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行者武松功成名就的時候為什麼看破紅塵而出家了?

推薦:宣太后羋月到底愛過義渠王翟驪嗎?

文/方長榮

【作者簡介】方長榮,南京人,江蘇散文學會會員。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水滸中的行者武松是個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為人正直、視惡如仇,一生坎坷殺人無數,卻沒有多少人遷怒於他,甚至認為這些人該殺,他是在為民除害。那麼他的作為到底是否與民所想?是否正義而為呢?其實不然,他的作為算是個人主義,憑己任性所做,雖說事中有義而非缺乏其正。

大家都知道武松的綽號叫“行者”,

所謂的行者就是帶發修行的和尚。

而武松沒有做過半天和尚,卻以行者身份行走江湖,本就失了正直,直到征討方臘凱旋時,在杭州六和寺適逢林沖生病,他奉宋江之命留下照顧,兩人才對自己的不凡人生進行總結檢討。

最後,林沖帶著遺憾離世,而武松也深悔其後,沒有再回去領功受賞,就在六和寺出了家,當起了真和尚,摘下戴了半輩子的假和尚帽子。從中大家可以看出武松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予以全盤否定。

一、打虎英雄,巧遇恩兄

武松自幼父母雙亡,由侏儒哥哥武大郎一手帶大,所以他特別敬重這個殘疾哥哥,一次,與人起爭發生打鬥,失手將人打死,為躲避官司只好逃離家鄉。聽說滄州有個柴大官人樂於助人、喜交江湖朋友,

便前去投奔,果不其然,柴大官人極講義氣,留下武松管吃管喝不在言下。

一日,柴家又來個躲難之人,兩人烤火時,對方不小心將火灰弄到武松身上,沒想到,同是天涯淪落人,武松卻立時翻臉,揮拳就要打,得虧柴大官人及時趕到才化解尷尬,當他得知此人便是宋江時,立即倒頭便拜,後來還結為兄弟。

以上可以看出武松少有城府,實為魯莽之輩。

沒過多久聽說在老家打死的人並沒有死,只是昏死而已,聞此消息當即啟程要回去看哥哥。行走途中,走到一座山邊見有酒館,頓時肚餓酒蟲叫,見店門口掛有“三碗不過崗”的牌子,任性頓起,哥偏要喝超三碗,且非要過山崗,看誰能把老子怎樣?當店家告訴他:山上有虎,

不能多喝。武松哪信這個邪,還說是唬人,一連喝了十八碗,店家是左勸右勸竟差點招來砸店才甘休。

喝完酒,他搖搖晃晃向山中走去,到了山裡是頭重不能抬,腳輕似打飄,兩眼金星冒,沒得法子,只好躺在大樹旁睡覺。迷迷糊糊之中一陣冷風撲面而來,得虧練過幾天功夫,猛睜開眼發現一條大老虎直撲過來。頓時嚇得酒醒一半,借著酒勁飛身躍起,東躲西避把個老虎累的力氣盡泄,瞅准機會一把抓住虎頭,猛躍上背,那老虎受駭不小,最近瘋狂人見人跑,這人咋這樣呢?

連著幾次蹦跳摔不下來,嚇得老虎落荒而逃,武松接連幾拳倡狂一時的老虎竟命喪醉手。有道是不作死就不會死,可武松就打破這個傳說,武松醉打老虎,差點送命自是任性的結果。不過,無心插柳卻發明了一套拳法,據說後來的什麼醉拳醉棍等都是受其誘發而成。

武松為民除害成了英雄,不但受到官府的表彰,還在縣衙里弄了個小官。

事情就是這麼巧,還沒來得急回家,竟在大街上碰到了大郎哥哥,兄弟倆高興相擁,原來,哥哥奇遇天降桃花運,當地一個土豪不知咋的竟把美若天仙的使女送他為妻,因為自己長相實在磕磣,這朵鮮花便引來無數浪蕩子弟來家騷擾,為躲避生事就搬到陽穀縣來了。

武大郎的美媳就是聞名天下的潘金蓮,後來因為與當地的土豪西門慶勾搭成奸,姦情暴露後兩人合謀毒死了武大郎。待武松出差回來得知情況後,怒火填胸,哪顧得什麼合法途徑,夜深人靜將這對野鴛鴦來了個身首異處。

世人都說他做得對,豈不知除了感情用事外,嚴重的是自己知法犯法,還好,府尹憐惜他是個重義漢子,在案卷上做了手腳,武松才得以輕判,獲了個刺配孟州的輕刑。

(武大郎迎娶潘金蓮)

二、被人利用,釀出驚天大案

武松怒殺潘金蓮和西門慶,說是以情傷腦而為有情可原,但接下來的作為就讓人明白不得。他到達孟州後受到牢頭施恩的特別照顧,經常請他吃喝玩樂,武松當然是感恩感德,自己落難人家不但不嫌棄反而花銀消金,此人如此重義,有機會定當報答,並暗下發誓:兩肋插刀,在所不辭。

所以講這個“義”字真是神出鬼沒,沒法控制沒法識別,稍有不慎就會禍患無窮。

在一次飯局上武松過意不去,再次詢問他有啥可幫忙的?

