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虎坑垃圾填埋廠 臭氣擾民街坊投訴

昨天,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污水廠,環保工作人員對水體進行採樣。
南都記者 吳進 攝

污水廠現場,工人向發臭的水體噴灑除臭劑。 南都記者 吳進 攝

近日不少東區市民反映,自清明節假期以來,東區朗潤園、市一中一帶經常聞到疑似有機物氣味,白天晚上都有,引起周邊居民和學校師生身體不適。接到投訴後中山市環保局調查發現,

刺鼻氣味來源為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污水廠汙水處理設施,目前已經採取了應急處理措施。昨日上午,南都記者跟隨中山市環保部門及協力廠商檢測機構對該廠進行跟蹤複查,協力廠商檢測人員現場設置三個空氣監測點,並抽取周邊空氣樣本和廢水收集池水質樣本進行檢測。同時記者還瞭解到,目前該污水廠已制定了廢氣淨化處理設計方案,
廠方表示今天開始加蓋改造,並承諾5月1日前完工。

環保:廢水處理期間產生惡臭氣體

4月6日晚上10時30分左右,中山環保局接到東區丁女士反映,新安村老虎坑垃圾填埋場附近廢氣擾民。4月10日東區楊女士等7人到環保局信訪室來訪,再次反映東區朗潤園一帶惡臭廢氣擾民,同時提出“此處存在汙水處理廠和垃圾場不合理,希望政府徹底搬遷此類污染環境和水質的工廠”的訴求,

要求環保部門進行監測,並在現場採樣時通知居民代表參與,短期內高頻次對周邊環境進行監測,儘快鎖定污染源、給出合理解釋,公示相關處理結果,以及後續如何預防和杜絕此類情況。

接到群眾舉報後,中山市環保局於4月7日、10日和11日到現場進行調查,發現異味來源為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污水廠汙水處理設施。該汙水處理廠由市名城集團于1998年建設,

配套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以及垃圾中轉站廢水的處理。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汙水處理廠於2014年委託中山市綠潔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營運期為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該司相關環保手續齊備,持有廣東省污染物排放許可證。2017年3月27日起,該公司開始接受並處理某製藥公司的工業廢水(製藥廢水),在進行廢水曝氣處理期間,高溫天氣條件下產生的惡臭氣體隨風向散發至周邊環境,
引發居民投訴。

複查:停止外單位廢水處理氣味消除

據瞭解,4月7日,中山市環保局執法人員會同東區環保分局,到群眾反映的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汙水處理廠進行現場調查。在現場,環保部門要求汙水處理廠即時停止收納外單位工業廢水處理業務,立刻停止對廢水的曝氣工藝、對廢水進行迴圈處理並投放除臭藥劑做除味處理,對廠區周邊噴灑植物除臭劑最大程度減少惡臭氣味。同時要求東區環保分局對汙水處理廠加強監管、監測工作,督促企業落實整改。東區辦事處有關部門及時做好周邊居民和學校的解釋維穩溝通工作。

4月10日,中山市環保局環監分局對汙水處理廠惡臭整改問題進行複查,現場發現,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汙水處理廠已停止了外單位工業廢水的處理業務,停止了曝氣工藝並進行除臭處理,周邊惡臭氣味已消除。11日,中山市環保局環監分局再次會同東區環保分局到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汙水處理廠進行二次複查,當日下午東區綜治信訪辦、東區環保分局和東區朗潤園業主委員會舉行了信訪協調會,就相關調處情況向業主代表進行了通報。

檢測:目前氣體指標未超排放標準

“居民聞到的味道是氨氮氣味,本身沒有毒,但對平時少有接觸的市民來說,確實比較難聞。”昨日上午,綠潔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熊開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接到投訴後,污水廠已停止對廢水曝氣工作,對廢水進行迴圈處理,將植物除臭劑加入廢水中進行除味處理,氣味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對於12日至13日的檢測資料,中山市環境科學技術中心副主任羅旌生表示:“根據檢測結果,其中的惡臭指標未超出《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 B14554—93)二級標準,檢測的苯、甲苯、二甲苯未超過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 B44/27—2001)第二時段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最新進展

