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港股大時代:港交所已吹響號角

作者:格隆匯·田品

2014年爭議多時的阿裡巴巴(BABA.N)終究因合夥人制度、同股不同權等問題錯過,

最終遠走美國,港股市場就留下了那個讓人唏噓的假如:如果阿裡巴巴當時在香港上市,阿裡+騰訊雙劍合璧,現在恒指點位應該是多少?

當年在阿裡的世紀大討論中,無懼身份限制,時任港交所主席李小加也參與了討論並振臂疾呼,《小加網誌》中幾篇文章都相當有料,恰巧,在道德先生面前,也只能借喻在夢中進行探討,在監管者的角度,

對幾個焦點問題都有洞見,建議一讀再讀:

2014年4月7日,《我們問對問題了嗎?——關於香港市場核心價值的思考》

2013年10月24日,《「夢談」之後路在何方?——股權結構八問八答》

2013年9月25日,《投資者保障雜談》

借用李小加的一段話:“在我看來,香港市場的核心價值首先是法治精神和程式公義。正是因為遵從法治精神和程式公義,我們不會隨便為一家上市公司更改規則,任何重大更改都必須經過審慎程式。

也正因為程式公義,一旦研究規則的努力已經開始,我們也不應因為一兩家公司的離去而停下來——公司走了,問題還在。”

當年的停留,在2017年6月16日繼續前進,當日,港交所非常低調發佈《香港交易所就建議設立創新板及檢討創業板徵求市場意見》。

今日(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宣佈,決定大致落實《上市規則修訂諮詢檔》的建議,將於下週一(4月30日)起接受上市申請。

一、制度紅利

香港人,最引以為豪的就是能夠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2017年,香港連續第23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在12項評估因素當中,香港在其中八項取得90分或以上成績,並在“財政健康”、“貿易自由”和“金融自由”方面,獲傳統基金會在全球180個經濟體當中評選為首位。同時,傳統基金會亦讚揚香港的司法制度優質、社會風氣廉潔、監管制度高效,以及市場開放。

香港,把自由市場原則奉為圭臬,

是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的典範。也因此成為世界最具有競爭力的經濟體,並躋身于亞洲四小龍的行列中。

然而,自由市場的無為而治反而成了香港的枷鎖,在擁抱時代變遷的過程中固步自封,關於同股不同權的爭議在此就不再展開,此時此刻,可以看看幾年前的一項印象深遠的制度改革的成效。

2014年4月10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復滬港開展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機制試點,

簡稱“滬港通”,隨後,由於某事件的的影響,滬港通延後於11月17日正式啟動。

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開通,為配合資金流動,滬股通南北向所有總額度限制皆被取消。

2018年4月11日:滬港通每日交易額度計畫將擴大4倍。

互聯互通之後,生態的變化是極其顯著的,開通之後,南下資金占港股成交的占比日漸提高。

隨之而來的就是港股市場每日成交呈現出顯著放大的趨勢。

流動性的改善帶動了香港整體市場的活躍,深股通開通以來,恒指在大部分時間都跑贏了納斯達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走勢牛冠全球主流市場。

制度性的紅利永遠是最大的紅利,打破制度的枷鎖,釋放市場參與者的主觀能動性永遠是啟動一個市場的最有效手段。

從無為而治到有所作為,擁抱變化,才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打破枷鎖

互聯互通開啟的港股大時代,證明了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

港交所在制度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快,港股市場正在迎來H股上市改革之後,25年來最大最重要的改革大戲。在過去的一年多裡,港交所還陸續開通了債券通、人民幣貨幣期權、大宗商品期貨等交易品種,大大豐富了港股市場品種的多樣化。

4月20日,證監會新聞發佈會宣佈,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試點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現正式推出首家H股“全流通”試點:聯想控股(3396.HK),未來“成熟一家、推出一家”,有序推進H股“全流通”試點。H股這個歷史遺留問題迎來新的解決方案,H股全流通之後,解決了非流通股東的激勵問題,理順了股東之間的利益矛盾,為後續市場的活化奠定基礎。

