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誰訴

嵩口位福州永泰縣西南,踞永泰、現有、德化、尤溪、閩清四市五縣交匯處。

胡祖信攝影作品

嵩口方圓二百五十餘裡,大樟溪貫穿其境。南宋成集市,元朝置鎮,明設巡檢司,曾為閩中水陸交通與物流之要塞,鎮內仍存完整之歷史街區及明清古民居建築群,南宋詞人張元幹及閩台農神張聖君皆生於斯。擁【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閩台鄉村遊示範基地】、【全國首批鄉村旅遊創客師範基地】、【全國重點鎮】,【中國傳統村落】眾多榮譽。美名遠揚,

一時無兩。

元幹出身書香門第,為張睦九世孫。張睦生三子廡、膺、賡。於今福州廡居等候官職,膺、賡遷月洲鄉。元幹乃張膺八世孫,祖父張肩孟,字醇叟,宋皇祐五年進士,官至朝奉郎,歙州通判。父張安道,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曾鄴縣為官。

胡祖信攝影作品

元幹早年喪母,自幼聰明,攻讀于永泰寒光閣、水月亭。常與其父座上客唱和,逢賓客酬唱,必專心傾聽,間隨口應和,辭藻可觀,滿座皆驚,人稱之“敏悟”。宋徽宗大觀四年(1110年),元幹至江西南昌師從東湖先生徐師川習詩詞句法,飲酒賦詩作樂。

胡祖信攝影作品

張元幹年方二十二,隨父親至汴京,入太學上舍生,詞藝大長,嶄露頭腳。作《菩薩蠻》詞,清麗嫵秀。宣和二年(1119年),元幹即釋褐入仕,任開德府,授文林郎。

胡祖信攝影作品

宋靖康元年(1126年)元月,李綱任親征行營使,肩負京都防務。張元幹為行營屬官。金兵渡黃河圍攻京都(今河南開封)。危難之時李綱挺身而出,堅決抗金,力諫死守。元幹抗金激情澎湃,揮筆《卻敵書》,投身李綱指揮之京都保衛戰。元幹隨李綱冒矢雨親臨城上指揮殺敵,卻金兵數回進攻。戰況慘烈,金兵遭重創,知李綱守城有備,于同年二月退兵,

京都得解圍。元幹口占《丙午春京城圍解口號》一詩,歡慶勝利。

胡祖信攝影作品

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宋康王趙構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建立南宋王朝,是為高宗。宋高宗命李綱為宰相,張元幹為官朝議大夫、將作少監、充撫諭使。李綱為相,廉政為政,元幹力助李綱。後高宗與主和派打壓李綱,李綱僅三月有半被罷免。建炎三年(1129年)秋,張元幹睹國勢日削,南宋王朝僅存江南一隅,義憤填膺,賦《石州慢·己酉秋吳興舟中作》詞,力挺李綱抗金。張元幹遭朝廷奸臣之謗,幸汪藻援救得以免罪。紹興元年(1131年)春,江南戰火漸息,高宗帝定居臨安,無心收集失地,以求“苟安”,任奸臣秦檜為參知政事。主戰派遭排擠,仁人志士誓不同流合污,退隱林泉,嘯傲山水。張元幹辭官回閩。

胡祖信攝影作品

紹興八年(1138年)冬,秦檜、孫近等籌畫與金議和、向金營納貢,李綱堅決反對,張元幹聞之怒不可遏,作《再次前韻即事》詩,痛斥秦檜、孫近賣國權奸為“群羊”,訴纓無路之悲憤。

胡祖信攝影作品

紹興十二年(1142年),樞密院編修官胡銓曾上疏反對議和,並請斬奸臣秦檜、孫近等以謝天下,被奸臣誣陷,貶謫昭州(今廣西平樂),又遭秦檜等誣陷,再貶新州(今廣東新興縣)監廣州鹽倉。時,胡銓在福唐(今福建福清)聞謫命,福唐出發,行經福州,張元幹挺身而出,作《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謫新州》,為胡銓壯行。因而激怒秦檜,張元幹遭抄家入獄,削除名籍。

