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被迫成為“發達國家”?中國回應:這一次,我必須“示弱”!

在人們普遍的認知中,“發展中國家”當然不如“發達國家”發展得好,名頭也不夠好聽、響亮,但即便如此,仍有許多西方國家千方百計地想要將中國從“發展中國家”的圈子裡拖出來,

強行扣上“發達國家”的名頭。難道它們一朝轉性,想善待中國?不!實則又在打小算盤。

美國堅稱中國變強:表面笑嘻嘻,背地耍心機

在世界銀行2018春季年會上,增資130億美元的計畫最終被敲定,中國因投票權和借貸利率的雙重攀升而被推至風口浪尖。國際承認中國日趨變強、賦予更多話語權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增加借貸成本一舉,疑是美國借世行暗中牽制中國的結果。

美國為此做足了前☆禁☆戲,先是表示希望世行能夠將錢借給真正需要幫助的國家,在狠命吹捧完世行的善良與無私後,重點來了:中國也快成為發達國家了,應該不能繼續享受世行的“優惠貸款”了吧,不過我也就這麼一說,你自己看著辦。

世行哪經得起美國的威脅,

妥妥“狗腿”了,中國也來氣:怎麼美國瞎倒騰一下,我就成發達國家了!其實在此之前,西方國家不滿中國在享受發展中國家的待遇下還能成長得如此順暢,也沒少給中國扣帽子,“揩油”現象相繼發生:分擔碳排量時企圖讓中國承擔和發達國家同等責任、讓中國繳納更多的聯合國會費、對中國的援助逐漸“縮水”……

離發達國家仍有差距,這份“榮耀”中國受不起

“你都快成發達國家了,怎麼還要享受發展中國家的待遇?”這話就好比道德綁架,當事人一頭霧水:“快成為”和“已經是”是一碼事嗎?眼見中國在國際諸事中從幕後走到台前,某些國家的心態早已扭曲,牽制之心一觸即發,說話也不經腦子了。

中國有太多可以回懟的理由。衡量一國的真實發展水準主要看人均,即使我國經濟呈飛躍式發展,但人均並不突出:2016年,我國人均生產總值居世界第68位,僅是美國的1/7,人均居民消費水準不及世界平均水準的一半,僅為美國的7%。

除此之外,我國在經濟結構、城鄉發展等眾多方面還亟待調整與轉型,

離發達國家的標準差距較大。中國瞭解自己的真實情況,而西方國家只看到中國表面的華麗光鮮,又希望減少它的受助資源,硬是將這份不相稱的“榮耀”往我們懷裡塞,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很抱歉,“發達國家”的名號中國暫時還消受不起!

關注【金十資料】,第一時間瞭解國內外財經大事件!

嚴正聲明:本文為金十數據獨家編撰,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