今天起對處理池做密封加蓋

昨日上午,在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污水廠,一名工人正在向汙水處理池噴灑植物除臭劑,但現場仍能聞到刺激性氣味。該廠廠長張傑祺告訴記者,中山市綠潔水處理積水公司已制定《汙水處理站廢氣淨化處理設計方案》,現階段對於老虎坑垃圾滲濾液處理廠先停止運營,將有氨氮廢氣的處理池密封加蓋,徹底隔絕氨氮廢氣對周邊的影響,同時採購相關的除臭設備一併安裝調試,在確保不會對外界環境造成影響後再重新運營生產。

中山市環保局信訪室主任鄒桂生表示,下階段將對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汙水處理廠的營運單位,中山市綠潔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全面環保檢查。如有環境違法行為,一律立案查處。並組織監測機構對廠區以及周邊進行空氣品質監測,密切關注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汙水處理廠廢氣達標情況。同時建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加強對老虎坑垃圾填埋場及垃圾中轉站的日常管理,並要求垃圾中轉站做好生活垃圾及時清運,垃圾滲濾液廢水全部進入汙水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

現場走訪

廠區內異味仍明顯 朗潤園一帶異味已消除

昨日上午10點左右,南都記者駕車來到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污水廠,在導航顯示離該地還有數百米距離時,就能嗅到異味。到達廠區內,眼睛所及的一切都是賞心悅目——— 綠樹成蔭,但強烈的異味讓所有人都不自覺捂起口鼻。大門口幾株桂花樹的香味被異味所掩蓋,只有湊近才能聞到絲絲淡淡的香味。繼續往廠區內“缺氧池”方向走,異味變得愈發明顯。

記者在“缺氧池”看到,一池黑褐色的水表層泛著一些白色的水沫,類似於榴槤、洋蔥混合物發酵的味道時不時讓人反胃作嘔,為了降低異味,工作人員往池中噴灑植物除臭劑,“這些植物除臭劑對人體及環境是無害的,其原理主要是通過除臭劑中的植物成分來中和異味,而不是去掩蓋,因此能達到更好的祛味效果”。或許是異味太過濃烈,在工作人員噴灑了植物除臭劑之後,記者感覺異味仍然很強烈。

11點左右,記者跟隨中山市環保部門及協力廠商檢測機構對廢水收集池水質樣本進行檢測,穿過一條半坡小徑便來到廢水收集池的所在地,站在池邊高處就能俯瞰整個收集池,可能是收集池所處地勢較低的緣故,同樣是一池黑水,但異味沒有“缺氧池”那般濃烈。當工作人員用水桶打起一桶污水時,異味也隨之撲鼻而來。廠區工作人員介紹,收集來的污水都存放在收集池中,此外垃圾濾液也存放於此,然後分批送至“缺氧池”、“接觸氧化池”進行處理。

廠區內異味依然濃烈,那麼多名投訴人所在的社區及周邊是否還被異味所困擾?中午1點左右,記者來到萬科朗潤園、匯星台附近,兩社區附近已聞不到異味。家住匯星台的羅小姐告訴記者,上周在社區附近散步都能聞到明顯的異味,“就像臭雞蛋和榴槤的味道,讓人特別不舒服,最近幾天異味消失了,這才敢帶家人出來散步”。也有不少市民表示擔憂,近期異味消失是否跟天氣轉冷有關,倘若天氣轉熱之後會不會再次出現這種情況?南都記者瞭解到,目前該污水廠已制定《中山市綠潔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汙水處理站廢氣淨化處理設計方案》,並於今天開始加蓋改造,並承諾5月1日前完工,周邊市民所擔憂的問題有望在本月內得到徹底解決。

采寫:南都記者 劉賢沛 通訊員 黃志強

同時要求東區環保分局對汙水處理廠加強監管、監測工作,督促企業落實整改。東區辦事處有關部門及時做好周邊居民和學校的解釋維穩溝通工作。

4月10日,中山市環保局環監分局對汙水處理廠惡臭整改問題進行複查,現場發現,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汙水處理廠已停止了外單位工業廢水的處理業務,停止了曝氣工藝並進行除臭處理,周邊惡臭氣味已消除。11日,中山市環保局環監分局再次會同東區環保分局到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汙水處理廠進行二次複查,當日下午東區綜治信訪辦、東區環保分局和東區朗潤園業主委員會舉行了信訪協調會,就相關調處情況向業主代表進行了通報。

