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精准扶貧報銷手術費用,老人在漢成功換30釐米的血管

回鄉術後康復的來升浩。京山縣人民醫院供圖

長江日報融媒體4月25日訊經歷了7個小時的心臟最大手術,

第3天拔管,第6天出ICU,一周後出院。4月25日,已從武漢轉回京山進行康復治療的來升浩沒有想到,短短半個月就解決了折磨他兩年的重病,“感謝京山和武漢協和的好醫生,救了我的命!”

今年春節後,京山縣人民醫院院長郭科下鄉調查時,在羅店鎮大山頭村發現60歲的來升浩常年胸悶、胸痛,近年症狀越發嚴重,走幾步就乏力,生活難以自理。

來升浩兩年前就在當地看過,醫生懷疑是主動脈夾層,屬於最兇險的心血管急重症,就像身上背了個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喪命。當地建議他趕緊到武漢做手術,然而來升浩家境十分貧困,孩子還有智力障礙,這兩年只能在家服藥勉強控制,心臟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出多少錢都要幫他!”郭科想盡最大力量幫到他。他當即與醫聯體上級醫院——武漢協和醫院取得聯繫,

很快開通了轉診綠色通道。

3月16日,醫院派人去村裡接到老人,立即趕赴武漢,順利住進了協和醫院。

檢查發現,來升浩患的是I型主動脈夾層,是主動脈夾層中最嚴重的一類,一般發現後都需要急診手術,否則很容易主動脈破裂導致死亡。好在幸運的是,這兩年來,他的主動脈只有內膜破裂了,外膜還一直是完整的,這種情況十分少見。

I型主動脈夾層是心臟大血管外科最大的手術之一,

難度高,死亡率能達8%。老人同時還有顱內出血灶等問題,心外科和神經內科為此進行了多次會診。4月8日,吳龍、劉雋煒心臟大血管專家團隊為來升浩成功實施了手術,置換了30釐米長的人工血管。

據瞭解,長達7個小時的手術裡,專家們用盡了最先進的方法來挽救這個貧困老人。術中發現主動脈瓣膜閉合不全,原本需要置換的,最後經過精心處理成功保住了。手術中需要深低溫停迴圈,

這個過程一般要20多分鐘,這次只用了2分鐘,將對人體的傷害降至最小。

第3天,來升浩順利拔管;第6天,從ICU轉到普通病房。一周後的22日,郭科從京山趕來協和,將情況已穩定的老人接回醫院進行術後康復。目前,老人恢復得不錯,預計再過一周就能出院。

來升浩所在村現已納入當地精准扶貧範圍,這次十余萬元的手術費用,基本由京山縣人民醫院和當地負擔。

一些醫務工作者告訴記者,隨著分級診療的深入,現在雙向轉診、上下聯動做得比以前更好了。加上精准扶貧政策落地,越來越多基層貧困重症患者有機會享受優質醫療服務。“這次是個絕佳例子,希望以後都能像這樣上下暢通無阻。上級醫院加快了病房流轉,下級醫院借機提升醫療水準,病人治好病的同時節省了費用,多方共贏。”郭科說。

【編輯: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