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始建於1996年的公交調度亭,為啥要南移42米?

圖說:920路公交調度亭即將搬新家 來源/市交通委供圖(下同)

宜山北路虹橋路口,920路終點站旁有一座公交調度亭,已在人行道上駐守22年。有市民反映,調度亭佔據人行通道,預留空間比相關規定的少了80釐米。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在大調研中多次現場查勘,積極回應市民訴求。如何把這80釐米節約出來,還給行人,同時兼顧調度員駕駛員的工作和正常需求?市交通委與巴士集團、徐匯建交委等單位多次召開協調會,反復研究,最終選擇周邊僅有的小塊空地,

將調度亭南移42米。重建設計方案4月23日出爐,占道問題5月中旬有望解決。

不能一拆了之

巴士集團運營業務部的薑俊介紹,調度亭自920路1996年開線以來就設在此處。去年原拆原建,舊貌換新顏,建築寬度減少了0.5米,留出約1米給行人。但有市民認為,1米還是太窄。根據2010年4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佔用城市道路人行道設置設施管理規定》,設置設施後的人行道通行寬度不得小於1.8米。

公交920路的另一處終點站設在老西門,受條件所限,無法設置調度室。於是,這裡成了全線唯一的調度室。24.8平方米(長8米,寬3.1米)的小屋,集中了調度、休息、就餐和如廁四個功能,是調度員和駕駛員們必不可少的生活和工作場所,不能一拆了之。“而且,920路多年來對周邊居民出行發揮了重要作用,縮短或改道也不現實。”薑俊說。

難覓合適新家

能不能搬到周邊更寬敞的地方去?

920路車輛為超級電容車,在調度亭旁裝有升降充電架,便於車輛及時補電。這為搬家增添了難度,只能就近尋找。“起初考慮移到馬路對面,可是土地性質不合適;接著在南側幾十米處發現,有一段圍牆相對靠後,形成一塊合適空地。”市運管處公交部的陶怡介紹,就近平移看似簡單,實則需要和巴士集團、徐匯建交委、相關業主和施工單位等多方溝通,難度不小。

行人順暢通行需要空間,

公交職工合理休息也要空間,兩者如何平衡?跟蹤此事已有數月的市交通委信訪辦主任吳梅芬介紹,在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前,最先做的是拆除調度亭旁的一排候車欄杆,方便行人向路邊借道。“同時清除了調度亭門口的一小塊路障,拓寬了空間,但仍未滿足市民訴求。”為此,管理部門動足腦筋。

平移方案出爐

圖說:目前留有約1米空間,搬家後將拓寬到2米

幾個月來,各部門多次實地勘察,反復開會協調,終於找到突破性解決方案:原調度亭向南遷移42米。

巴士集團委託交通設計院做的設計方案近日出爐,新調度亭的面積將縮至23.8平方米。別小看這1平方米——長度增至8.5米,寬度則降到2.8米,再加上圍牆“後退”約0.7米。新亭建成後,人行通道將從1米拓寬到2米。薑俊透露,工期約需3周,預計5月中旬竣工,舊亭屆時也將拆除。

徐匯建交委的陸瑞雪介紹,一座約1900平方米的公交樞紐站三年後有望建成,920路等周邊多條公交線將喬遷新居,把人行道徹底還給市民。

在上海中心城區,類似的占道情況確實存在,大多建于“1.8米規定”出臺前,屬於歷史遺留問題。市交通委副主任楊小溪在調研中要求行業管理部門舉一反三,認真排摸調度亭違規占道情況,積極整改,會同地區相關部門,通過道路改拓建、地區整體開發等手段逐步改善。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曹剛

人行通道將從1米拓寬到2米。薑俊透露,工期約需3周,預計5月中旬竣工,舊亭屆時也將拆除。

徐匯建交委的陸瑞雪介紹,一座約1900平方米的公交樞紐站三年後有望建成,920路等周邊多條公交線將喬遷新居,把人行道徹底還給市民。

在上海中心城區,類似的占道情況確實存在,大多建于“1.8米規定”出臺前,屬於歷史遺留問題。市交通委副主任楊小溪在調研中要求行業管理部門舉一反三,認真排摸調度亭違規占道情況,積極整改,會同地區相關部門,通過道路改拓建、地區整體開發等手段逐步改善。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曹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