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千篇一律的標準答案,流水線般的學生教育

今天的艦長手記,我們先從一道小學一年級的看圖寫字題說起。

下面圖片裡,左起第二格,如果讓你看圖寫字,你會怎麼寫?

沒有找到當初的作業原圖,圖片來自:1010jiajiao.com

這道題源自多年前,剛讀小學一年級的外甥女的家庭作業。時隔五年,我依然記得,不滿七歲的外甥女,在下面的括弧裡,寫了“月亮”,“亮”這個字還沒有學,因此用拼音寫出來,聲調和拼寫都沒有錯。然而,老師赫然劃了個叉,要求回來訂正。我十分費解,不知道錯在哪裡。

外甥女跟我解釋:老師說,

彎的是月牙,圓的是月亮。孩子的口氣裡透著茫然和無奈。

不只是孩子,當時作為成年人的我也非常茫然,是誰告訴我們,圓的是月亮,彎的是月牙?如果給我一個圓,我寫上籃球、太陽、蘋果、月餅呢?

然而我的內心更多是無奈,因為作為一個成年人,一個曾經經歷過應試教育的孩子,我清楚地知道,“圓的是月亮,彎的是月牙”,這是應試教育給我們的標準答案,

這是課綱和課標給我們寫好的標準答案。

這種類似流水線工廠般的教育模式,讓我想到了工業啤酒和精釀啤酒的區別。

工業啤酒成本低,發酵時間短,口味單一;而精釀啤酒原材料成本高,發酵時間長,風味各異。如果學校這條生產線最終輸出的是孩子,那麼,社會需要學校輸出什麼樣的孩子呢?是低品高效口味單一的孩子嗎?標準答案式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必然導致孩子們會喪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

我們都在說“因材施教”、“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都知道單一尺度的教育無法適合所有的學生。然而在應試教育的壓迫下,孩子寶貴的個性和獨特的視角卻一天天被打磨。作為父母,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把孩子從這種教育方式裡徹底抽離出來,怎麼做,才能不讓孩子迷失在“標準答案”裡呢?

穿著白襯衫,吃著冰棒,陪我買花,也能問出十萬個為什麼的外甥女

想起當初把“月牙”寫成“月亮”的外甥女,如果你是家長,面對這種情況,該如何和她解釋?

當時的我,很快就從茫然和無奈變成了憤怒,然而冷靜了三分鐘,我意識到,這不是只會出現一次的情景,在未來學校的學習裡,

一定會經常出現更多類似的情況。如果我不希望孩子被老師的無數個“X”打擊,如果我希望孩子在這樣的教育方式裡保留住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我可能要馬上教會她一個很重要的方法:

分辨什麼是事實(Fact),什麼是觀點(Opinion)。

也許你會說,六七歲的孩子,該怎麼和他討論事實和觀點這麼抽象的概念。其實並不難。一周前,我和蜂窩一位六歲孩子的媽媽,聊起了這個話題。

起因是孩子的負面情緒。孩子去幼稚園,穿了一條自己很喜歡的裙子,然而,幼稚園裡最好的朋友卻跟她說這條裙子很難看。孩子回家委屈了一晚上,一直跟媽媽說自己不開心,並且很糾結下次還要不要穿這條原本很喜歡的裙子。媽媽很焦慮,不知道如何緩解孩子的情緒。我告訴她一個簡單的方法,找一條裙子和褲子,讓孩子分別問每個家庭成員,“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孩子不難發現,所有人的答案都是相同的:這是裙子,那是褲子——這時你需要和孩子解釋,一條裙子,或者一條褲子,放在這裡,這就是事實。

然後再讓孩子繼續用這條裙子,去問每個家庭成員:“你覺得這條裙子好看嗎?”(這裡,可能需要和家人溝通好,可以給出不同的答案,配合這個教育機會),當孩子發現不同人給出的好看與否的答案完全不同時,你可以告訴孩子: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觀點不同,所以答案才不同。

可能你和五六歲孩子的討論不會更深入了,但是你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無數各種真實的場景,不斷地和他討論,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觀點。

對於已經進入小學階段的孩子,比如當時正在上一年級的外甥女,除了告訴她“事實”和“觀點”,我還會進一步告訴她,“觀點不同並不意味著誰對誰錯”。當孩子困惑在“既然自己的觀點也沒有錯,老師為什麼給我這道題判錯”的時候,我會和她解釋“老師要同時給四十多個同學批改作業,如果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可能老師就處理不過來了。”

其實說到這個程度,一年級的孩子依然沒辦法完全理解,但是沒有關係,可以試著和你一二年級的孩子,持續強調“觀點不同並不意味著誰對誰錯”,先讓他弱化別人對他觀點不同的負面評價。當孩子的認知能力隨著年齡進一步提升以後,除了和他一起識別更多的事實和觀點,你還可以試著和孩子更進一步討論:

“為什麼同樣的事情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

“為什麼老師的答案和我不一樣”

“為什麼老師會給出這樣的答案,我該如何理解老師的觀點”

“為什麼我會持不同的觀點,如何讓老師理解”

“為什麼在考試的時候需要一個標準答案”

……

蜂窩兒童大學的孩子常用的超能力卡:5個為什麼
5個為什麼有很多種用法,也可以試著就一個問題不斷追問

不要小看提問,提問是最好的啟發大腦思考的活動。

這些問題除了能讓孩子養成主動思考和獨立思考的習慣以外,它們還是非常好的親子溝通話題,讓你和孩子之間有話可聊。並且在學校這種“非黑即白的標準答案”裡,讓孩子時刻保持分辨能力,不盲從權威,獨立思考,提升自信。同時,教會孩子理解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會持有不同的觀點,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同理心練習。

畢竟,我們的孩子要面對的,不是一個單打獨鬥的未來,而是一個要與人合作的未來。在複雜的社會裡,我們需要接納自己、接納別人、接納不同的人會持有不同的觀點,保持自我的同時還能與人合作。孩子的世界觀的形成,最初更多來自家庭,來自父母。而父母的認知邊界,恰恰是孩子世界觀的起點。

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看到這裡,強烈建議你回憶一下,你的孩子在最近的生活和學習中,有沒有類似的經歷,然後嘗試和孩子一起識別: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

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現在就開始,永遠都不晚。

本文轉自蜂窩兒童未來教育,作者夏小蟬,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孩子去幼稚園,穿了一條自己很喜歡的裙子,然而,幼稚園裡最好的朋友卻跟她說這條裙子很難看。孩子回家委屈了一晚上,一直跟媽媽說自己不開心,並且很糾結下次還要不要穿這條原本很喜歡的裙子。媽媽很焦慮,不知道如何緩解孩子的情緒。我告訴她一個簡單的方法,找一條裙子和褲子,讓孩子分別問每個家庭成員,“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孩子不難發現,所有人的答案都是相同的:這是裙子,那是褲子——這時你需要和孩子解釋,一條裙子,或者一條褲子,放在這裡,這就是事實。

然後再讓孩子繼續用這條裙子,去問每個家庭成員:“你覺得這條裙子好看嗎?”(這裡,可能需要和家人溝通好,可以給出不同的答案,配合這個教育機會),當孩子發現不同人給出的好看與否的答案完全不同時,你可以告訴孩子: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觀點不同,所以答案才不同。

可能你和五六歲孩子的討論不會更深入了,但是你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無數各種真實的場景,不斷地和他討論,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觀點。

對於已經進入小學階段的孩子,比如當時正在上一年級的外甥女,除了告訴她“事實”和“觀點”,我還會進一步告訴她,“觀點不同並不意味著誰對誰錯”。當孩子困惑在“既然自己的觀點也沒有錯,老師為什麼給我這道題判錯”的時候,我會和她解釋“老師要同時給四十多個同學批改作業,如果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可能老師就處理不過來了。”

其實說到這個程度,一年級的孩子依然沒辦法完全理解,但是沒有關係,可以試著和你一二年級的孩子,持續強調“觀點不同並不意味著誰對誰錯”,先讓他弱化別人對他觀點不同的負面評價。當孩子的認知能力隨著年齡進一步提升以後,除了和他一起識別更多的事實和觀點,你還可以試著和孩子更進一步討論:

“為什麼同樣的事情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

“為什麼老師的答案和我不一樣”

“為什麼老師會給出這樣的答案,我該如何理解老師的觀點”

“為什麼我會持不同的觀點,如何讓老師理解”

“為什麼在考試的時候需要一個標準答案”

……

蜂窩兒童大學的孩子常用的超能力卡:5個為什麼
5個為什麼有很多種用法,也可以試著就一個問題不斷追問

不要小看提問,提問是最好的啟發大腦思考的活動。

這些問題除了能讓孩子養成主動思考和獨立思考的習慣以外,它們還是非常好的親子溝通話題,讓你和孩子之間有話可聊。並且在學校這種“非黑即白的標準答案”裡,讓孩子時刻保持分辨能力,不盲從權威,獨立思考,提升自信。同時,教會孩子理解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會持有不同的觀點,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同理心練習。

畢竟,我們的孩子要面對的,不是一個單打獨鬥的未來,而是一個要與人合作的未來。在複雜的社會裡,我們需要接納自己、接納別人、接納不同的人會持有不同的觀點,保持自我的同時還能與人合作。孩子的世界觀的形成,最初更多來自家庭,來自父母。而父母的認知邊界,恰恰是孩子世界觀的起點。

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看到這裡,強烈建議你回憶一下,你的孩子在最近的生活和學習中,有沒有類似的經歷,然後嘗試和孩子一起識別: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

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現在就開始,永遠都不晚。

本文轉自蜂窩兒童未來教育,作者夏小蟬,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