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渭頭河大甕」淄川歷史上的陶瓷名牌

轉自 淄川發佈

淄川歷史上的陶瓷名牌--渭頭河大甕

魏傳來

中國是世界上幾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在陶瓷技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

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漢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製作來體現的,並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徵。

山東淄博,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陶瓷產區之一。在距今一萬年前的上古時期,

生活在淄博沂源北桃花坪扁扁洞的先民們,就“摶土制器,掘地築窯,焚柴而陶”,創造出華夏大地上第一件粗糲樸拙的陶器,拉開了中國乃至世界陶瓷歷史的帷幕。秦代,齊地臨淄一帶大量燒制日用陶及建築用磚瓦。西漢,淄博陶塑藝術發達,品種有各種文官俑、武士俑、騎士俑、宴飲俑及動物陶塑等。東漢,今淄博磁村一帶燒制低溫綠色釉陶器。南北朝時,淄博寨裡窯就已成為了我國北方的制瓷中心。

唐代淄博生產的茶葉末釉和宋代的雨點釉都屬於歷史名瓷,陶與瓷在這時期的“淄博窯”得到了完美的過渡和進化。

明清兩代,淄博地區窯場鱗次櫛比,窯爐火焰升騰,有“居人相襲善為陶”之說,成為中國北方陶瓷生產與銷售中心,遂有 “北方瓷都”之美譽。“淄博窯”已成為了中國古陶瓷中的一個閃亮的文化符號。淄博古代窯址眾多,但大多早已停燒,被歷史所淹沒。而興盛於明清之際的淄川龍泉渭頭河窯,卻奇跡般的一直延續到現在。

淄川龍泉鎮的渭頭河村,是淄川的母親河—般河的發源地,

初名“為頭河”,意為般河之頭。後因音變“為”為“渭”,沿襲至今。

渭頭河村南與西河鎮以劈山為界,東南臨金、元時期興極一時的西坡地窯址。東部的志公山脈為石灰岩山區,西部的天臺山脈為沙葉岩山區,煤炭、陶瓷原料青土和黃土儲量都十分豐富。

根據經驗,煤井的四行煤炭底部便是青土,離地不深處的彈響石(一種石灰岩)下面便是黃土。挖掘豎井不深便可採取,其價低廉,民國時期每百斤只售大洋一角。渭頭河出產的青土和黃土可塑性較好,而且其中鐵的含量較高,因為鐵的化合物在燒成的過程中起著助熔的作用,可以降低陶瓷產品的燒成溫度。在陶瓷器皿中,青土主骨架、黃土主粘接,大甕、盆、罐、粗碗等均以此作胎。

史料記載,渭頭河一帶自宋、金便有制陶業,從明代嘉慶年間(西元1796-1820)陶瓷業日趨興旺,窯場不斷增加,生產日漸擴大。清康熙元年,淄川渭頭河甕窯、碗窯、盆窯已達到數十座,產品銷周圍數縣。1723年(清雍正元年)孫氏、劉氏、韓氏在淄川渭頭河橋口南北分別建窯生產碗、盆、甕,以甕為勝。民國早年,是其發展的興盛時期,產品開始以大甕為主,並逐漸成為了風靡北方地區的名牌產品。

甕,古稱罋、甕,現在也稱缸。是一種用陶瓷燒制而成的盛器。大腹,甕壁呈一定弧度,口比底大。根據用途可分為水甕、糧甕、酒甕、菜甕等。其歷史悠久,最早的記載可見《物源》:“神農作甕”。長期以來,甕一直是每家每戶日常生活中無可替代的必需用器。

渭頭河大甕品種多樣,底厚壁薄,堅硬敦實,不滲水,經久耐用。以質優實用聞名遐邇,深受廣大群眾所喜愛。行銷中國整個北方地區,長盛不衰。一個產品暢銷時間長達半個多世紀,實屬罕見。

淄川渭頭河生產的大甕,上面是圓形的開口,帶凸起渾圓的甕沿,大腹,下麵是平厚略縮的圓甕底。據從13歲做學徒、有40多年工齡的制甕“掌作頭”戚如義老先生介紹,甕的大小不一,按容量可分為15種。最大的“大一”直徑近一米,重220市斤。可盛糧400市斤,“小一”可盛糧60市斤。按照匠工們在長期操作過程中形成的口語,可稱為腳甕(大一)、窯角(大二)、無記(大三)、青甕(大四)、頂頭(大五)、大前瓤(中一)、大瓤(中二)、攔前(中三、四)、二雷包(中五)、小瓤(小一)、大帽(小二)、三雷包(小三)、盆子(小四)、花帽(小五)、小帽(小六)等15種名稱。

