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3秒丨大貨車司機有雙巧手 把棉花做成花兒

齊魯網濟甯金鄉5月1日訊 這些五顏六色,造型搭配講究的棉花花束都是出自濟甯金鄉羊山鎮的周玉秋之手。

棉農接訂單 棉花插進花瓶

“這個棉花殼要把後邊的蒂剪去,然後用絲帶纏上,纏緊,固定在杆上,這個要纏勻。”周玉秋邊說邊給記者演示如何做一支棉花花朵。

首先要挑選好看的棉花殼,然後紮上鐵絲固定,再纏上絲帶,棉花花朵的框架就完成了。把棉花捏成球狀,再用熱熔膠粘在棉花殼上,單支棉花花朵就完成了。

這些看似簡單的過程,細節卻不能忽視。周玉秋說:“這個棉花球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軟。太軟太空了,一摁就容易變形,太硬了就太死板了。”

半年以前,周玉秋開始做棉花花束。現在,她忙完家務閒暇時,一天能做200多支。周玉秋告訴記者,染色是做彩色棉花花朵的第一個環節。首先將染料溶于開水,然後把棉花放入開水中揉搓,迅速染色均勻以後將棉花取出甩幹,再在陽光底下將其晾曬直至幹透。

“有紅色、綠色、黃色、紫色、白色還有藍色,現在主要是這6種顏色。開始做的單支,這一段時間都是7頭、12頭這些訂單比較多。”周玉秋除了做最基礎的單頭棉花和多頭棉花以外,還學會了插花,將棉花和其它幹花巧妙地搭配在一起,更加美觀耐看。

周玉秋難以掩飾她對棉花花束的喜愛,她笑著說道:“一天不做就難受,忙到晚上了,沒有時間了。忙到晚上也得做一點,哪怕做兩支也得做,做了很有成就感。往那一放太漂亮了,很喜歡很喜歡的。這種花和別的花還不一樣,這種花是永久性的,那種花幾天就敗了。”

大貨車司機巧手製作棉花花束 一天銷售40000元

別看周玉秋現在能很熟練地做棉花花束,半年前,她可是個新手。

您一定想不到,教會周玉秋做棉花花束的竟然是個大老爺們——王效顯。

半年前,王效顯最先在羊山鎮做起了棉花花束,之後,他把手藝教給了周玉秋。別看這種棉花花束製作工藝簡單,但是,最開始的時候,王效顯可沒少折騰。王效顯說:“開始的時候用的桃木杆還有棉花頭,粘住了以後自己看著挺不錯,也挺好看。通過網路發到客戶手裡,經過物流摔打,棉花頭都掉了,客戶給了我們很多差評,

產品也給我們打回來了。”

後來經過反復研究,王效顯終於把棉花花束做得結實耐用。他用鐵絲固定,既牢固,又可隨意彎曲。完成單頭棉花和多頭棉花的製作之後,他並不滿足。如何讓棉花更加美觀,是他下一步要考慮的問題。王效顯跑到花店,跟花店的姑娘們學起了插花和包裝。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王效顯有些害羞:“當時小姑娘肯定對我好奇,我當時拿著材料去的,小姑娘問我你拿這個幹什麼,我說我做玫瑰花,說你拿這個東西怎麼做玫瑰花。我就看唄,看她怎麼包裝玫瑰花,怎麼去剪,怎麼去做,然後配鮮花就這麼慢慢地做起來了。”

您一定想不到,現在細心包裝花束的王效顯曾經是一名大貨車司機。王效顯告訴記者:“一個大老爺們去研究一個棉花怎麼做,確實非常困難。我只能從網上或者從別家看一下,然後從花店看買的玫瑰花。然後回來去研究,去和棉花怎麼搭配,這樣一點點研究起來的。”

目前,王效顯的棉花花束主要通過網路銷售。棉花花束因為美觀耐看,保存期限長,備受消費者青睞。三八婦女節當天,王效顯賣出去7800多支棉花花束,銷售額達到40000元。

做完家務做花束 收入成倍增加

現在,羊山鎮有30多名婦女都學會了這門手藝。王效顯給他們提供材料,她們加工製作,從中賺取加工費。

于文靜是金鄉縣羊山鎮胡莊村的村民,她和婆婆正在家做棉花花束。她告訴記者:“學這個也挺簡單,沒什麼難度。兩三天就可以學會,不算很累。在家送完小孩回來,做完家務就可以做這個。加工這個單支是3毛,一天能做100多支。額外對家庭有個補貼,給孩子買零食買衣服都可以。”

金鄉縣是有名的大蒜之鄉,同時,也是棉花種植大縣。對於棉農來說,單獨種植棉花收入並不可觀,而把棉花進一步加工成棉花花束,收入就可以成倍增加。

王效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賣給收棉花的一畝地最多2000塊錢。我們在家不用出門能做單支棉花或者多頭棉花,這樣的話,一畝地能賣到8000到10000塊錢。這樣對農戶們來說,收入就非常可觀了。”

編後:下一步,棉農們可以將自家的棉花直接做成棉花花束銷售,這樣一來,既不用愁棉花的銷路,也可以多掙點錢,何樂而不為呢?

閃電新聞記者 戴威 林溪 濟甯金鄉報導

小姑娘問我你拿這個幹什麼,我說我做玫瑰花,說你拿這個東西怎麼做玫瑰花。我就看唄,看她怎麼包裝玫瑰花,怎麼去剪,怎麼去做,然後配鮮花就這麼慢慢地做起來了。”

您一定想不到,現在細心包裝花束的王效顯曾經是一名大貨車司機。王效顯告訴記者:“一個大老爺們去研究一個棉花怎麼做,確實非常困難。我只能從網上或者從別家看一下,然後從花店看買的玫瑰花。然後回來去研究,去和棉花怎麼搭配,這樣一點點研究起來的。”

目前,王效顯的棉花花束主要通過網路銷售。棉花花束因為美觀耐看,保存期限長,備受消費者青睞。三八婦女節當天,王效顯賣出去7800多支棉花花束,銷售額達到40000元。

做完家務做花束 收入成倍增加

現在,羊山鎮有30多名婦女都學會了這門手藝。王效顯給他們提供材料,她們加工製作,從中賺取加工費。

于文靜是金鄉縣羊山鎮胡莊村的村民,她和婆婆正在家做棉花花束。她告訴記者:“學這個也挺簡單,沒什麼難度。兩三天就可以學會,不算很累。在家送完小孩回來,做完家務就可以做這個。加工這個單支是3毛,一天能做100多支。額外對家庭有個補貼,給孩子買零食買衣服都可以。”

金鄉縣是有名的大蒜之鄉,同時,也是棉花種植大縣。對於棉農來說,單獨種植棉花收入並不可觀,而把棉花進一步加工成棉花花束,收入就可以成倍增加。

王效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賣給收棉花的一畝地最多2000塊錢。我們在家不用出門能做單支棉花或者多頭棉花,這樣的話,一畝地能賣到8000到10000塊錢。這樣對農戶們來說,收入就非常可觀了。”

編後:下一步,棉農們可以將自家的棉花直接做成棉花花束銷售,這樣一來,既不用愁棉花的銷路,也可以多掙點錢,何樂而不為呢?

閃電新聞記者 戴威 林溪 濟甯金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