胡祖信攝影作品

元幹出獄,至蘇州,歸閩之期難定,依舊浪跡江湖。白髮蒼顏之元幹滯留臨安,羈寓西湖之上。及後數年,元幹吳越漫遊。紹興二十七年(1157),舉杖登垂虹橋,依欄遠眺,感慨萬千。是年夏日,元幹遊浙江嘉興。紹興二十九年中秋,再到吳江,舊地重遊,元幹年將七十。作《上乎江陳侍郎十絕》,曰:“辛亥休官,忽忽二十九載,行年七十矣。”此後,元幹行蹤無人知曉,莫論卒於何年何地,應是客死異鄉。

胡祖信攝影作品

《宋史翼》曰:長樂張元幹,字仲宗,在政和、宣和間,已有能樂府聲。今傳於世,名《蘆川集》,凡百六十篇,而以《賀新郎》二篇為首。《四庫全書總目》曰:其詞慷慨悲涼,數百年後,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氣。

附:張元幹【賀新郎】其一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誰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戍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嵩口古厝群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胡祖信 更新:2018.05.01

後高宗與主和派打壓李綱,李綱僅三月有半被罷免。建炎三年(1129年)秋,張元幹睹國勢日削,南宋王朝僅存江南一隅,義憤填膺,賦《石州慢·己酉秋吳興舟中作》詞,力挺李綱抗金。張元幹遭朝廷奸臣之謗,幸汪藻援救得以免罪。紹興元年(1131年)春,江南戰火漸息,高宗帝定居臨安,無心收集失地,以求“苟安”,任奸臣秦檜為參知政事。主戰派遭排擠,仁人志士誓不同流合污,退隱林泉,嘯傲山水。張元幹辭官回閩。

胡祖信攝影作品

紹興八年(1138年)冬,秦檜、孫近等籌畫與金議和、向金營納貢,李綱堅決反對,張元幹聞之怒不可遏,作《再次前韻即事》詩,痛斥秦檜、孫近賣國權奸為“群羊”,訴纓無路之悲憤。

胡祖信攝影作品

紹興十二年(1142年),樞密院編修官胡銓曾上疏反對議和,並請斬奸臣秦檜、孫近等以謝天下,被奸臣誣陷,貶謫昭州(今廣西平樂),又遭秦檜等誣陷,再貶新州(今廣東新興縣)監廣州鹽倉。時,胡銓在福唐(今福建福清)聞謫命,福唐出發,行經福州,張元幹挺身而出,作《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謫新州》,為胡銓壯行。因而激怒秦檜,張元幹遭抄家入獄,削除名籍。

胡祖信攝影作品

元幹出獄,至蘇州,歸閩之期難定,依舊浪跡江湖。白髮蒼顏之元幹滯留臨安,羈寓西湖之上。及後數年,元幹吳越漫遊。紹興二十七年(1157),舉杖登垂虹橋,依欄遠眺,感慨萬千。是年夏日,元幹遊浙江嘉興。紹興二十九年中秋,再到吳江,舊地重遊,元幹年將七十。作《上乎江陳侍郎十絕》,曰:“辛亥休官,忽忽二十九載,行年七十矣。”此後,元幹行蹤無人知曉,莫論卒於何年何地,應是客死異鄉。

胡祖信攝影作品

《宋史翼》曰:長樂張元幹,字仲宗,在政和、宣和間,已有能樂府聲。今傳於世,名《蘆川集》,凡百六十篇,而以《賀新郎》二篇為首。《四庫全書總目》曰:其詞慷慨悲涼,數百年後,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氣。

附:張元幹【賀新郎】其一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誰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戍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嵩口古厝群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胡祖信 更新:20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