4月21日,港交所和全國股轉公司正式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新三板+H股”方案正式落地。根據方案,雙方市場中符合條件的公司可以直接到對方市場掛牌或上市,佈設前置性程式和特別條件。對於目前非常低迷的新三板,此舉無疑是一劑重磅的強心劑,中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更進一步。

4月24日,港交所宣佈,決定大致落實《上市規則修訂諮詢檔》的建議,將於下週一(4月30日)起接受上市申請。

在最新的諮詢總結中,對於無收入生物科技公司,港交所新增規定,擬上市公司預期市值不少於15億港元,且要符合多項要求。包括從事核心產品研發至少12個月、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已經通過概念階段進入第二期或第三期臨床試驗等。創新藥最大的投資機遇其實就是在研發階段,這個政策一旦落地,那像去年百濟神州(BGNE.O)這種遺憾就不再會出現,市場傳聞有多家生物醫藥公司在排隊。

港交所還規定,欲採納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時,相關擬上市公司上市最低預期市值不得少於400億港元,如果預期市值低於400億港元,申請人在最近一個財政年度必須錄得10億港元的收益。港交所還規定,不同投票權只可以給予上市公司在上市時或者上市後的董事,且不同投票權不可超過普通股投票權的10倍。大量的新經濟獨角獸公司都在蠢蠢欲動,接下來的懸念就是,誰是第一家?

針對將香港作為第二上市地的創新產業公司,需在包括在紐交所、納斯達克以及倫交所等地,最近至少兩個財年,有良好的合規記錄,在香港作為第二上市地時,預期市值最低100億港元。與A股一路綠燈的CDR(市值大於2000億元)形成協同效應,迎接中概股的回歸。

如此種種,大量的上市公司資源都會引流到港股市場,當然也有人會擔心市場承接能力的問題,但是看問題要從更高的層面來思考,香港本來就是資本自由流動的離岸市場,而且還接上了港股通這個超級大通道,放水養魚,只要養的錦鯉足夠漂亮,水就來了,水大魚大,才是一個有生機,有活力的市場。

像阿裡巴巴(BABA.O)這樣的遺憾,不會再有了...

三、打掃屋子

王朔是個好同志,很喜歡他在《過把癮就死》裡面的一段話:就像童話中兩個貪心人挖地下的財寶,結果挖出一個人的骸骨,雖然迅速埋上了,甚至在上面種了樹,栽了花,但兩個人心裡都清楚地知道底下埋的是什麼。看見樹,看見花,想的卻是地下的那具骸骨。

從兩地互聯互通開始,H股全流通、3+H、同股不同權、虧損上市等等制度紅利在逐步釋放,陽光下風景獨好,陰暗處也在暗流湧動,那就是一直以來港股頭上的陰霾:老千股。

2017年5月15日,港交所前非執行董事有“股壇長毛”之稱的 David Webb 也被老千股所傷,大神的復仇永遠是那麼的優雅,在個人網站(Webb-site.com)上發佈“通緝令”——《The Enigma Network:50 stocks not to own》(50只不能買的港股)。Webb給出的50只名單,就是懷疑他們不以股東利益為原則,都有老千股的嫌疑,且這50只股交叉持股,關係複雜(見下圖):

陽光下的制度改革在如火如荼的推進,港交所當然也明白陰暗處的問題依舊,明白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的重要性。

2017年6月27日——原本一個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交易日,卻將絕對成為港股歷史上最值得銘記的一刻。從上午10:30分開始,市場上那些曾經把投資者玩弄于股掌之間、令人深惡痛絕的老千股,開始大面積輪番爆炸,集體閃崩,場面堪稱壯觀,而且還以主機板公司為主,跌幅50%起步,最高的乾脆直接跌到港股市場能跌到的理論下限:0.01元...

