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湖南鳳凰縣:茶田鎮都桐村讓綠水青山成為增收脫貧的“本錢”

經濟網訊 “到貧困村,幫助他們找專案、引專案、推專案,讓一批扶貧項目在貧困村落地生根,成為貧困群眾的‘搖錢樹’‘聚寶盆’。”將因地制宜,發展“造血式”扶貧產業,通過產業扶貧、政策、社會扶貧等多種方式來改變鳳凰縣都桐村貧困面貌。

湖南鳳凰茶田鎮都桐村,距茶田鎮4公里,該村有14個自然寨,11個村民小組,636戶,2465人,其中少數民族回族占全村人口的70%,是茶田鎮較為偏遠和貧困的少數民族貧困村之一,該村耕地面積3200畝,旱地1680畝,稻田1820畝,山塘10口。該村2013年底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2戶521人,貧困發生率為21.2%,屬省定貧困村。該縣地稅局於2015年進駐都桐村開展扶貧工作,將該村扶貧從"獻血"到"造血"轉變。

借助農村自身優勢和資源,讓綠水青山成為增收脫貧的"本錢",開闢出一條鄉村振興的扶貧新路子。

據鳳凰地稅工會主席,都桐村駐村第一支部書記陳建勤介紹說:該局進村後根據精准扶貧工作安排,自2015年始,對口聯繫縣茶田鎮都桐村精准扶貧工作。

3年多來,該局派遣扶貧工作隊2人。2017年4月至7月都桐村深入開展查擺全村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著力抓好問題整改,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排查整改脫貧攻堅共性問題,突出整改差異問題,通過問題整改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2戶273人(其中:一般貧困戶47戶228人、低保貧困戶12戶45人、低保兜底保障13戶34人),專職負責落實該村扶貧各項工作,通過努力,
該村村民住房難、行路難、飲水難、看病難、就學難、致富難等系列生產生活難題得到説明或解決。

扶貧先扶智,改變以往被動和指定扶貧的觀念,工作隊提出“產業幫扶、知識扶貧、助學脫貧、特色發展”的扶貧新思路,積極開展扶貧幫困和關注留守兒童等系列活動。

知識扶貧。2015年9月8日,工作隊帶領都桐村19名村組幹部和產業種養帶頭人,赴湖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瀘溪縣浦市鎮馬王溪村學習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經驗,掌握產業經濟發展的資金籌集方式、銷售市場共建機制、村民入股合作機制、專項產業推廣技術要求等關鍵要素。

造血脫貧,探索扶貧新模式。堅持從實際出發,瞭解扶貧村實情,摸清經濟家底,積極推行產業開發,培育優勢產業。3年來,有針對性地為都桐村貧困戶提供雞苗及鴨苗20000只,魚苗20000尾,黃桃600株,幫助擴養黃牛200頭,擴種高山葡萄至300畝、煙葉至500畝、獼猴桃至1800畝,努力拓寬了增收管道,增強村民自我“造血”能力和發展能力。籌集各方資金近500余萬元,新修機耕道6600米,硬化機耕道500米,組級公路1500米,垃圾圍12個,打好了硬體基礎,創造好了發展週邊環境。

對症下藥,助學去貧。在工作隊的倡議下,鳳凰地稅採取黨團幹部主動募捐、領導幹部結對幫扶、單位榮譽獎金捐入等方式,成立了“貧困留守兒童幫扶基金”,近年來共籌集基金18.3萬元,為15位貧困兒童連續支助學費和生活費9.63萬元,為9名失聰兒童贊助醫療費7.18萬元。該局動員中層正職以上的幹部開展“一對一”助學幫困活動,近年內共支助貧困學子36人,現有7人已大學畢業,且均已找到工作或自主創業。並在扶貧聯繫村茶田鎮都桐村牽頭建立大學生教育基金,對每年考上二本類以上的大學生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資金支持,對因家庭特殊原因造成就學困難的大學生給予基本的資金助學,確保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解決貧困,救急扶危。對村民在日常生活生產中,對因傷因病出現生活困難的群眾,積極組織幹部伸出援助之手,開展捐款活動。3年多來,前後為群眾捐款達3.5萬元,救急扶危群眾於困難之境。

都桐村駐村第一支部書記陳建勤談到扶貧工作感受,進駐扶貧村第一天起,就馬上肩負扶貧重任,一門心思紮進都桐村精准扶貧事業中。3年來,工作隊手持一書一筆,搞座談、問計策、訪民戶,隊員身影像一隻只跳動的音符,在都桐村的村民宅院、田間地頭隨處可見。

“既然來到我們都桐村,成了都桐人,大家一起要為村民解決好一些困難,做出一些實事,搞出一些發展成果來。”工作隊樸實的話語,至今仍縈繞在村幹們耳旁。

都桐村村主任滕鑫說:“目前,該村的路通了,水淨了,燈亮了,廣大村民的心順了,精氣神也較以往足了很多。扶貧路不好走,但只要堅定信心,團結群眾,工作隊有信心帶領村民們一定走到‘摘掉貧困帽,堅持扶貧工作導向,採取有效措施加快村集體經濟發展,堅決有信心打贏脫貧攻堅戰,共過新生活’美好的那一天。”(黃斌)

硬化機耕道500米,組級公路1500米,垃圾圍12個,打好了硬體基礎,創造好了發展週邊環境。

對症下藥,助學去貧。在工作隊的倡議下,鳳凰地稅採取黨團幹部主動募捐、領導幹部結對幫扶、單位榮譽獎金捐入等方式,成立了“貧困留守兒童幫扶基金”,近年來共籌集基金18.3萬元,為15位貧困兒童連續支助學費和生活費9.63萬元,為9名失聰兒童贊助醫療費7.18萬元。該局動員中層正職以上的幹部開展“一對一”助學幫困活動,近年內共支助貧困學子36人,現有7人已大學畢業,且均已找到工作或自主創業。並在扶貧聯繫村茶田鎮都桐村牽頭建立大學生教育基金,對每年考上二本類以上的大學生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資金支持,對因家庭特殊原因造成就學困難的大學生給予基本的資金助學,確保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解決貧困,救急扶危。對村民在日常生活生產中,對因傷因病出現生活困難的群眾,積極組織幹部伸出援助之手,開展捐款活動。3年多來,前後為群眾捐款達3.5萬元,救急扶危群眾於困難之境。

都桐村駐村第一支部書記陳建勤談到扶貧工作感受,進駐扶貧村第一天起,就馬上肩負扶貧重任,一門心思紮進都桐村精准扶貧事業中。3年來,工作隊手持一書一筆,搞座談、問計策、訪民戶,隊員身影像一隻只跳動的音符,在都桐村的村民宅院、田間地頭隨處可見。

“既然來到我們都桐村,成了都桐人,大家一起要為村民解決好一些困難,做出一些實事,搞出一些發展成果來。”工作隊樸實的話語,至今仍縈繞在村幹們耳旁。

都桐村村主任滕鑫說:“目前,該村的路通了,水淨了,燈亮了,廣大村民的心順了,精氣神也較以往足了很多。扶貧路不好走,但只要堅定信心,團結群眾,工作隊有信心帶領村民們一定走到‘摘掉貧困帽,堅持扶貧工作導向,採取有效措施加快村集體經濟發展,堅決有信心打贏脫貧攻堅戰,共過新生活’美好的那一天。”(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