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兒心律失常常誤診,怎麼避免常見誤區?什麼情況需要治療?

家長帶孩子來看病,經常的主訴是“心跳快”,“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心悸”。家長的疑問是:以上這些是病嗎?嚴重嗎?需要治療嗎?

其實,同樣的主訴,病情卻大相徑庭。有些可能是正常現象,如竇性心律不齊;而有些則需積極治療,否則可能導致心功能不全甚至危及生命。

一、正常心率還是心律失常

首先我們需要判斷孩子的症狀或檢查是屬正常範疇還是心律失常,可通過心前區的觸摸或聽診瞭解心率的變化,從而掌握第一手材料。

體表心電圖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在臨床上,小兒家長甚至有些醫生,可能會遇到以下幾個誤區:

(1)僅憑一次聽診或心電圖即診斷“心動過緩”或“心動過速”。

常有家長諮詢,主訴很簡單:“我孩子心動過速”。當問及心跳多快時,經常的回答是“一百多次”。而醫生診斷過程卻並不那麼簡單。

與成人不同,孩子年齡越小心跳較成人越快,因此心率正常範圍隨年齡組而不同。

其次,影響心率的因素很多,心率會在一定範圍內波動。

同樣的心率,在同樣的年齡,我們很難簡單地評判它是正常亦或異常。

通常,我們需要結合心電圖圖形是否正常,特別重要的是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瞭解全天心率波動範圍來綜合評價。

(2)聽診“心律不齊”。

有時體檢或就醫時被告之“心律不齊”,家長經常很緊張。

心律不齊只是個泛泛的名詞,它包含了更多具體的診斷,

如可能與呼吸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是正常生理現象。

其他常見的有早搏、房室傳導阻滯等,僅憑聽診有時較難鑒別,需進一步做心電圖檢查。

(3)陣發性心動過速,發病間期聽診或心電圖檢查正常。

對陣發性發作的心動過速,如常見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發作時心率非常快,可達160~300次/分,持續時間長短不一,有的患兒可能僅持續數分鐘,體表心電圖甚至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都難以捕獲。

這類患兒家長發病時不能慌張,仔細觀察孩子的表現,測量發病時的心率,可為醫生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和診斷依據。

二、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療?選擇什麼方法治療?

1.竇性心動過速

竇性心動過速通常是生理性的,不需治療,但需除外做為某些疾病的伴隨症狀,如甲狀腺機能亢進、心肌炎、β-受體功能亢進、不適當的竇性心動過速等。

2.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這是一組疾病的診斷。包括預激綜合征、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房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以及在小兒少見的心房纖顫。多數情況下,醫生可通過心電圖做出診斷。

(1)預激綜合征:亦稱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在小兒室上性心動過速中最常見(50~60%)。是由於胎兒心臟發育過程異常,跨經房室瓣環存留具有傳導功能的旁路,稱附加旁路。由於這條附加旁路的存在,心臟內可形成激動異常傳導,引發心動過速。心動過速發作時心率可高達200~300次/分,嚴重者持續發作可導致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應用射頻消融治療小兒預激綜合征,方法成熟,療效肯定,總成功率>96%,已成為醫生首選的一線治療方法。

(2)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在小兒的發生率僅次於預激綜合征,約占小兒室上性心動過速的16~20%。是由於心臟傳導組織中一個很重要的部位——房室結在胎兒發育過程異常地形成兩條通路,稱房室結雙徑路。由於房室結雙徑路的存在,心臟內可形成激動異常傳導,引發心動過速。臨床表現同預激綜合征。射頻消融治療兒童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成功率95.7%~97%,復發率略高於預激綜合征。

(3)房性心動過速(房速):小兒房速不少見,約占室上性心動過速的6%~10%,從新生兒,甚至胎兒期直至年長兒都可以發病。輕症者房速短陣發作,重者可持續數年發作不間斷,引起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對小兒房速首選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部分患兒經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可痊癒,但有約40%的房速患兒治療困難,各種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無效,可考慮選擇射頻消融治療。小兒房速射頻消融成功率約60~90%,成功率的高低與房速的起源位置有關。

我們也遇見到一些新生兒甚至胎兒發生嚴重房性心律失常,誘發的原因並不清楚,經過早期、積極、足夠療程的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均已恢復正常。

3.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是兒童期非常常見的心律失常,多數預後良好。在臨床上偶發早搏的患兒多沒有明顯症狀,常在體格檢查或做心電圖時才被發現。這些早搏雖然是良性的,但由於長期存在,需限制兒童的體育活動,嚴重影響著患兒的生活品質,並極度困擾著患兒家長。目前室性早搏沒有特效治療方法,多數早搏無需干預治療。長期頻發的早搏,如早搏>1萬次/24hr或>20%,可能導致左心室擴大和心功能不全,這類病人可選擇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或射頻消融治療。

起源于流出道或左室中後間隔的、無器質性心臟病的頻發單源性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動過速,射頻消融是安全有效的,成功率90%左右。

醫生可通過心電圖做出診斷。

(1)預激綜合征:亦稱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在小兒室上性心動過速中最常見(50~60%)。是由於胎兒心臟發育過程異常,跨經房室瓣環存留具有傳導功能的旁路,稱附加旁路。由於這條附加旁路的存在,心臟內可形成激動異常傳導,引發心動過速。心動過速發作時心率可高達200~300次/分,嚴重者持續發作可導致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應用射頻消融治療小兒預激綜合征,方法成熟,療效肯定,總成功率>96%,已成為醫生首選的一線治療方法。

(2)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在小兒的發生率僅次於預激綜合征,約占小兒室上性心動過速的16~20%。是由於心臟傳導組織中一個很重要的部位——房室結在胎兒發育過程異常地形成兩條通路,稱房室結雙徑路。由於房室結雙徑路的存在,心臟內可形成激動異常傳導,引發心動過速。臨床表現同預激綜合征。射頻消融治療兒童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成功率95.7%~97%,復發率略高於預激綜合征。

(3)房性心動過速(房速):小兒房速不少見,約占室上性心動過速的6%~10%,從新生兒,甚至胎兒期直至年長兒都可以發病。輕症者房速短陣發作,重者可持續數年發作不間斷,引起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對小兒房速首選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部分患兒經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可痊癒,但有約40%的房速患兒治療困難,各種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無效,可考慮選擇射頻消融治療。小兒房速射頻消融成功率約60~90%,成功率的高低與房速的起源位置有關。

我們也遇見到一些新生兒甚至胎兒發生嚴重房性心律失常,誘發的原因並不清楚,經過早期、積極、足夠療程的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均已恢復正常。

3.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是兒童期非常常見的心律失常,多數預後良好。在臨床上偶發早搏的患兒多沒有明顯症狀,常在體格檢查或做心電圖時才被發現。這些早搏雖然是良性的,但由於長期存在,需限制兒童的體育活動,嚴重影響著患兒的生活品質,並極度困擾著患兒家長。目前室性早搏沒有特效治療方法,多數早搏無需干預治療。長期頻發的早搏,如早搏>1萬次/24hr或>20%,可能導致左心室擴大和心功能不全,這類病人可選擇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或射頻消融治療。

起源于流出道或左室中後間隔的、無器質性心臟病的頻發單源性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動過速,射頻消融是安全有效的,成功率9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