2017年8月7日,華多利集團(1139.HK)突然“被除牌”,成為港股歷史上第一隻在交易中被聯交所宣佈除牌的主機板股份這是繼創業板萬亞企業(8173.HK)及中國生物資源(8129.HK)被要求除牌後,港交所首次劍指主機板,將清掃工作進行到底。

去年,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發言,稱證監會將更有效和更快速地運用證監權力去處理市場違規問題,進行即時監管和採取主題式檢視手法,及早介入有嚴重影響的行為,希望在未來5至10年時間,令市場不再提及「老千股」。

從無為而治,到有所作為,種種動作釋放出積極信號:監管層開始行動了——而他們其實對老千的玩法,門清。

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一個乾淨的港股,才是迎接獨角獸、迎接新經濟最好的平臺。

結語:

2018年4月17日,美國財政部公佈,將對38個俄羅斯個人、官員、公司和國企實施制裁,當中包括俄鋁(486.HK)大股東歐柏嘉(Oleg Deripaska)。美國財政部在一份新聞稿中指出,這些被制裁的個人及公司,其資產會依法被凍結,且一般美國籍人士將被禁止和其交易,此外,非美國籍人士可能因為與其交易或促成重大交易而面臨制裁。隨後券商停止交易俄鋁,期貨交易所限制交割,評級機構停止評級,資金凍結,在政府制裁的大義下各種擠兌俄鋁,一時間,一個千億級的公司就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隨後就是“中興事件”,在接連幾個重磅事件中,可曾有人想過:如若是美國制裁中概股公司會發生什麼事情?開高速踩刹車,相信沒有人想體會...也許,一間偌大的公司也許頃刻間就會走到崩潰的邊緣...

一個強大的金融體系的影響力想必不必多言,當下大爭之世,爭的不僅僅是高新科技,不僅僅是晶片的自主產權,最重要的是金融中心的定價權、影響力,即使在去杠杆的大義下,在A股夢碎戰略新興板,註冊制延後至 2020 年之後,證監會也大開綠色通道快速審批,CDR火速推出,為的都是把大批獨角獸公司留在自家的保護範圍內,而且擁有大量的優質公司才是一個國際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深化之後兩地就是一個市場了)的必備條件。

正如大師是一個時代的來,一個時代的走一樣;獨角獸也是一個時代的來,一個時代的走;每次技術革命就創造一批,在移動互聯網紅利到頂的時候,現在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獨角獸集中兌現的時機。

這波獨角獸,大概率也會在下個時代技術革命中有自己的位置,因此,就算明知道這波獨角獸未來會倒掉一些,還是要把他們留下來,賭未來的希望,作為一個資本市場,這是最優解,也只有這些性☆禁☆感的大型獨角獸公司才會讓全球的投資者心甘情願的把資金交出來。

兩位大佬的競爭是全方位的,一個發達的資本市場對於一個帶頭大哥來說,是必要條件。誰是全球金融中心,誰就有全球的收割權。

解決港股的歷史遺留問題(老千股),卸下港股身上的制度枷鎖(政策改革),加上香港資本自由流動的傳統優勢,港股作為一個有定價權的國際金融中心是符合全域利益,有重要重要戰略意義的勝負手。

時代性的機遇不會一天走完,改革打的是持久戰,但堅信勝利的果實是豐碩的。

在投入使用了31年後,2017年10月27日,港交所的交易大堂宣告關閉,啟動新裝修計畫。新裝修後的港交所交易大堂將被命名為香港金融大會堂,開始其新的歷史使命。

制度改革會帶來港股的大時代,同時,這也是香港交易所(388.HK)的大時代!

告別視頻的最後,定格在這個畫面:

隨之而來的就是港股市場每日成交呈現出顯著放大的趨勢。

流動性的改善帶動了香港整體市場的活躍,深股通開通以來,恒指在大部分時間都跑贏了納斯達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走勢牛冠全球主流市場。

制度性的紅利永遠是最大的紅利,打破制度的枷鎖,釋放市場參與者的主觀能動性永遠是啟動一個市場的最有效手段。

從無為而治到有所作為,擁抱變化,才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打破枷鎖

互聯互通開啟的港股大時代,證明了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

港交所在制度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快,港股市場正在迎來H股上市改革之後,25年來最大最重要的改革大戲。在過去的一年多裡,港交所還陸續開通了債券通、人民幣貨幣期權、大宗商品期貨等交易品種,大大豐富了港股市場品種的多樣化。

