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核能工程請道士作法:要迷信,還是要自信?

文/馬進彪

中科院新聞辦4月30日晚發佈情況說明,上海應物所委託地方施工單位建設的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專案實驗堆工程的啟動儀式之後,施工單位在現場進行的“領牲”祭祀活動。

啟動儀式議程為工程委託方、施工方相關人員致辭、宣佈動工。上海應物所有兩位工作人員參加儀式,雖對儀式結束後的祭祀活動事先不知情、當時未參與,但現場未予制止。聲明稱,中科院下屬單位承擔著推動科技進步、傳播科學精神的重要責任,但在實施相關科技專案的過程中未能有效約束合作方行為,出現與科學精神背離的情況,向各界同仁致以誠摯歉意。
(新浪新聞4月30日)

施工單位的資質認定,就是一種施工能力的法制化認定,頭上頂著這樣的資質,就應當能做好相應的工程施工,但為何非要多此一舉地請個道士,來念合法資質與規章制度以外的“經”呢?這裡面的原因很玄妙,說起大型政府工程項目,

那也是各種亂像的重災區和集散地。從過往的新聞報導中可以看到,經常有一些工程發生垮塌事故,但立案調查之後發現,裡面的貓膩比橋墩還多,內部的漏洞比蜂窩眼還密,當然,最終就會成為豆腐渣工程。

一項大型工程結果的好與壞,既取決於施工方自身的技術能力,也取決於規章制度的執行,但同時,它還是一個良心活。因為制度的執行,最終靠的是人,而不是機器,

換言之,即使大型設備再多再好,也取代不了良心上那顆定盤的星,如果良心上那顆定盤的星發生了傾斜,那麼再好的設備也撐不住垮塌的豆腐渣工程。

錢塘江大橋,橫貫錢塘江南北,是連接滬杭甬鐵路、浙贛鐵路的交通要道,至今已“80歲”高齡,被人們熱捧為“最堅強的橋”。然而,在當初修建它的時候,並沒有人請道士前來念經作法,因為建設者們知道,最好的“經”就是心裡那顆定盤的星;最好的“法”就是按規章制度辦事,

選好真材實料。唯心的東西,作為一種文化存在,尚無可厚非,但如果使之替代唯物世界裡的哪怕是一磚一瓦,那都極為可怕。

甘肅核能項目開工儀式請道士作法,這至少說明,施工方對自己的技術能力不能確信,對法定的規章制度也不能確信,對自己的一磚一瓦甚至一灰一石都不能確信,那當然只有依靠神靈保佑了。但是,

興許神靈可以帶來精神上的某種安慰,但卻無法帶來工程品質上的保證。若想讓自己經手的工程,成為錢江大橋那樣的不朽之作,建設者除了有資質的桂冠以外,心裡還要有一顆定盤的星。(作者:CCTV《談事說理》欄目評論員,CCTV發現之旅頻道《文化大視野》欄目原執行製片人,CCTV《藝海》欄目原執行製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