腳甕就是燒窯時放在最下面的那個,也是最大的一個,得扒上個窩埋上。窯角是倒扣在腳缸上的第二個缸。那時燒窯時,第一、二個缸都做個記號,就是用手指按一個或二個手印,再往上摞第三個缸時就不做記號了,所以叫無記。匠人們將套在裡面的缸叫“瓤”,因而有大瓤小瓤之名。“攔前”就是放在窯爐最前面用來欄火的缸。都是匠工們在實際裝窯操作中為便於記憶而起的名字,這對於識字不多的他們來說是最好記不過了。時間長了這些名字便約定俗成了。

渭頭河大甕的生產一直使用延續了上千年的原始製作工藝。直至上世紀60年代,牛拉碾、人採泥、手拉坯、泥條盤築成型、手工剟修、窩窩頭窯燒成等生產工藝仍在沿用。

2012年3月,淄博興利陶瓷有限公司在對原淄川國營陶瓷廠廠區進行清理過程中,發現了近代製作陶瓷所使用的碾料大碾以及所配套的泥漿池、晾泥池、水井等大量遺跡。

牛拉地碾是古代陶瓷原料加工粉碎的首道工序。地碾由碾盤、碾泥槽、碾砣、進排水口等部份組成。碾盤為圓形,在劣實的地面上用石料砌成。碾盤中心立一中軸,沿中軸至碾砣設一碾槨,碾槨連接碾臍,碾砣立於泥槽。用牛拉動碾槨,使碾砣沿碾泥槽轉動,將原料碾細。地碾一般直徑為6米,圓周長20米左右, 碾泥槽寬0.5米, 深0.8米, 碾砣直徑1.8米,由3頭牛拉動。碾磨時間根據原料品種要求的細度而定,由二人操作, 一人從井內汲水供水,一人不仃地翻動泥料。碾溝一側有水道與泥漿池相連,泥漿自動流入池內。

泥漿在泥漿池混合後,由兩個工人用特用工具“蕩鬥”將泥槳池的泥槳舀到晾泥池內沉澱晾曬。達到一定幹濕度後需要將泥料進行踩、煉。首先是踩泥,俗稱“踩蓮花墩”,要人工用腳反復踩踏,把泥團中的空氣擠壓出來,並使泥中的水分均勻,防止燒成過程中產生氣泡、變形和開裂。煉泥就是人工用鍁將泥反復鏟起來、摔下去,稱“拍泥”,都是很費體力的工序。

泥料備制好了之後就可以進行大甕製作了。具體分掌作、匠人、打燒三個工序。掌作主要承擔糊泥、抬進抬出、收幹涼濕,匠人主要承擔放坯、接扇、接脖、接沿等,打燒主要承擔打扇、陶坯驗收、燒成等。三部分以掌作為首,掌作頭管轄所有工匠,指揮決定生產中所有問題。

大甕成型先用慢輪手拉坯成型法做出甕底,叫做“放坯”,是由有經驗的匠人在慢輪上手拉坯完成。稍幹後再用泥條盤築法“接扇”,整個盤築過程由兩人面對面合作完成:首先把泥料搓成長條狀,一人肩扛泥條,由兩手將泥條徐徐下放,在手搖漫輪上逐圈盤築,另一人兩手各持一柄木槌,將泥條剟得扁平,並將上下圈之間接好、抹平、打實,剟出甕的形狀。因甕的體積大,為防止泥坯坍塌,一個大甕需分四次完成,分別稱為放坯、接扇、接脖、按沿,整個過程需要3-4天,要人工剟上上千次。兩個人的平均日產量為10個左右。“剟大甕”是一項繁重的體力活。

由於“剟大甕”在當地婦孺皆知,便產生出了一個直到現在還流行著的歇後語: “渭頭河大甕--剟貨”。話指一個人(多指小孩)犯了錯,要挨揍。

大甕晾乾後要上釉,當地稱為上藥。釉(藥)石是渭頭河南山上的一種叫做“白相土”的陶土。也叫面固渣土、白炭土、觀音土。土源豐富。拉回後在大缸內用水沉澱侵泡再用篩子過慮後,便可用壺和笤帚邊澆浸邊刷釉。燒後釉呈褐紅色。