施恩日弄半天還真有事需求,說自己原來有個挺出名的酒店,被個下三濫的給霸佔了,聞聽此況武英雄義氣突顯,非要前去修理。自以為自己是個人物,啥都不放在眼裡,也不想想此事怎麼可能如此簡單,人家施恩在當地也是個人物,他都解決不了,你又有何德何能?再說,強龍鬥不過地頭蛇古言警句都不懂,真不知道他是咋混的,徹頭徹尾的莽輩。

很明顯施恩開始就在下套子,只不過手腕高明而已,頭腦簡單的武松完全被“義”字蒙眼。他跑到這家酒店要吃要喝,想方設法找茬,人家也不是瞎混的,言不投機,幹了起來,借著酒勁硬是制服了精通黑白兩道的匪霸蔣門神,幫施恩奪回酒店。

以為替恩人擺平此事對得起平時的花費,其知,事情不過剛剛開始,那蔣門神豈是省油的燈,何況你還是個罪犯,他金錢開道經過腐蝕拉籠,做足了文章使陰招暗害武松。

這時的武松完全是一根筋,沒有半點思維,本來沒有多大的事被他一攪和,就成了頭條新聞。武大英雄認為自己是義舉,打抱不平而已,而這些官匪竟然相互勾結、黑白不分,乾脆做了他們,一不做二不休夜闖鴛鴦樓,大開殺戒,一連殺了數條命,弄出驚天大案。

這時候他還沒忘記那個“義”字,怕影響施恩,在現場留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任性不?

三、斷臂思義,看破紅塵真出家

武松血濺鴛鴦樓,犯下大事再次逃亡,在好友張青、孫二娘夫妻幫助下,假扮成帶發修行的“行者”投了二龍山,還當上了首領。由於受到朝廷的打擊,得虧梁山好漢前來幫忙才沒被殲滅,無奈之下只得帶領這班兄弟上了梁山。

梁山大聚義時,位居第十四把交椅。因為實在好勝且喜歡廝殺,在梁山立下功勞不少,但並沒有獲得宋江的重用,可能宋江還沒忘記當年在柴家的尷尬。

梁山招安後,他參與了平定遼國的戰鬥,也參加了征討四虎、王慶和方臘的起義軍,特別是在同方臘的戰鬥中,遭到對方的暗算,失去一臂成為獨臂將軍。凱旋回歸到達杭州的六和寺時,好兄弟林沖因生病不能行,宋江便留下他照顧林沖。

兩個難兄難弟才徹底檢討人生,命運中的坎坷和變故都是自己親手造成,沒有行俠的豪情,更沒有仗義的風采,有道是少思維、缺冷靜、太任性,一生好“義”卻不知“義”為何意,註定人生滿是遺憾。

沒多久,林沖便駕鶴西去,武松料理完林沖的後事,並沒有回去,而是在六和寺出家,徹底看破紅塵,脫掉假和尚的帽子,真正做起了和尚,為自己血性人生而祈禱,為自己的江湖人生畫上句號。

《水滸傳》中武松為何冤殺的家妓玉蘭?

《金瓶梅》之潘金蓮:人性本能的悲劇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若不喜歡,敬請留下批評,分享您的見解。

瞅准機會一把抓住虎頭,猛躍上背,那老虎受駭不小,最近瘋狂人見人跑,這人咋這樣呢?

