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曹幸穗專家作客長治市農業委員會講授農業文化發展之路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4月24日下午,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曹幸穗教授受邀作客長治市農業委員會,開展“農業文化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專題講座。

長治市農業委員副主任郜起珍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市各縣區農委、股站負責人參加座談會。

圖為:農業文化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專題講座現場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與“三農”工作息息相關。長治市作為傳統農耕文化的發源地,農業發展歷史悠久,農耕文化源遠流長,農業遺產的保護更是任重而道遠。

圖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曹幸穗教授講課

講座期間,曹幸穗教授依據長治市農業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從傳統農業價值、傳統品種的傳承、農業文化遺產的“提質增綠”作用以及開發利用的舉措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講授。他指出,農業文化遺產主要是針對全球農業環境惡化提出的產業新概念,將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而要實現現代農業的完美轉型發展,就要立足現狀,

參照傳統農業進行“提質增綠”,借鑒傳統農業種植的優良之處,宣導迴圈農業和生態農業,實現綠色農業、綠色產品、綠色鄉村的發展目標,在傳承的基礎上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隨後曹幸穗教授又針對性對如何“提質增綠”、實現品種從單一到多元化轉變、對傳統農業的開發利用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辦法。

講座結束後,參會人員積極主動地就本地區的農業發展問題與曹幸穗教授展開討論,

如土地的保護和利用,優質品種和小眾品種的保護,山地傳統中藥材種植的申報,以及農業遺產和地理標誌的有效結合利用等。曹幸穗教授在瞭解完當地的農業發展情況後,一一給予指導和建議。大家表示受到了很大的啟發,為當地農業的發展指出了新的方向和更廣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