渭頭河大甕用間歇式圓窯燒成。窯以耐火磚砌築而成,因外形似當地人常吃的主食“窩窩頭”,因而被老百姓稱為“窩頭窯”。一般長3米左右,寬4.5米左右,高約5米以上。窯身呈圓筒形,球冠形窯頂,頂部圓心處留一圓孔,稱“天子眼”。窯前設一窯門,窯後設兩條煙囪。窯內前為火膛,後為窯台,火膛下部為“底哨”。

窯台的大小決定窯的容量,容量以大甕的行、柱數計算,橫為行,豎為柱。根據窯的高低,毎柱要摞4-8套。第一套正裝,第二套反扣,底對底,沿對沿,依次上摞。高處要使用梯子、架板、吊繩和布袋。這是一項即費力氣又需要技巧的工作,稍有不慎,會導至全窯倒塌,損失慘重。所以裝窯這一天,窯主會全天在場,並準備好酒好菜犒勞窯工們。

在裝窯中,一套大甕最多可套十幾件,大套中,中套小,小再套小。一柱就有近二百件。渭頭河的大母窯為六行七柱,可裝大小甕1300多件,每年最多可燒成13窯。

多年來,由於這一套一套地裝窯,又產生出了一個流行在淄川地區的歇後語,叫做:“窯裝的大甕--一套一套的”。是形容一個人很會說話。

渭頭河窯從金代燒柴改為燒煤。為了應對煤炭燃燒後大塊結渣,灰坑要挖的深而大,要在包覆耐火泥的木棒上蓋陶瓦架成爐柵。由於煤的燃燒阻力大,全靠煙囪抽力維持燃燒。在點火之後,火焰自火膛先噴至窯頂,再倒向窯底,流經坯體。煙氣從後牆底部的吸火孔入後牆內的煙囪排出。

窩頭窯的燒成全憑經驗操作,燒成工人掌握燒成溫度是靠觀察“藥雞”的變化。“藥雞”即放入窯內用來測定溫度的“釉錐”。釉俗稱藥,釉錐造型酷似小男孩的生☆禁☆殖☆禁☆器,俗稱小雞雞,因而釉錐被稱“藥雞”,建窯時在後牆兩煙筒中間要向內凸起一磚,叫做雞台,專放“藥雞”,外留一孔,以便打燒工及時取“藥雞”進行觀察。“藥雞”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逐漸變化,錐尖下彎,稱“趴藥雞”,根據彎曲的形狀變化即可掌握窯內溫度。燒成時間因窯內容量和煤質而定,大窯一般燒5-7天,小窯一般燒3-4天。燒成時窯溫最高可達1300攝氏度左右,窯內上下溫差在100-150度,因為窯牆比較厚,瓷坯不會快速受熱和冷卻,特別適合胎體厚重的大甕的分層燒制。因為這是“火裡求財”,所以人們一直習慣把經驗豐富的燒窯工稱為“活窯神”。

在燒窯前要做許多工作。點火前要在窯門上懸一塊大紅布,有的還懸掛一個神秘的瓷祖(即男性生☆禁☆殖☆禁☆器),叫鎮邪,防止野神邪鬼干擾燒窯。裝窯期間婦女不得靠近窯地,已婚男窯工在裝窯前一天即不准回家,叫防“沖”。另外點火前還必須上供祭窯神,求神明保佑。

祭窯神在渭頭河歷史悠久,清代嘉慶年間便已在村西建窯神廟,到民國初年,窯業已經非常發達,各窯主便共同出資對該廟重新擴建。擴建後的窯神廟,南北長30米,東西寬20米,占地700平方米,分兩個院落,南院為廟堂、東西廂房、官廳、碑亭。北院為主持辦公用房。廟堂為七階臺式樓閣,重簷斗拱,雕樑畫棟,輝煌壯麗。大門匾額為“萬古陶宗”;裡門匾額是“器不苦窳”。廟堂門柱有金字楹聯,右為“范金合土,陶鑄五行補造化”;左是“食德飲合,俎豆千秋拜冕旒”。廟堂內供奉“窯神”範蠡。範蠡正襟危坐,頭束髮髻,長須淨面,慈眉善目,嚴然一慈善長者。毎年五月的端午節和八月的中秋節兩次大祭,窯主出錢殺豬宰羊,買供品。請戲班唱戲三天,招來遠近村民,形同廟會,熱鬧非凡。大祭結束,供品則分給工匠們共用。