檢測:目前氣體指標未超排放標準

“居民聞到的味道是氨氮氣味,本身沒有毒,但對平時少有接觸的市民來說,確實比較難聞。”昨日上午,綠潔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熊開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接到投訴後,污水廠已停止對廢水曝氣工作,對廢水進行迴圈處理,將植物除臭劑加入廢水中進行除味處理,氣味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對於12日至13日的檢測資料,中山市環境科學技術中心副主任羅旌生表示:“根據檢測結果,其中的惡臭指標未超出《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 B14554—93)二級標準,檢測的苯、甲苯、二甲苯未超過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 B44/27—2001)第二時段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最新進展

今天起對處理池做密封加蓋

昨日上午,在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污水廠,一名工人正在向汙水處理池噴灑植物除臭劑,但現場仍能聞到刺激性氣味。該廠廠長張傑祺告訴記者,中山市綠潔水處理積水公司已制定《汙水處理站廢氣淨化處理設計方案》,現階段對於老虎坑垃圾滲濾液處理廠先停止運營,將有氨氮廢氣的處理池密封加蓋,徹底隔絕氨氮廢氣對周邊的影響,同時採購相關的除臭設備一併安裝調試,在確保不會對外界環境造成影響後再重新運營生產。

中山市環保局信訪室主任鄒桂生表示,下階段將對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汙水處理廠的營運單位,中山市綠潔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全面環保檢查。如有環境違法行為,一律立案查處。並組織監測機構對廠區以及周邊進行空氣品質監測,密切關注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汙水處理廠廢氣達標情況。同時建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加強對老虎坑垃圾填埋場及垃圾中轉站的日常管理,並要求垃圾中轉站做好生活垃圾及時清運,垃圾滲濾液廢水全部進入汙水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

現場走訪

廠區內異味仍明顯 朗潤園一帶異味已消除

昨日上午10點左右,南都記者駕車來到老虎坑垃圾填埋場污水廠,在導航顯示離該地還有數百米距離時,就能嗅到異味。到達廠區內,眼睛所及的一切都是賞心悅目——— 綠樹成蔭,但強烈的異味讓所有人都不自覺捂起口鼻。大門口幾株桂花樹的香味被異味所掩蓋,只有湊近才能聞到絲絲淡淡的香味。繼續往廠區內“缺氧池”方向走,異味變得愈發明顯。

記者在“缺氧池”看到,一池黑褐色的水表層泛著一些白色的水沫,類似於榴槤、洋蔥混合物發酵的味道時不時讓人反胃作嘔,為了降低異味,工作人員往池中噴灑植物除臭劑,“這些植物除臭劑對人體及環境是無害的,其原理主要是通過除臭劑中的植物成分來中和異味,而不是去掩蓋,因此能達到更好的祛味效果”。或許是異味太過濃烈,在工作人員噴灑了植物除臭劑之後,記者感覺異味仍然很強烈。

11點左右,記者跟隨中山市環保部門及協力廠商檢測機構對廢水收集池水質樣本進行檢測,穿過一條半坡小徑便來到廢水收集池的所在地,站在池邊高處就能俯瞰整個收集池,可能是收集池所處地勢較低的緣故,同樣是一池黑水,但異味沒有“缺氧池”那般濃烈。當工作人員用水桶打起一桶污水時,異味也隨之撲鼻而來。廠區工作人員介紹,收集來的污水都存放在收集池中,此外垃圾濾液也存放於此,然後分批送至“缺氧池”、“接觸氧化池”進行處理。

廠區內異味依然濃烈,那麼多名投訴人所在的社區及周邊是否還被異味所困擾?中午1點左右,記者來到萬科朗潤園、匯星台附近,兩社區附近已聞不到異味。家住匯星台的羅小姐告訴記者,上周在社區附近散步都能聞到明顯的異味,“就像臭雞蛋和榴槤的味道,讓人特別不舒服,最近幾天異味消失了,這才敢帶家人出來散步”。也有不少市民表示擔憂,近期異味消失是否跟天氣轉冷有關,倘若天氣轉熱之後會不會再次出現這種情況?南都記者瞭解到,目前該污水廠已制定《中山市綠潔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汙水處理站廢氣淨化處理設計方案》,並於今天開始加蓋改造,並承諾5月1日前完工,周邊市民所擔憂的問題有望在本月內得到徹底解決。

采寫:南都記者 劉賢沛 通訊員 黃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