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注前沿」植入放射性粒子,派駐守衛健康的常駐軍

體檢發現敵情,化療藥物做先鋒

在一次體檢中,65歲的張阿姨發現盆腔中存在包塊,這一情況引起了醫生的警覺,立刻派出“盆腔包塊穿刺活檢術”前去探查。活檢病理“探馬來報”:盆腔包塊穿刺物纖維組織內癌浸潤或轉移,

傾向腺癌,結合免疫組化診斷為卵巢癌。確診卵巢惡性腫瘤無疑,但此時腫瘤巨大,侵犯周圍組織器官,手術風險較大。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腫瘤內科三病區主任曹暘認真分析“敵情”後,決定先以規範化療方案作為先鋒軍,控制住腫瘤的發展,從而為下一步治療創造條件。經過4個週期的化療,張阿姨子宮後方的腫瘤基本消失,但右側盆腔腫瘤依然存在,

時刻威脅著張阿姨的健康,建議行手術或外照射放射治療。

手術粒子植入,派駐健康守衛

植入粒子過程

在經過規範化療方案之後,張阿姨拒絕手術及外照射放療。曹暘主任選擇植入碘125粒子,以達到從內部瓦解頑固腫瘤細胞的作用,讓它們成為守護健康的常駐部隊。碘125粒子是一種放射性粒子,有效直徑為1.7釐米,半衰期為59.6天,植入腫瘤內或腫瘤浸潤組織後持續發出低能量γ射線,

能不間斷照射不同分裂週期的腫瘤細胞,損傷增殖活躍的腫瘤細胞,抑制其DNA增殖,從而達到長期縮小腫瘤體積的目的。治療方案明確後,曹暘主任在CT的引導下將多顆放射性粒子準確的植入到了腫瘤組織內部,術後繼續輔以相應的化療。在放射性粒子的持續作用下,在隨後的複查中張阿姨的腫瘤一直在縮小,目前張阿姨恢復的很好,並未發現復發或轉移。

術前檢查

複查

“放射性粒子一直在體內,會有危害嗎?”張阿姨起初有些疑惑。曹暘主任介紹,放射性粒子本身作用範圍小,

腫瘤本身的厚度就能阻擋放射線對於周圍組織的影響。同時碘125粒子半衰期較短,等到腫瘤縮小後碘125粒子的放射性也衰減到了很低的水準,而失去了放射性的粒子不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不必對此過度擔心。

曹暘主任提醒,放射性粒子植入術具備創傷小、適形度高、靶區劑量高等特點,作為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在抗擊腫瘤的戰場上發揮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合理的使用能夠為患者延長生存期,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作為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在抗擊腫瘤的戰場上發揮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合理的使用能夠為患者延長生存期,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