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琅琊榜:九安山兵變危在旦夕,這兩個人的表現令人嘆服圈粉無數!

文/杏花疏影

一部好劇《琅琊榜》,埋藏了無數催淚點,讓人看著看著就忍不住潸然淚下。今天與大家分享一段疏影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情節,實在是令人血脈噴張,心跳加速。

趁著三月春獵聖駕不在京中,譽王勾結慶曆軍守將徐安謨打著“勤王”的旗號兵發九安山。叛軍足有五萬人馬,而隨行護駕的禁軍只有三千人,敵我力量懸殊,但在靖王、小殊和蒙摯的齊心協力下,眾將士同仇敵愾,浴血奮戰,苦守三天,支撐到最後一刻援軍的到來。

我們沒有見到過威名赫赫的赤焰軍和霓凰統領的南境守軍如何在戰場上血戰拼殺、奮勇殺敵的風采,卻從這次兇險的九安山兵變中見識了什麼是戰場狼煙、軍人鐵血,也理解了景琰對這些一道出生入死、血戰沙場的將士們特殊的感情。

為了少數人的野心,賠上數萬官兵的性命,最後換來的,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是誰也說不清楚的輸贏。

三千將士,加上江左盟的兄弟,以及豫津這樣的血性男兒,在家國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在蒙大統領的帶領下,拿起武器,誓保大樑最後一道防線。

忘不了言侯那句擲地有聲的;即使攻破了宮門,

還有這道殿門,攻破了殿門,還有我們的身體,只要一息尚存,就不算失守!

那一刻,我們仿佛看到了當年那個慧心鐵膽、舌利如刀、絹衣素冠穿敵營而過,刀斧脅身不退的年輕的使臣,一腔熱血,鐵骨錚錚,目光如炬,字字鏗鏘。

陛下當年也曾利劍出鞘,不是嗎?

言簡意賅的幾句話,無端地給人生出了無限的希望,這,大概就是言氏風骨,是氣節,是深入骨血、無法改變的那種力量,它足以讓所有人挺起胸膛,去勇敢地面對一切。

慘烈的廝殺中,一隊人馬虎虎生威地疾馳而來,

仿若神兵天降。伴著片頭破繭重生那一幕慷慨激昂的背景音樂,霓凰一身戎裝,風馳電掣地捲進戰場,只一槍,就把叛軍首領徐安謨挑落馬下。

有多少人同疏影一樣在那一刻抑制不住地任由淚水奪眶而出?

戰馬上的霓凰,颯爽英姿,豪氣干雲,一馬當先扭轉乾坤,宛若一道黎明前的曙光,照耀了玉宇蒼穹。

南境女帥的風采,可見一斑。

更可貴的是,這位銳氣逼人的女英雄,還是那樣的俠骨柔腸。

見到豫津,第一句話問的不是“陛下安好”,而是“蘇先生還好嗎,大家還好嗎?”

見到陛下,跪拜請安行禮的第一時間,眼光還在殿中尋找,直到找到她日夜牽掛的那個身影,立即送上一個淡淡的微笑,笑容裡,飽含了滿滿的關切、重逢的喜悅,以及小小的得意與傲嬌。

這樣的奇女子,蘇哥哥你怎麼捨得就此拋下?

寫不下去了,淚奔!

感謝閱讀……

宛若一道黎明前的曙光,照耀了玉宇蒼穹。

南境女帥的風采,可見一斑。

更可貴的是,這位銳氣逼人的女英雄,還是那樣的俠骨柔腸。

見到豫津,第一句話問的不是“陛下安好”,而是“蘇先生還好嗎,大家還好嗎?”

見到陛下,跪拜請安行禮的第一時間,眼光還在殿中尋找,直到找到她日夜牽掛的那個身影,立即送上一個淡淡的微笑,笑容裡,飽含了滿滿的關切、重逢的喜悅,以及小小的得意與傲嬌。

這樣的奇女子,蘇哥哥你怎麼捨得就此拋下?

寫不下去了,淚奔!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