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末民初廣東學者林朴山故居在湛江這裡 亟待保護

“吳川市梅菉漳洲街至今還遺存著清末民初廣東學者林朴山的故居,但由於年代久遠已經破敗不堪,希望能加強保護。”日前,梅菉街道漳洲街熱心街坊向記者反映。

漳洲街的林樸山故居已破敗不堪。記者林明聰 攝

記者近日走進漳洲街看到,林樸山故居是一幢兩層樓房,占地總面積約有2000平方米,雖處在路段偏窄的老街,但給人感覺很“氣派”。老宅年久失修,剝落的牆體,殘舊的窗戶,雜亂的木頭堆,滿布的灰塵和蜘蛛網,看著讓人心疼。

林樸山故居在上世紀70年代曾經用作過公社的辦公樓,故居歷經百年屹立不倒,實屬不易。

漳洲街熱心街坊、69歲的曾伯根據相關資料告訴記者,林朴山生於1857年,卒於1924年,是清末民初的一位著名學者,他先後擔任梅坡書院院長及兩廣優級師範學堂(中山大學前身)教席。經他教過的學生,不少成為民國時期的軍政要人。林樸山的著述甚為豐富。他曾不顧千里迢迢,赴京博訪通人,

搜羅眾籍,經過一番努力,終於著成《四庫全書表文箋釋》四卷,為研究國學提供了可貴的參考資料。該書出版之後,曾經風行國內。此外,他還著有《居思草堂鈔》兩卷,以及《讀禮要義》、《居思課集錄》、《毛鄭異詁》和《東北遊日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