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科技火種可燎原——寧德市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增強發展新動能

赤溪鎮千畝高優現代農業園裡,果農正在採摘番茄。

楊洋 攝

下党原生態定制茶園 吳通華 攝

寧德網消息在閩東大地,從蔬菜大棚到農家圈舍,從創業基地到企業車間處處都有著這樣一批人的身影:他們播灑科技星火,引領農民致富、企業發展,用心譜寫著一曲曲科技富民的新樂章。他們便是紮根在寧德市基層一線的科技特派員。

目前,全市共有228名科技特派員活躍在“三農”一線和扶貧開發前沿,涉及茶葉、食用菌、水產、果蔬、中藥材、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領域。他們猶如一顆顆科技種子,在閩東大地生根發芽,有力提升了寧德市農業科技創新和服務能力,推動了農業農村發展和精准扶貧脫貧。

優化產業動能

山林中放養,吃青草野菜,喝山泉水……在市農科所位於福安市松羅鄉的花豬試驗基地內,

飼養在山間的福安野花豬過著“純天然”的生活。

福安花豬是我省著名優良地方豬種之一,曾是閩東地區生豬生產的當家品種。但由於種種原因,進入新世紀後,福安花豬一度面臨絕跡。

如何讓曾經的優勢品種再現輝煌,科技特派員、市農科所教授級高級畜牧師王金寶帶領團隊開始了全新的嘗試。他分別以槐豬、莆田黑豬、閩北花豬、本地野豬為父本的四個組合的雜交及雜交對比試驗。

經觀測,花豬與野豬雜交後的新品種——福安野花豬綜合效果最好。“福安野花豬適應性好、生活力強、耐粗飼,生長速度較快,肉質風味很好。而且投入少、售價高、見效快。”王金寶說。

新品種的出現使一度無人問津的福安花豬產業煥發“第二春”。目前,福安市已建立福安花豬及福安野花豬養殖示範點8個,並吸納100多人就業,新增經濟效益600萬元。

松羅鄉松羅村村民鄭建全便是該產業發展的受益者之一。

從幾頭種豬起步,如今,鄭建全飼養的野花豬也達100多頭,並成立了養殖專業合作社和銷售企業,年收益數十萬元。

“剛開始搞野花豬養殖沒有經驗,走過一些彎路。幸運的是,王金寶專家一直持續指導我。”談到一路走來的感觸,鄭建全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在閩東,像王金寶這樣,憑藉知識和技術帶活一個產業的科技特派員還有很多。

他們通過宣傳、扶持、服務等手段,引導農民引進適應市場需求的名、特、優新品種、新技術,發展生態農業和高優農業。據統計,全市科技特派員共幫助引進農作物新品種96個、新技術67項,實施科技開發專案109項,建立綠色食品基地30萬畝,有20個農產品通過無公害認證。

紮根扶貧一線

“現在茶葉不愁沒人要了。”在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談到今年的茶葉銷售,村民們底氣十足。

位於閩浙邊境的下黨村山巒起伏、地勢偏僻,30年前是無公路、無自來水、無電燈照明、無財政收入、無政府辦公場所的“五無鄉鎮”。近年來,該村因地制宜巧做茶葉產業,整合零散的茶園,利用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首創全國第一個扶貧定制茶園。通過“茶園與茶杯”的直接對接,實現了從貧困村到小康村的華麗轉身。

而在這過程中,科技特派員黃福生無疑是重要的推動者之一。

2015年,黃福生帶著技術專家來到壽甯下黨村。

“當時,我們剛到下党村時,由於地理位置偏遠,銷售管道不暢,當地每畝茶業的產值只有2300元左右,比寧德其他產茶區低了近3成。”黃福生說。

要想提高茶葉價格,就必須揚長避短,打出自己的特色。在黃福生與村裡致富帶頭人、村兩委反復交流、探討中,扶貧定制茶園模式孕育而生。

“扶貧定制茶園的茶園主以一年一畝2萬元的價格租下茶園,每年春秋兩季,不僅可獲得50公斤幹茶,還可到茶園採摘、參與農事活動、住下党古民居。通過定制茶園的推廣,村民的茶葉由過去每畝產值不足3000元上漲到了8000元左右。”黃福生介紹。

進行產銷分離、強化品牌運作、抓好品質管控……在黃福生和當地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視覺化茶園(車間)建設順利完成,扶貧定制茶園模式也得到迅速推廣。目前,下黨鄉的扶貧定制茶園覆蓋600多畝茶園,超過180戶加入其中,有效帶動了當地村民脫貧致富。

脫貧攻堅重在“扶智”和“扶技”。近年來,寧德市把科技特派員與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人才支持計畫有機結合。2014年以來,寧德市共向6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選派科技人員130名,爭取省級194萬元補助經費用於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服務,實施科技計畫專案53項、資助經費680萬元,帶動科技專案總投資7100萬元,有效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助推創業大門

4月21日上午,在福建古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內,科技特派員陳燕梅正與該公司負責人就下一步如何開展林菌和林藥的種植進行著交流。

陳燕梅與該公司結緣源於2016年。這一年,科技特派員陳燕梅駐點服務的“古甜星創天地”與福建古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就食用菌標準化栽培新技術和食用菌健康產品的開發展開探索,並針對相應的技術優化和車間改造提供指導。