民國期間至解放初期,大甕主要的銷售市場仍然是中國北方廣大的農村地區。在渭頭河大集,其交易形式基本是以物易物,或按物折價。年成好時,大體是一甕粗糧換一隻甕。如“腳甕(大一)”毎只盛換玉米400斤。“大瓤(中二)”毎只盛換玉米150斤,“小瓤(小一)”毎只盛換玉米60斤等。一般在大甕行銷地的重要集鎮都建有專業貨棧,俗稱“窯貨欄子” 。

在淄川城,西關大集成了渭頭河大甕的重要集散地,西關、公義等村莊,在孝婦河畔設有“泰興亨”、“同聚和”、“義興” 等二十餘家“窯貨欄子”。另外,清末建成的膠濟鐵路支線張博鐵路在淄川的三裡溝車站和大昆侖車站,都專門設有“窯貨場”,是渭頭河大甕運往全國各地(主要是東北地區)的集散地,毎年從火車站運往外地的大甕都在幾千噸以上。

為了把大甕從渭頭河運往淄川城,全要靠人力用木軲轆獨輪車推運。從渭頭河到淄川城,多年來形成了一條長20多華里,寬近2米的貿易之路,路面由方方正正的大塊青石板整齊鋪就,是遠近聞名的“鋪石路”。其中經過龍口莊裡的一段被形象的叫做“玉石街”。這條路在麓村北要翻過一坐小山崗。

可以想像,我們的先人們在雞鳴聲中早起,推著一輛輛載滿大甕的木軲轆獨輪車,一隊隊,一行行,肩搭車絆,手拱腳蹬,袒胸露臂,揮汗成雨,奮力前行在長長的青石板路上。回蕩在空中的是推車人、拉車人響亮的號子聲和木軲轆吱悠吱悠嘹人肺腑的行進聲。這條路,不知承載了多少汗水流年與歷史滄桑!現在,石板路上車軲轆壓碾出的一條深深的溝痕仍清晰可見。有人好奇心勝,要數數從渭頭河到淄川城這條舗石路一共舗了多少塊青石板。幾個人各數一段,數一遍不准,再數一遍。前後數了數月,才得出個準確數:一共37870塊! 

1948年淄川解放,8月中共淄川縣委撥出6000斤糧食作為資本,典了長溝南窯、東溝窯和上西南窯,成立公營淄川縣益民窯廠。1952年歸屬淄博市領導,改名淄川窯廠,規模已達窩頭窯24座,職工500多人,以生產大甕為主,年產15萬件。渭頭河淄川窯廠成為當時淄博公有企業創利大戶。據有關資料統計,其利潤能承擔淄博市公有人員的副食品供應。

1956年企業社會主義改造後,更名為國營淄川陶瓷廠,各道工序開始逐步機械化、電氣化。1961年,試製成功了小甕成型機,1962年,試製成功了大甕刀板成型機。1966年,燒成改用隧道窯。渭頭河大甕結束了百多年來用傳統工藝製作的古老歷史。

隨著金屬、塑膠等新材料應用的普及與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與生活方式的轉變,淄博陶瓷的古老名牌“渭頭河大甕”,也漸漸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視野。現在,唯一還有渭二村一個村辦企業——淄川柳泉陶瓷廠仍在繼續兼營生產著大甕。

史料記載,渭頭河一帶自宋、金便有制陶業,從明代嘉慶年間(西元1796-1820)陶瓷業日趨興旺,窯場不斷增加,生產日漸擴大。清康熙元年,淄川渭頭河甕窯、碗窯、盆窯已達到數十座,產品銷周圍數縣。1723年(清雍正元年)孫氏、劉氏、韓氏在淄川渭頭河橋口南北分別建窯生產碗、盆、甕,以甕為勝。民國早年,是其發展的興盛時期,產品開始以大甕為主,並逐漸成為了風靡北方地區的名牌產品。

甕,古稱罋、甕,現在也稱缸。是一種用陶瓷燒制而成的盛器。大腹,甕壁呈一定弧度,口比底大。根據用途可分為水甕、糧甕、酒甕、菜甕等。其歷史悠久,最早的記載可見《物源》:“神農作甕”。長期以來,甕一直是每家每戶日常生活中無可替代的必需用器。