4月20日,證監會新聞發佈會宣佈,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試點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現正式推出首家H股“全流通”試點:聯想控股(3396.HK),未來“成熟一家、推出一家”,有序推進H股“全流通”試點。H股這個歷史遺留問題迎來新的解決方案,H股全流通之後,解決了非流通股東的激勵問題,理順了股東之間的利益矛盾,為後續市場的活化奠定基礎。

4月21日,港交所和全國股轉公司正式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新三板+H股”方案正式落地。根據方案,雙方市場中符合條件的公司可以直接到對方市場掛牌或上市,佈設前置性程式和特別條件。對於目前非常低迷的新三板,此舉無疑是一劑重磅的強心劑,中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更進一步。

4月24日,港交所宣佈,決定大致落實《上市規則修訂諮詢檔》的建議,將於下週一(4月30日)起接受上市申請。

在最新的諮詢總結中,對於無收入生物科技公司,港交所新增規定,擬上市公司預期市值不少於15億港元,且要符合多項要求。包括從事核心產品研發至少12個月、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已經通過概念階段進入第二期或第三期臨床試驗等。創新藥最大的投資機遇其實就是在研發階段,這個政策一旦落地,那像去年百濟神州(BGNE.O)這種遺憾就不再會出現,市場傳聞有多家生物醫藥公司在排隊。

港交所還規定,欲採納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時,相關擬上市公司上市最低預期市值不得少於400億港元,如果預期市值低於400億港元,申請人在最近一個財政年度必須錄得10億港元的收益。港交所還規定,不同投票權只可以給予上市公司在上市時或者上市後的董事,且不同投票權不可超過普通股投票權的10倍。大量的新經濟獨角獸公司都在蠢蠢欲動,接下來的懸念就是,誰是第一家?

針對將香港作為第二上市地的創新產業公司,需在包括在紐交所、納斯達克以及倫交所等地,最近至少兩個財年,有良好的合規記錄,在香港作為第二上市地時,預期市值最低100億港元。與A股一路綠燈的CDR(市值大於2000億元)形成協同效應,迎接中概股的回歸。

如此種種,大量的上市公司資源都會引流到港股市場,當然也有人會擔心市場承接能力的問題,但是看問題要從更高的層面來思考,香港本來就是資本自由流動的離岸市場,而且還接上了港股通這個超級大通道,放水養魚,只要養的錦鯉足夠漂亮,水就來了,水大魚大,才是一個有生機,有活力的市場。

像阿裡巴巴(BABA.O)這樣的遺憾,不會再有了...

三、打掃屋子

王朔是個好同志,很喜歡他在《過把癮就死》裡面的一段話:就像童話中兩個貪心人挖地下的財寶,結果挖出一個人的骸骨,雖然迅速埋上了,甚至在上面種了樹,栽了花,但兩個人心裡都清楚地知道底下埋的是什麼。看見樹,看見花,想的卻是地下的那具骸骨。

從兩地互聯互通開始,H股全流通、3+H、同股不同權、虧損上市等等制度紅利在逐步釋放,陽光下風景獨好,陰暗處也在暗流湧動,那就是一直以來港股頭上的陰霾:老千股。

2017年5月15日,港交所前非執行董事有“股壇長毛”之稱的 David Webb 也被老千股所傷,大神的復仇永遠是那麼的優雅,在個人網站(Webb-site.com)上發佈“通緝令”——《The Enigma Network:50 stocks not to own》(50只不能買的港股)。Webb給出的50只名單,就是懷疑他們不以股東利益為原則,都有老千股的嫌疑,且這50只股交叉持股,關係複雜(見下圖):

陽光下的制度改革在如火如荼的推進,港交所當然也明白陰暗處的問題依舊,明白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的重要性。

2017年6月27日——原本一個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交易日,卻將絕對成為港股歷史上最值得銘記的一刻。從上午10:30分開始,市場上那些曾經把投資者玩弄于股掌之間、令人深惡痛絕的老千股,開始大面積輪番爆炸,集體閃崩,場面堪稱壯觀,而且還以主機板公司為主,跌幅50%起步,最高的乾脆直接跌到港股市場能跌到的理論下限:0.01元...

