竹筍先劃一刀,把筍殼劃破,這樣就好剝多啦。你看,現在是不是剝得又快又不會把手指剝疼?然後洗淨,放入鍋裡煮到要熟的樣子,就可以出鍋了。這個過程,還要記得不時翻動,千萬別因為沾了鍋帶上燒焦味,而留下無可挽回的遺憾哦!趁著晴朗的日子,把它們撈出鍋後,切成長條,放到竹匾上曬乾,再用塑膠袋裝好,這樣,你的筍乾就製作好了。看出來沒有,曬筍乾與熬煮鹹筍不同的是,先整個煮熟了再切,據說,這樣會更加鮮嫩而不老。

竹林裡挖筍、大鐵鍋裡煮筍、灶坑裡通紅的火光,以及竹匾上充滿陽光味道的筍乾……所有的一切,都是往日的重溫。

在農家的糧倉裡,大都有這麼幾袋精心製作的筍乾。它們是廚房裡能幹的女人們年年必做的功課,也成為家裡待客時,常備的一道暖心又美味的菜肴。幸有菜根娛雅客,愧無珍味宴佳賓。是的,農家菜就像農家人一樣謙卑樸實,卻又總讓你的心頭充滿溫馨和感動。這些糧倉裡的筍乾,也常通向背井離鄉遊子們的餐桌。有時候,鄉愁不僅僅是詩人筆下的郵票或者船票,它還可能是餐桌上的某一道菜。這道菜,會讓人喚醒兒時的味覺記憶,更讓人想起在廚房裡忙碌的母親。當然,這看起來不起眼的一袋筍乾,還可能是你的摯友,從你手中接過的一份並不昂貴,卻又無限奢華的禮物。它也許就讓你們因此又重回讀書時代,在同寢室裡徹夜臥談時提到的那段彼此都深有感觸的鄉間時光……

或者是讓你連心都被麻了的麻心筍。所以,鄉里人說,媳婦巧不巧,筆試面試都不如這灶前一試。

如何才能讓這竹林饋贈的美食,通向每一個季節餐桌呢?在你操心之前,心靈手巧的農家人,早有了一套妥帖的筍乾製作法。這回,可是需要長久存放的,所以,每一個步驟自然都要嚴密把關。剝筍衣還有什麼技術嗎?嘿,還真有一點小竅門,順著竹筍先劃一刀,把筍殼劃破,這樣就好剝多啦。你看,現在是不是剝得又快又不會把手指剝疼?然後洗淨,放入鍋裡煮到要熟的樣子,就可以出鍋了。這個過程,還要記得不時翻動,千萬別因為沾了鍋帶上燒焦味,而留下無可挽回的遺憾哦!趁著晴朗的日子,把它們撈出鍋後,切成長條,放到竹匾上曬乾,再用塑膠袋裝好,這樣,你的筍乾就製作好了。看出來沒有,曬筍乾與熬煮鹹筍不同的是,先整個煮熟了再切,據說,這樣會更加鮮嫩而不老。

竹林裡挖筍、大鐵鍋裡煮筍、灶坑裡通紅的火光,以及竹匾上充滿陽光味道的筍乾……所有的一切,都是往日的重溫。

在農家的糧倉裡,大都有這麼幾袋精心製作的筍乾。它們是廚房裡能幹的女人們年年必做的功課,也成為家裡待客時,常備的一道暖心又美味的菜肴。幸有菜根娛雅客,愧無珍味宴佳賓。是的,農家菜就像農家人一樣謙卑樸實,卻又總讓你的心頭充滿溫馨和感動。這些糧倉裡的筍乾,也常通向背井離鄉遊子們的餐桌。有時候,鄉愁不僅僅是詩人筆下的郵票或者船票,它還可能是餐桌上的某一道菜。這道菜,會讓人喚醒兒時的味覺記憶,更讓人想起在廚房裡忙碌的母親。當然,這看起來不起眼的一袋筍乾,還可能是你的摯友,從你手中接過的一份並不昂貴,卻又無限奢華的禮物。它也許就讓你們因此又重回讀書時代,在同寢室裡徹夜臥談時提到的那段彼此都深有感觸的鄉間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