渭頭河大甕品種多樣,底厚壁薄,堅硬敦實,不滲水,經久耐用。以質優實用聞名遐邇,深受廣大群眾所喜愛。行銷中國整個北方地區,長盛不衰。一個產品暢銷時間長達半個多世紀,實屬罕見。

淄川渭頭河生產的大甕,上面是圓形的開口,帶凸起渾圓的甕沿,大腹,下麵是平厚略縮的圓甕底。據從13歲做學徒、有40多年工齡的制甕“掌作頭”戚如義老先生介紹,甕的大小不一,按容量可分為15種。最大的“大一”直徑近一米,重220市斤。可盛糧400市斤,“小一”可盛糧60市斤。按照匠工們在長期操作過程中形成的口語,可稱為腳甕(大一)、窯角(大二)、無記(大三)、青甕(大四)、頂頭(大五)、大前瓤(中一)、大瓤(中二)、攔前(中三、四)、二雷包(中五)、小瓤(小一)、大帽(小二)、三雷包(小三)、盆子(小四)、花帽(小五)、小帽(小六)等15種名稱。

腳甕就是燒窯時放在最下面的那個,也是最大的一個,得扒上個窩埋上。窯角是倒扣在腳缸上的第二個缸。那時燒窯時,第一、二個缸都做個記號,就是用手指按一個或二個手印,再往上摞第三個缸時就不做記號了,所以叫無記。匠人們將套在裡面的缸叫“瓤”,因而有大瓤小瓤之名。“攔前”就是放在窯爐最前面用來欄火的缸。都是匠工們在實際裝窯操作中為便於記憶而起的名字,這對於識字不多的他們來說是最好記不過了。時間長了這些名字便約定俗成了。

渭頭河大甕的生產一直使用延續了上千年的原始製作工藝。直至上世紀60年代,牛拉碾、人採泥、手拉坯、泥條盤築成型、手工剟修、窩窩頭窯燒成等生產工藝仍在沿用。

2012年3月,淄博興利陶瓷有限公司在對原淄川國營陶瓷廠廠區進行清理過程中,發現了近代製作陶瓷所使用的碾料大碾以及所配套的泥漿池、晾泥池、水井等大量遺跡。

牛拉地碾是古代陶瓷原料加工粉碎的首道工序。地碾由碾盤、碾泥槽、碾砣、進排水口等部份組成。碾盤為圓形,在劣實的地面上用石料砌成。碾盤中心立一中軸,沿中軸至碾砣設一碾槨,碾槨連接碾臍,碾砣立於泥槽。用牛拉動碾槨,使碾砣沿碾泥槽轉動,將原料碾細。地碾一般直徑為6米,圓周長20米左右, 碾泥槽寬0.5米, 深0.8米, 碾砣直徑1.8米,由3頭牛拉動。碾磨時間根據原料品種要求的細度而定,由二人操作, 一人從井內汲水供水,一人不仃地翻動泥料。碾溝一側有水道與泥漿池相連,泥漿自動流入池內。

泥漿在泥漿池混合後,由兩個工人用特用工具“蕩鬥”將泥槳池的泥槳舀到晾泥池內沉澱晾曬。達到一定幹濕度後需要將泥料進行踩、煉。首先是踩泥,俗稱“踩蓮花墩”,要人工用腳反復踩踏,把泥團中的空氣擠壓出來,並使泥中的水分均勻,防止燒成過程中產生氣泡、變形和開裂。煉泥就是人工用鍁將泥反復鏟起來、摔下去,稱“拍泥”,都是很費體力的工序。

泥料備制好了之後就可以進行大甕製作了。具體分掌作、匠人、打燒三個工序。掌作主要承擔糊泥、抬進抬出、收幹涼濕,匠人主要承擔放坯、接扇、接脖、接沿等,打燒主要承擔打扇、陶坯驗收、燒成等。三部分以掌作為首,掌作頭管轄所有工匠,指揮決定生產中所有問題。

