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上海世博園區|海綿城市:小水滴在實踐區的神奇之旅

為了深入推進低碳城市建設,上海繼2011年開展首批低碳發展實踐區建設後,於2015年啟動了第二批低碳發展實踐區的創建工作。上海世博園區、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上海前灘國際商務區、真如城市副中心、楊浦濱江南段區域等5個區域成為了第二批試點區域。

今天,帶大家走進上海世博園區,一起去瞭解那裡的海綿城市建設。

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看完上面這段話,

你是不是仍一臉問號?

別急,

讓我們跟著小水滴來一次奇妙旅行,

揭開城市雨洪管理的奧秘。

我是一滴超可愛的小水滴,

漂浮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玩耍。

突然,

空中的一陣烏雲飄過,

還夾雜著污染物,

瞬間感覺呼吸也不是那麼順暢了。

灰頭土臉的我趕緊來到了地面,

進入了一座美麗的園區。

原來這裡是城市最佳實踐區,

走著走著下起雨來,

我發現,

路面積水是通過透水路面和雨水管網進入地下。

順著流水我鑽進了雨水收集管道,

趕緊下去一探究竟吧!

我觀察了一下,

當地面降雨量達到3mm後,

棄流井電動閥門會自動關閉。

原來是初期雨水中雜質較多,

進行初雨棄流,

收集到的雨水更乾淨呢,

順著水流我進入了雨水收集井。

接著我被傳輸到雨水調節池,

在沉澱池裡小歇一陣子後,

又被送入水流雕塑、魚鱗池(人工濕地)

經過層層“淨化”。

當我躍出活水公園魚鱗池的那一刻,

全身更乾淨了,

活力倍增!

空氣彌漫著淡淡的幽香,

我在活水公園荷花池中與魚兒一同嬉戲,

荷花池內有下滲孔,

原來這裡也是滲透雨水的場地!

接著我蒸騰到了上空,隨風飛舞。

這天,

我來到了實踐區南區的一片綠地,

特別的是,地下鋪有蓄水模組。

蓄存的雨水可以在三天內下滲回補地下水,

還有一部分會被用來澆灌綠化,

贊一個!

不僅如此,

我還打聽到城市最佳實踐區獲得

中國綠色建築認證、

LEED-ND綠色社區認證呢

2017年還獲得了住建部頒發的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極端的氣候環境帶來的大面積強降雨和洪水持續挑戰著中國部分城市的承受力。與此同時,城市也會面臨著極端炎熱天氣帶來的乾旱和缺水問題。海綿城市便是城市規劃師們為了解決氣候變化產生的挑戰時提出的解決方案。

“後世博時代”,上海世博園區在低碳綠色方面通過不斷的發展與實踐,形成了一系列的低碳建設亮點,包括:

■ 世界級城市公共活動中心

■ 國際先進綠色建築集中示範區

■ 綠色能源多樣化園區

■ 國際領先的海綿城市示範園區

■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智慧園區

■ 傳承世博文化與低碳人文典範

城市最佳實踐區根據美國LEED-ND區域建設指標要求,通過滲透、蒸發(騰)或者集中儲蓄利用等一系列措施保留了項目用地至少90%的降雨。

實踐區充分利用了世博會成都活水公園人工濕地淨化系統,把全場地雨水收集到活水公園,經過沉澱、人工濕地淨化後,把雨水處理到能達到為荷花池提供景觀用水的標準;豐水期,活水公園通過打開荷花池下面新增的下滲管達到多餘水分流入地下的效果,避免了大量水分排入市政管道而可能帶來的潛在壓力。此外,部分雨水還經過過濾淨化處理重新被用於實踐區的節水灌溉、道路沖洗等。

(圖文:上海市市民低碳行動 編輯:周姍)

全身更乾淨了,

活力倍增!

空氣彌漫著淡淡的幽香,

我在活水公園荷花池中與魚兒一同嬉戲,

荷花池內有下滲孔,

原來這裡也是滲透雨水的場地!

接著我蒸騰到了上空,隨風飛舞。

這天,

我來到了實踐區南區的一片綠地,

特別的是,地下鋪有蓄水模組。

蓄存的雨水可以在三天內下滲回補地下水,

還有一部分會被用來澆灌綠化,

贊一個!

不僅如此,

我還打聽到城市最佳實踐區獲得

中國綠色建築認證、

LEED-ND綠色社區認證呢

2017年還獲得了住建部頒發的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極端的氣候環境帶來的大面積強降雨和洪水持續挑戰著中國部分城市的承受力。與此同時,城市也會面臨著極端炎熱天氣帶來的乾旱和缺水問題。海綿城市便是城市規劃師們為了解決氣候變化產生的挑戰時提出的解決方案。

“後世博時代”,上海世博園區在低碳綠色方面通過不斷的發展與實踐,形成了一系列的低碳建設亮點,包括:

■ 世界級城市公共活動中心

■ 國際先進綠色建築集中示範區

■ 綠色能源多樣化園區

■ 國際領先的海綿城市示範園區

■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智慧園區

■ 傳承世博文化與低碳人文典範

城市最佳實踐區根據美國LEED-ND區域建設指標要求,通過滲透、蒸發(騰)或者集中儲蓄利用等一系列措施保留了項目用地至少90%的降雨。

實踐區充分利用了世博會成都活水公園人工濕地淨化系統,把全場地雨水收集到活水公園,經過沉澱、人工濕地淨化後,把雨水處理到能達到為荷花池提供景觀用水的標準;豐水期,活水公園通過打開荷花池下面新增的下滲管達到多餘水分流入地下的效果,避免了大量水分排入市政管道而可能帶來的潛在壓力。此外,部分雨水還經過過濾淨化處理重新被用於實踐區的節水灌溉、道路沖洗等。

(圖文:上海市市民低碳行動 編輯:周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