2017年8月7日,華多利集團(1139.HK)突然“被除牌”,成為港股歷史上第一隻在交易中被聯交所宣佈除牌的主機板股份這是繼創業板萬亞企業(8173.HK)及中國生物資源(8129.HK)被要求除牌後,港交所首次劍指主機板,將清掃工作進行到底。

去年,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發言,稱證監會將更有效和更快速地運用證監權力去處理市場違規問題,進行即時監管和採取主題式檢視手法,及早介入有嚴重影響的行為,希望在未來5至10年時間,令市場不再提及「老千股」。

從無為而治,到有所作為,種種動作釋放出積極信號:監管層開始行動了——而他們其實對老千的玩法,門清。

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一個乾淨的港股,才是迎接獨角獸、迎接新經濟最好的平臺。

結語:

2018年4月17日,美國財政部公佈,將對38個俄羅斯個人、官員、公司和國企實施制裁,當中包括俄鋁(486.HK)大股東歐柏嘉(Oleg Deripaska)。美國財政部在一份新聞稿中指出,這些被制裁的個人及公司,其資產會依法被凍結,且一般美國籍人士將被禁止和其交易,此外,非美國籍人士可能因為與其交易或促成重大交易而面臨制裁。隨後券商停止交易俄鋁,期貨交易所限制交割,評級機構停止評級,資金凍結,在政府制裁的大義下各種擠兌俄鋁,一時間,一個千億級的公司就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隨後就是“中興事件”,在接連幾個重磅事件中,可曾有人想過:如若是美國制裁中概股公司會發生什麼事情?開高速踩刹車,相信沒有人想體會...也許,一間偌大的公司也許頃刻間就會走到崩潰的邊緣...

一個強大的金融體系的影響力想必不必多言,當下大爭之世,爭的不僅僅是高新科技,不僅僅是晶片的自主產權,最重要的是金融中心的定價權、影響力,即使在去杠杆的大義下,在A股夢碎戰略新興板,註冊制延後至 2020 年之後,證監會也大開綠色通道快速審批,CDR火速推出,為的都是把大批獨角獸公司留在自家的保護範圍內,而且擁有大量的優質公司才是一個國際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深化之後兩地就是一個市場了)的必備條件。

正如大師是一個時代的來,一個時代的走一樣;獨角獸也是一個時代的來,一個時代的走;每次技術革命就創造一批,在移動互聯網紅利到頂的時候,現在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獨角獸集中兌現的時機。

這波獨角獸,大概率也會在下個時代技術革命中有自己的位置,因此,就算明知道這波獨角獸未來會倒掉一些,還是要把他們留下來,賭未來的希望,作為一個資本市場,這是最優解,也只有這些性☆禁☆感的大型獨角獸公司才會讓全球的投資者心甘情願的把資金交出來。

兩位大佬的競爭是全方位的,一個發達的資本市場對於一個帶頭大哥來說,是必要條件。誰是全球金融中心,誰就有全球的收割權。

解決港股的歷史遺留問題(老千股),卸下港股身上的制度枷鎖(政策改革),加上香港資本自由流動的傳統優勢,港股作為一個有定價權的國際金融中心是符合全域利益,有重要重要戰略意義的勝負手。

時代性的機遇不會一天走完,改革打的是持久戰,但堅信勝利的果實是豐碩的。

在投入使用了31年後,2017年10月27日,港交所的交易大堂宣告關閉,啟動新裝修計畫。新裝修後的港交所交易大堂將被命名為香港金融大會堂,開始其新的歷史使命。

制度改革會帶來港股的大時代,同時,這也是香港交易所(388.HK)的大時代!

告別視頻的最後,定格在這個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