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克龍到訪美國,還有哪些貓膩

當地時間23日下午,北京時間24日淩晨,法國總統馬克龍乘專機抵達美國馬里蘭州安德魯斯空軍基地,開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馬克龍也成為去年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入主白宮以來首位對美國進行正式國事訪問的外國領導人。

馬克龍此行送給特朗普禮物是一顆來自法國西北部的小橡樹。橡樹的來歷不同一般,它是在法的美國墓地貝洛森林的苗子,象徵著法美友誼堅固不摧。《巴黎人報》則表示,馬克龍送特朗普橡樹的寓意是讓他重視保護世界的環境。

在當前美歐關係經歷波折、多頭分歧嚴重的背景下,馬克龍訪美受到特朗普的諸多禮遇,更被歐洲人寄予厚望。但分析人士認為,美歐在多個問題上分歧嚴重,取得重大外交突破的難度很大。

受到高規格禮遇,但聊的話題卻不輕鬆!

抵達當晚,馬克龍夫婦在特朗普夫婦邀請下,一同乘坐直升機,前往位於華盛頓以南約30公里的美國開國總統喬治·華盛頓故居弗農山莊參觀並共進晚餐。

隨後的2天訪問中,馬克龍將與特朗普舉行會談和聯合新聞發佈會,並參加國宴,馬克龍還將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

儘管受到特朗普的高規格禮遇,但馬克龍此訪要談的話題卻不輕鬆,有媒體將此訪稱為“滅火之旅”。馬克龍預計將努力勸說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核協議,不要輕易從敘利亞撤出、在5月1日對歐盟鋼鋁加征關稅豁免期結束後繼續豁免關稅等。

特朗普聲稱美國要退出伊核協議,除非歐盟5月12日以前同意“修正伊核協議缺陷”。訪美前,馬克龍曾表示,伊核協議“並不完美”,但沒有替代方案。

在伊核協定、貿易關稅、敘利亞等問題上分歧依舊

特朗普上臺後,與歐洲領導人關係趨緊,唯獨與馬克龍關係密切,特朗普去年還應邀出席法國國慶日的閱兵儀式。

不過,美法兩國在貿易關稅、氣候變化、伊核等問題上分歧依舊明顯。

法國知名智庫蒙田研究所地緣政治特別顧問、法國前駐敘利亞大使蜜雪兒·杜克洛認為,馬克龍有可能說服特朗普延期執行制裁,但讓對方在協定中期前景上達成根本性妥協困難很大。

分析人士認為,馬克龍上臺後,法國已在一系列國際和地區問題上顯現主動。與美英兩國對敘利亞發動軍事打擊,在歐洲大國之間就多個問題進行斡旋,提出歐盟改革的宏大藍圖等,

這都顯示出法國正試圖通過外交重新加強在歐洲的傳統主導地位。此次訪美,也是馬克龍為提升法國地位而進行的一次努力。

馬克龍欲勸特朗普改弦更張

二戰後與歐洲的盟友關係,一直是美國對外政策的一塊重要基石,但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從公開宣稱北約“過時”到反對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從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到宣稱美國駐以色列使館遷址,再到威脅推翻伊核協議,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屢次衝擊歐洲。

在此背景下,與特朗普建立起較好私人關係的馬克龍被歐洲人視為“特朗普低語者”,意為他能私底下勸說特朗普改弦更張。但在多個問題上,大西洋兩岸分歧巨大,美歐裂痕日益加深,雙方漸行漸遠,恐怕已是無爭的事實。

再到威脅推翻伊核協議,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屢次衝擊歐洲。

在此背景下,與特朗普建立起較好私人關係的馬克龍被歐洲人視為“特朗普低語者”,意為他能私底下勸說特朗普改弦更張。但在多個問題上,大西洋兩岸分歧巨大,美歐裂痕日益加深,雙方漸行漸遠,恐怕已是無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