大甕成型先用慢輪手拉坯成型法做出甕底,叫做“放坯”,是由有經驗的匠人在慢輪上手拉坯完成。稍幹後再用泥條盤築法“接扇”,整個盤築過程由兩人面對面合作完成:首先把泥料搓成長條狀,一人肩扛泥條,由兩手將泥條徐徐下放,在手搖漫輪上逐圈盤築,另一人兩手各持一柄木槌,將泥條剟得扁平,並將上下圈之間接好、抹平、打實,剟出甕的形狀。因甕的體積大,為防止泥坯坍塌,一個大甕需分四次完成,分別稱為放坯、接扇、接脖、按沿,整個過程需要3-4天,要人工剟上上千次。兩個人的平均日產量為10個左右。“剟大甕”是一項繁重的體力活。

由於“剟大甕”在當地婦孺皆知,便產生出了一個直到現在還流行著的歇後語: “渭頭河大甕--剟貨”。話指一個人(多指小孩)犯了錯,要挨揍。

大甕晾乾後要上釉,當地稱為上藥。釉(藥)石是渭頭河南山上的一種叫做“白相土”的陶土。也叫面固渣土、白炭土、觀音土。土源豐富。拉回後在大缸內用水沉澱侵泡再用篩子過慮後,便可用壺和笤帚邊澆浸邊刷釉。燒後釉呈褐紅色。

渭頭河大甕用間歇式圓窯燒成。窯以耐火磚砌築而成,因外形似當地人常吃的主食“窩窩頭”,因而被老百姓稱為“窩頭窯”。一般長3米左右,寬4.5米左右,高約5米以上。窯身呈圓筒形,球冠形窯頂,頂部圓心處留一圓孔,稱“天子眼”。窯前設一窯門,窯後設兩條煙囪。窯內前為火膛,後為窯台,火膛下部為“底哨”。

窯台的大小決定窯的容量,容量以大甕的行、柱數計算,橫為行,豎為柱。根據窯的高低,毎柱要摞4-8套。第一套正裝,第二套反扣,底對底,沿對沿,依次上摞。高處要使用梯子、架板、吊繩和布袋。這是一項即費力氣又需要技巧的工作,稍有不慎,會導至全窯倒塌,損失慘重。所以裝窯這一天,窯主會全天在場,並準備好酒好菜犒勞窯工們。

在裝窯中,一套大甕最多可套十幾件,大套中,中套小,小再套小。一柱就有近二百件。渭頭河的大母窯為六行七柱,可裝大小甕1300多件,每年最多可燒成13窯。

多年來,由於這一套一套地裝窯,又產生出了一個流行在淄川地區的歇後語,叫做:“窯裝的大甕--一套一套的”。是形容一個人很會說話。

渭頭河窯從金代燒柴改為燒煤。為了應對煤炭燃燒後大塊結渣,灰坑要挖的深而大,要在包覆耐火泥的木棒上蓋陶瓦架成爐柵。由於煤的燃燒阻力大,全靠煙囪抽力維持燃燒。在點火之後,火焰自火膛先噴至窯頂,再倒向窯底,流經坯體。煙氣從後牆底部的吸火孔入後牆內的煙囪排出。

窩頭窯的燒成全憑經驗操作,燒成工人掌握燒成溫度是靠觀察“藥雞”的變化。“藥雞”即放入窯內用來測定溫度的“釉錐”。釉俗稱藥,釉錐造型酷似小男孩的生☆禁☆殖☆禁☆器,俗稱小雞雞,因而釉錐被稱“藥雞”,建窯時在後牆兩煙筒中間要向內凸起一磚,叫做雞台,專放“藥雞”,外留一孔,以便打燒工及時取“藥雞”進行觀察。“藥雞”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逐漸變化,錐尖下彎,稱“趴藥雞”,根據彎曲的形狀變化即可掌握窯內溫度。燒成時間因窯內容量和煤質而定,大窯一般燒5-7天,小窯一般燒3-4天。燒成時窯溫最高可達1300攝氏度左右,窯內上下溫差在100-150度,因為窯牆比較厚,瓷坯不會快速受熱和冷卻,特別適合胎體厚重的大甕的分層燒制。因為這是“火裡求財”,所以人們一直習慣把經驗豐富的燒窯工稱為“活窯神”。

在燒窯前要做許多工作。點火前要在窯門上懸一塊大紅布,有的還懸掛一個神秘的瓷祖(即男性生☆禁☆殖☆禁☆器),叫鎮邪,防止野神邪鬼干擾燒窯。裝窯期間婦女不得靠近窯地,已婚男窯工在裝窯前一天即不准回家,叫防“沖”。另外點火前還必須上供祭窯神,求神明保佑。

