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間最美四月天——中國北鎮第28屆梨花文化旅遊節文化活動集錦

吳靜 本報記者 趙桂梅

“鎮山禦路花錦簇,福地碧波樂逍遙”,隨著中國北鎮第28屆梨花文化旅遊節的開幕,北鎮市精心籌備的一系列精彩文化活動也輪番登場,為旅遊者和當地群眾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驚喜。

最受矚目的當然是梨花節開幕式當天上午由北鎮市文化部門精心編排的大型室外情景劇“仿清代皇帝祭祀醫巫閭山山神大典”。在崇尚山嶽的古代,祭山禮儀必不可少,從皇帝登基到節日慶典都要祭山,因此,祭山也是閭山文化的一部分,北鎮廟祭山大典表演就真實地還原了古代帝王駕臨醫巫閭山,祭拜醫巫閭山神的恢弘場景。節目編排嚴謹,

場面恢弘,莊嚴有序的祭拜儀式在擊鼓鳴鐘聲中開始,頌祭文,祭天地、行拜禮,樂舞告祭表演,每一步都按照傳統禮儀進行,在傳承鎮山文化同時也弘揚傳統禮儀。

北鎮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重文尚藝之風古已有之,在北鎮地區曾湧現出不少戲曲界名人,像東北大鼓“霍派鼻祖”霍樹堂、京劇表演藝術家李麟童、現代嗩呐演奏家胡海泉、著名主持人、評書演員王剛等,北鎮戲曲事業薪火相傳,

不斷發展。4月20日下午,北鎮市第三屆“情系梨園”京評劇票友聯誼演唱會開幕,本次活動演出場次之多、參與票友級別之高、規模之大,可謂盛況空前。4月20日晚,在北鎮廟祈福文化廣場,市群眾藝術館等專業院團為北鎮市民進行了精彩的慰問演出活動,他們用歌舞、木偶戲、皮影、相聲等優秀傳統節目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4月21日上午,在北鎮廟祈福文化廣場,

由北鎮市“立秋女子瑜伽會館”和“北鎮市河窪村曳步舞”表演隊共同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瑜伽、夜曳步舞表演活動,舒緩的音樂、優美的動作,北鎮市立秋女子瑜伽會館表演的節目精美且難度大,十分吸引大家的眼球。曳步舞那不失個性的舞步,加上強勁有力的音樂,以及超級個性的服裝,可以讓觀看者感染到愉快的氣氛,不自由主地隨著強勁的音樂搖擺身軀。

4月22日上午,

北鎮廟祈福文化廣場。來自黑山及北鎮的12支表演團隊拉開了“北鎮市第三屆高蹺秧歌匯演”的帷幕。高蹺秧歌在遼西地區有200多年傳承歷史,是一種流傳廣泛的民間舞蹈形式,有著獨特的舞蹈技巧和形態,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參與度較高的一項文藝活動。

作為文化名城,哪能沒有書香筆墨?22日上午,“北鎮醫巫閭山第三屆中國畫節”在北鎮忠仁美術館隆重開幕,

邀請國內群文系統的中國畫名家參加筆會交流,開展群星大講堂和采風寫生活動,展出來自全省各地優秀畫家的120余幅作品,深入探究地域文化活動的生命歷程和藝術價值,扶持地域品牌發展。

另一個亮點是錦州地區“醫巫閭山滿族剪紙作品展”。多年來,北鎮滿族民間剪紙藝術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得到了長足發展,建立了多個剪紙創作基地,培養了一大批剪紙傳承人,在錦州市開展的文化建設年活動中,滿族剪紙更是被列入了特色文化品牌創建工程。此次醫巫閭山剪紙作品展共徵集作品百餘幅,創作者們從主題出發,傳承與創新並舉,把生活中的溫暖點滴、美好願望、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融入到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當中。

在錦州市開展的文化建設年活動中,滿族剪紙更是被列入了特色文化品牌創建工程。此次醫巫閭山剪紙作品展共徵集作品百餘幅,創作者們從主題出發,傳承與創新並舉,把生活中的溫暖點滴、美好願望、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融入到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