連著幾次蹦跳摔不下來,嚇得老虎落荒而逃,武松接連幾拳倡狂一時的老虎竟命喪醉手。有道是不作死就不會死,可武松就打破這個傳說,武松醉打老虎,差點送命自是任性的結果。不過,無心插柳卻發明了一套拳法,據說後來的什麼醉拳醉棍等都是受其誘發而成。

武松為民除害成了英雄,不但受到官府的表彰,還在縣衙里弄了個小官。

事情就是這麼巧,還沒來得急回家,竟在大街上碰到了大郎哥哥,兄弟倆高興相擁,原來,哥哥奇遇天降桃花運,當地一個土豪不知咋的竟把美若天仙的使女送他為妻,因為自己長相實在磕磣,這朵鮮花便引來無數浪蕩子弟來家騷擾,為躲避生事就搬到陽穀縣來了。

武大郎的美媳就是聞名天下的潘金蓮,後來因為與當地的土豪西門慶勾搭成奸,姦情暴露後兩人合謀毒死了武大郎。待武松出差回來得知情況後,怒火填胸,哪顧得什麼合法途徑,夜深人靜將這對野鴛鴦來了個身首異處。

世人都說他做得對,豈不知除了感情用事外,嚴重的是自己知法犯法,還好,府尹憐惜他是個重義漢子,在案卷上做了手腳,武松才得以輕判,獲了個刺配孟州的輕刑。

(武大郎迎娶潘金蓮)

二、被人利用,釀出驚天大案

武松怒殺潘金蓮和西門慶,說是以情傷腦而為有情可原,但接下來的作為就讓人明白不得。他到達孟州後受到牢頭施恩的特別照顧,經常請他吃喝玩樂,武松當然是感恩感德,自己落難人家不但不嫌棄反而花銀消金,此人如此重義,有機會定當報答,並暗下發誓:兩肋插刀,在所不辭。

所以講這個“義”字真是神出鬼沒,沒法控制沒法識別,稍有不慎就會禍患無窮。

在一次飯局上武松過意不去,再次詢問他有啥可幫忙的?

施恩日弄半天還真有事需求,說自己原來有個挺出名的酒店,被個下三濫的給霸佔了,聞聽此況武英雄義氣突顯,非要前去修理。自以為自己是個人物,啥都不放在眼裡,也不想想此事怎麼可能如此簡單,人家施恩在當地也是個人物,他都解決不了,你又有何德何能?再說,強龍鬥不過地頭蛇古言警句都不懂,真不知道他是咋混的,徹頭徹尾的莽輩。

很明顯施恩開始就在下套子,只不過手腕高明而已,頭腦簡單的武松完全被“義”字蒙眼。他跑到這家酒店要吃要喝,想方設法找茬,人家也不是瞎混的,言不投機,幹了起來,借著酒勁硬是制服了精通黑白兩道的匪霸蔣門神,幫施恩奪回酒店。

以為替恩人擺平此事對得起平時的花費,其知,事情不過剛剛開始,那蔣門神豈是省油的燈,何況你還是個罪犯,他金錢開道經過腐蝕拉籠,做足了文章使陰招暗害武松。

這時的武松完全是一根筋,沒有半點思維,本來沒有多大的事被他一攪和,就成了頭條新聞。武大英雄認為自己是義舉,打抱不平而已,而這些官匪竟然相互勾結、黑白不分,乾脆做了他們,一不做二不休夜闖鴛鴦樓,大開殺戒,一連殺了數條命,弄出驚天大案。

這時候他還沒忘記那個“義”字,怕影響施恩,在現場留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任性不?

三、斷臂思義,看破紅塵真出家

武松血濺鴛鴦樓,犯下大事再次逃亡,在好友張青、孫二娘夫妻幫助下,假扮成帶發修行的“行者”投了二龍山,還當上了首領。由於受到朝廷的打擊,得虧梁山好漢前來幫忙才沒被殲滅,無奈之下只得帶領這班兄弟上了梁山。

梁山大聚義時,位居第十四把交椅。因為實在好勝且喜歡廝殺,在梁山立下功勞不少,但並沒有獲得宋江的重用,可能宋江還沒忘記當年在柴家的尷尬。

梁山招安後,他參與了平定遼國的戰鬥,也參加了征討四虎、王慶和方臘的起義軍,特別是在同方臘的戰鬥中,遭到對方的暗算,失去一臂成為獨臂將軍。凱旋回歸到達杭州的六和寺時,好兄弟林沖因生病不能行,宋江便留下他照顧林沖。

兩個難兄難弟才徹底檢討人生,命運中的坎坷和變故都是自己親手造成,沒有行俠的豪情,更沒有仗義的風采,有道是少思維、缺冷靜、太任性,一生好“義”卻不知“義”為何意,註定人生滿是遺憾。

沒多久,林沖便駕鶴西去,武松料理完林沖的後事,並沒有回去,而是在六和寺出家,徹底看破紅塵,脫掉假和尚的帽子,真正做起了和尚,為自己血性人生而祈禱,為自己的江湖人生畫上句號。

《水滸傳》中武松為何冤殺的家妓玉蘭?

《金瓶梅》之潘金蓮:人性本能的悲劇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若不喜歡,敬請留下批評,分享您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