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產航母“動了一下”引發熱議,美軍有何反應?繼續向國會要錢!

23日,國產航母在大連港“動了一下”,不僅引發了國內各大媒體和軍迷們的熱議,更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美國戰略研究所在當天發佈了一張關於中國國產航母設計預測草圖,

表示其將可攜帶44架艦載機,戰力相比遼寧艦有了很大提高。

至於美國網友更是將我國海軍發展計畫“21世紀中葉打造一支世界一流海軍”拿出來舉例,表示中國將大力建造航空母艦,而002國產航母只是一個開始,那麼假設中國繼續加快建設航母,美國將會如何反應呢?

其中來自美國海軍的前首席情報專家卡薩納夫就留言道:公開場合裡,美國海軍為了建造更多戰艦,肯定會無限誇大中國海軍的實力,以此來向國會要更多的資金,但私下裡他們將會笑掉大牙。

原因很簡單,中國沒有建造如美國這樣的核動力大型航母經驗,現在唯一自主設計建造的也就一艘6萬噸的常規動力滑躍起飛航母,這將制約其發展性能更先進排水量更大的航空母艦。

同時,在後勤保障方面,維持航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這是一套與建造航母完全不同的技能。

而且,航母要想具備完善的打擊威懾能力,還需要有驅逐艦、核潛艇、後勤補給艦等其他艦船的配合,建造這些配套艦隻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

然後,不同艦隻的人員培訓和制度理定等方面也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百年海軍可不是一句空話。當然也不是說中國海軍就一定做不到,只是需要極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做到如美國一般。

從這裡我們看到,這些西方專家對我國的認識還存在很多片面或錯誤之處,首先因為有遼寧艦的改裝經驗,以及國產航母002的自主設計建造經驗,我國已經能夠設計建造6萬噸甚至更大型的常規動力航母,

如中國船舶前不久就透露我國已經具備設計建造大型航母的能力。

其次,在核動力上,固然我國目前仍未有設計研製核航母的經驗,但相應核反應爐裝置研製進展較為順利,離上艦試驗已可期。而待核反應爐試驗完成,

將其加裝到大型常規動力航母上,雖技術難度較高,但卻並不是無法克服的事。

最後,在配套艦隻的建設和後勤保障上,從遼寧艦的數年實踐中我國相應的後勤人員已經培訓出來,有著這一批種子,後續的培訓相對難度要降低得多。至於配套艦隻,我們從這些年海軍“下餃子”般的下水速度,與前日網上公開的一張大連造船廠5艘052D、3艘055導彈驅逐艦同時再建的圖片,就可以看出配套艦隻的建設對目前的我們來說其實並不是問題。

就可以看出配套艦隻的建設對目前的我們來說其實並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