祭窯神在渭頭河歷史悠久,清代嘉慶年間便已在村西建窯神廟,到民國初年,窯業已經非常發達,各窯主便共同出資對該廟重新擴建。擴建後的窯神廟,南北長30米,東西寬20米,占地700平方米,分兩個院落,南院為廟堂、東西廂房、官廳、碑亭。北院為主持辦公用房。廟堂為七階臺式樓閣,重簷斗拱,雕樑畫棟,輝煌壯麗。大門匾額為“萬古陶宗”;裡門匾額是“器不苦窳”。廟堂門柱有金字楹聯,右為“范金合土,陶鑄五行補造化”;左是“食德飲合,俎豆千秋拜冕旒”。廟堂內供奉“窯神”範蠡。範蠡正襟危坐,頭束髮髻,長須淨面,慈眉善目,嚴然一慈善長者。毎年五月的端午節和八月的中秋節兩次大祭,窯主出錢殺豬宰羊,買供品。請戲班唱戲三天,招來遠近村民,形同廟會,熱鬧非凡。大祭結束,供品則分給工匠們共用。

民國期間至解放初期,大甕主要的銷售市場仍然是中國北方廣大的農村地區。在渭頭河大集,其交易形式基本是以物易物,或按物折價。年成好時,大體是一甕粗糧換一隻甕。如“腳甕(大一)”毎只盛換玉米400斤。“大瓤(中二)”毎只盛換玉米150斤,“小瓤(小一)”毎只盛換玉米60斤等。一般在大甕行銷地的重要集鎮都建有專業貨棧,俗稱“窯貨欄子” 。

在淄川城,西關大集成了渭頭河大甕的重要集散地,西關、公義等村莊,在孝婦河畔設有“泰興亨”、“同聚和”、“義興” 等二十餘家“窯貨欄子”。另外,清末建成的膠濟鐵路支線張博鐵路在淄川的三裡溝車站和大昆侖車站,都專門設有“窯貨場”,是渭頭河大甕運往全國各地(主要是東北地區)的集散地,毎年從火車站運往外地的大甕都在幾千噸以上。

為了把大甕從渭頭河運往淄川城,全要靠人力用木軲轆獨輪車推運。從渭頭河到淄川城,多年來形成了一條長20多華里,寬近2米的貿易之路,路面由方方正正的大塊青石板整齊鋪就,是遠近聞名的“鋪石路”。其中經過龍口莊裡的一段被形象的叫做“玉石街”。這條路在麓村北要翻過一坐小山崗。

可以想像,我們的先人們在雞鳴聲中早起,推著一輛輛載滿大甕的木軲轆獨輪車,一隊隊,一行行,肩搭車絆,手拱腳蹬,袒胸露臂,揮汗成雨,奮力前行在長長的青石板路上。回蕩在空中的是推車人、拉車人響亮的號子聲和木軲轆吱悠吱悠嘹人肺腑的行進聲。這條路,不知承載了多少汗水流年與歷史滄桑!現在,石板路上車軲轆壓碾出的一條深深的溝痕仍清晰可見。有人好奇心勝,要數數從渭頭河到淄川城這條舗石路一共舗了多少塊青石板。幾個人各數一段,數一遍不准,再數一遍。前後數了數月,才得出個準確數:一共37870塊! 

1948年淄川解放,8月中共淄川縣委撥出6000斤糧食作為資本,典了長溝南窯、東溝窯和上西南窯,成立公營淄川縣益民窯廠。1952年歸屬淄博市領導,改名淄川窯廠,規模已達窩頭窯24座,職工500多人,以生產大甕為主,年產15萬件。渭頭河淄川窯廠成為當時淄博公有企業創利大戶。據有關資料統計,其利潤能承擔淄博市公有人員的副食品供應。

1956年企業社會主義改造後,更名為國營淄川陶瓷廠,各道工序開始逐步機械化、電氣化。1961年,試製成功了小甕成型機,1962年,試製成功了大甕刀板成型機。1966年,燒成改用隧道窯。渭頭河大甕結束了百多年來用傳統工藝製作的古老歷史。

隨著金屬、塑膠等新材料應用的普及與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與生活方式的轉變,淄博陶瓷的古老名牌“渭頭河大甕”,也漸漸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視野。現在,唯一還有渭二村一個村辦企業——淄川柳泉陶瓷廠仍在繼續兼營生產著大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