“陳燕梅特派員不僅在技術上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幫助,還在企業創新規劃上給我們出了不少‘金點子’。”福建古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海旭介紹,截至目前,古銀公司已獲得8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申報發明專利5項,並取得了1800噸無公害銀耳認證和福建省科技型企業認定。2017年,公司銷售額達1700多萬元。

在“古甜星創天地”,通過科技特派員的指導和幫扶,揚帆起航的企業不只古銀公司一家。截至目前,“古甜星創天地”已引進創業公司和團隊16個。“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各類食用菌業創新創業團隊和人才的彙聚,集合各類金融機構3至5家,孵化科技創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0家以上,從而打造集生產—加工—倉儲物流—銷售的食用菌產業平臺,以助力推動古田食用菌產業生產力水準和綜合效益進一步提升。”陳燕梅說。

據瞭解,近年來,寧德市將科技特派員納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支持範疇,鼓勵科技特派員依託農業科技園區、科特派創業示範基地,創辦、領辦、聯辦“星創天地”,為開展農村創業創新的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鄉土人才等提供服務,形成了“科特派+龍頭企業+基地+農業合作社+農戶”的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目前,全市共建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1個、國家級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1個、省級科技特派員創業示範基地15個,國家級星創天地3家、省級星創天地3家。

“近年來,寧德市相繼出臺《寧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實施意見》《寧德市科技特派員工作管理辦法》《寧德市科技特派員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以推動科技特派員在幫助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助力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等方面發揮更強的引領帶動作用。”市科技局副調研員張少強說。

位於閩浙邊境的下黨村山巒起伏、地勢偏僻,30年前是無公路、無自來水、無電燈照明、無財政收入、無政府辦公場所的“五無鄉鎮”。近年來,該村因地制宜巧做茶葉產業,整合零散的茶園,利用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首創全國第一個扶貧定制茶園。通過“茶園與茶杯”的直接對接,實現了從貧困村到小康村的華麗轉身。

而在這過程中,科技特派員黃福生無疑是重要的推動者之一。

2015年,黃福生帶著技術專家來到壽甯下黨村。

“當時,我們剛到下党村時,由於地理位置偏遠,銷售管道不暢,當地每畝茶業的產值只有2300元左右,比寧德其他產茶區低了近3成。”黃福生說。

要想提高茶葉價格,就必須揚長避短,打出自己的特色。在黃福生與村裡致富帶頭人、村兩委反復交流、探討中,扶貧定制茶園模式孕育而生。

“扶貧定制茶園的茶園主以一年一畝2萬元的價格租下茶園,每年春秋兩季,不僅可獲得50公斤幹茶,還可到茶園採摘、參與農事活動、住下党古民居。通過定制茶園的推廣,村民的茶葉由過去每畝產值不足3000元上漲到了8000元左右。”黃福生介紹。

進行產銷分離、強化品牌運作、抓好品質管控……在黃福生和當地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視覺化茶園(車間)建設順利完成,扶貧定制茶園模式也得到迅速推廣。目前,下黨鄉的扶貧定制茶園覆蓋600多畝茶園,超過180戶加入其中,有效帶動了當地村民脫貧致富。

脫貧攻堅重在“扶智”和“扶技”。近年來,寧德市把科技特派員與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人才支持計畫有機結合。2014年以來,寧德市共向6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選派科技人員130名,爭取省級194萬元補助經費用於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服務,實施科技計畫專案53項、資助經費680萬元,帶動科技專案總投資7100萬元,有效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助推創業大門

4月21日上午,在福建古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內,科技特派員陳燕梅正與該公司負責人就下一步如何開展林菌和林藥的種植進行著交流。

陳燕梅與該公司結緣源於2016年。這一年,科技特派員陳燕梅駐點服務的“古甜星創天地”與福建古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就食用菌標準化栽培新技術和食用菌健康產品的開發展開探索,並針對相應的技術優化和車間改造提供指導。

“陳燕梅特派員不僅在技術上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幫助,還在企業創新規劃上給我們出了不少‘金點子’。”福建古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海旭介紹,截至目前,古銀公司已獲得8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申報發明專利5項,並取得了1800噸無公害銀耳認證和福建省科技型企業認定。2017年,公司銷售額達1700多萬元。

在“古甜星創天地”,通過科技特派員的指導和幫扶,揚帆起航的企業不只古銀公司一家。截至目前,“古甜星創天地”已引進創業公司和團隊16個。“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各類食用菌業創新創業團隊和人才的彙聚,集合各類金融機構3至5家,孵化科技創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0家以上,從而打造集生產—加工—倉儲物流—銷售的食用菌產業平臺,以助力推動古田食用菌產業生產力水準和綜合效益進一步提升。”陳燕梅說。

據瞭解,近年來,寧德市將科技特派員納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支持範疇,鼓勵科技特派員依託農業科技園區、科特派創業示範基地,創辦、領辦、聯辦“星創天地”,為開展農村創業創新的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鄉土人才等提供服務,形成了“科特派+龍頭企業+基地+農業合作社+農戶”的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目前,全市共建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1個、國家級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1個、省級科技特派員創業示範基地15個,國家級星創天地3家、省級星創天地3家。

“近年來,寧德市相繼出臺《寧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實施意見》《寧德市科技特派員工作管理辦法》《寧德市科技特派員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以推動科技特派員在幫助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助力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等方面發揮更強的引領帶動作用。”市科技局副調研員張少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