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醫護筆記|“第一村醫”殷曉玲:第一天,第一課

滿懷著期待和熱情,4月24日,我作為淄博市衛計委第二批“第一村醫”走進了淄川區洪山鎮董瓦村,

開始了我作為“第一村醫”的第一天,也是我工作歷程中的又一堂新課程。

董瓦村位於淄川區洪山鎮東邊,全村320戶、940余人常住人口,其中貧困農戶為26戶,0到6歲兒童約50余人,65歲以上老年人150餘人。在淄川區衛計委和醫院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我很快就投入工作。在這裡面對的不是醫院溫馨舒適的住院病房,也不是往來穿梭的白衣同事。我走進董瓦村衛生室,

條件比較簡陋,駐村醫生蒲醫生熱情的為我介紹了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情況。我想儘快融入到村民中,在蒲醫生的帶領下,我第一天進行的是進村入戶工作,瞭解村民的生活健康狀況,跟他們做自我介紹。

在走訪的過程中,我們突然接到了村民王奶奶家人的求助電話。王奶奶今年已經99歲高齡了,近些年來一直因為疾病纏身活動不便,今天因為情緒變化突然感覺頭暈、噁心,

非常難受。我與蒲醫生第一時間趕到王奶奶家中,仔細詢問病情並為老人做了詳細的體格檢查,通過測血壓,詢問症狀以及各項檢查後,發現王奶奶是因為長期嚴重的高血壓病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再瞭解到王奶奶雖然有多年高血壓病但因為各種原因限制,疾病並沒有得到很好控制,我立即返回村衛生室給王奶奶拿到合適的藥物並看著她吃下去,
並同時告訴奶奶和她的親人們相關的基礎診療辦法,並提倡嚴格控制飲食。同時叮囑王奶奶堅持規律服用降壓藥物,定期監測血壓。在離開王奶奶家的時候,我看到了她家人臉上的感激的微笑,此刻,我的心裡充滿了成就感,我的第一天、第一課收穫頗豐。

第一村醫的第一天,我深刻認識到肩上擔子很重,在我從沒接觸過的基層鄉村,有很多需要我説明的人在等待我,

我一定要利用這短短的半年時間,把自己所學所能奉獻給淳樸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