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車訊」鈴木將退出中國市場?長安鈴木發佈聲明反駁!

不過在2018北京車展上,長安鈴木在W2館與長安汽車隔道相望,

將旗下維特拉、驍途、啟悅Pro版等車型進行了展示,並再次強化了定位鮮明的“精品小車”路線。其官方網站上也針對參加北京車展做了題為《展現“精品小車”大格局 長安鈴木亮相2018北京車展》的資訊報導。

而在昨天,長安鈴木也發表了官方聲明反駁該報導為不實報導。並稱長安鈴木將繼續秉承“精品小車發展戰略。

不過,長安鈴木在國內銷量節節敗退卻是不爭的事實。根據乘聯會相關資料顯示,

2017年長安鈴木全年銷量為86,513輛,年環比下降26%,在所有汽車廠商中排位第53。銷量排名前三的車型為維特拉(27,882輛)、啟悅(19,643輛)和雨燕(14,449輛)。2018年開年鈴木也延續了這一頹勢,一季度銷量僅16484輛。

車型老舊,沒有競爭力是長安鈴木暴跌的主要因素,雖然長安鈴木引進了英格尼斯Ignis這樣的小型SUV新車,但是進口銷售高達12.9萬的售價,並且只是1.2L發動機讓其毫無競爭力。

而全新雨燕在國外早已上市,競爭力也還可以,在國內也有不少擁躉,但長安鈴木卻遲遲沒有引入國產銷售。

事實上,鈴木在中國市場也有過一段非常風光的歲月。作為“小車之王”,長安鈴木旗下車型如奧拓、羚羊、雨燕等,早期都確實是大受歡迎的。2011年,長安鈴木的全年累計銷量高達22萬輛,進入了發展巔峰期。

上升的銷量一度讓保守的長安鈴木痛快地批准了新的工廠項目。2012年4月,長安鈴木第二工廠在重慶市巴南區正式奠基,當時預計整個工廠於2015年完工,建成後,長安鈴木將實現生產能力翻番,從當時的25萬輛提升至50萬輛。然而誰也沒有料到的是,2011年所締造的22萬輛的銷量成績竟然成為了它的“絕響”。2012年,長安鈴木的年度銷量迅速下滑為17萬輛,同比萎縮22.7%。

而鈴木不僅在中國逐漸失利,在北美市場也同樣處境十分尷尬,幾乎出於同樣的原因,2012年鈴木退出了美國市場。

不過,目前鈴木在東南亞的地位可謂風頭一時無兩。行走在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你可以發現鈴木的保有量出奇的大。這是鈴木主導的小型車,更符合當地的使用環境。

眾所周知,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越來越多的車企都湧進來想要分一杯羹。然而在激烈的競爭中也有不少車企連連失利,這其中就包括鈴木。而長安鈴木作為最早的合資車企之一,它能否在接下來成功轉型發展,決定了鈴木能否紮根中國市場。

轉自玩車指南

作為“小車之王”,長安鈴木旗下車型如奧拓、羚羊、雨燕等,早期都確實是大受歡迎的。2011年,長安鈴木的全年累計銷量高達22萬輛,進入了發展巔峰期。

上升的銷量一度讓保守的長安鈴木痛快地批准了新的工廠項目。2012年4月,長安鈴木第二工廠在重慶市巴南區正式奠基,當時預計整個工廠於2015年完工,建成後,長安鈴木將實現生產能力翻番,從當時的25萬輛提升至50萬輛。然而誰也沒有料到的是,2011年所締造的22萬輛的銷量成績竟然成為了它的“絕響”。2012年,長安鈴木的年度銷量迅速下滑為17萬輛,同比萎縮22.7%。

而鈴木不僅在中國逐漸失利,在北美市場也同樣處境十分尷尬,幾乎出於同樣的原因,2012年鈴木退出了美國市場。

不過,目前鈴木在東南亞的地位可謂風頭一時無兩。行走在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你可以發現鈴木的保有量出奇的大。這是鈴木主導的小型車,更符合當地的使用環境。

眾所周知,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越來越多的車企都湧進來想要分一杯羹。然而在激烈的競爭中也有不少車企連連失利,這其中就包括鈴木。而長安鈴木作為最早的合資車企之一,它能否在接下來成功轉型發展,決定了鈴木能否紮根中國市場。

轉自玩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