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名日本女人為了嫁給郭沫若,自斷後路,父母至死也沒有原諒她

民國時期,有很多仁人志士都曾去日本留過學,比如孫中山、魯迅、郁達夫、郭沫若、胡適、黃興,章太炎,秋瑾,陳天華等等。那個時期的中國,其實處在日本的侵略當中,可為何有那麼多人選擇去日本留學呢?

再加上那段時間中國被很多國家欺負,日本只是其中之一,既然中國可以到英法美當然也可以到日本。更何況,日本又是當時離中國最近的資本主義國家,留學費用也低。還有一點,當時中國的國情與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很像,

許多中國的仁人志士都想學習日本的政治改革,以謀求國富民強。而歷史上,沒有哪個國家會拒絕留學生,作為帶有民主色彩的資本主義國家,日本當然不會拒絕中國留學生。

很多來到日本的中國青年人,正處在風華正茂、情竇初開的年紀,他們最初結識了一個個風情萬種的日本女人,並與之產生了愛情,甚至結婚生子。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就是其中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剛開始來到這個國度時,迎接他的新生活卻是各種苦痛交集:難以為繼的經濟窘境,不斷遭受的民族歧視、以及讀書時因過於用功而患上的極度神經衰弱症。再加上國內風雨如晦的社會現實、父母為他包辦的婚姻在心靈烙下的創傷,

這讓郭沫若無時無刻不陷於極度憂悒與彷徨中。

1916年8月初的一天,郭沫若從岡山來到東京。他這次到東京來,是幫忙不久前去世的友人料理後事。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在醫院潔白又寧靜的走廊裡,無意中對一位體態豐潤、皮膚白嫩、年輕的看護一見鍾情。

這名女人叫佐藤富子,日本仙台人,比郭沫若小三歲,父親是位牧師。佐藤富子在美國人開辦的教會學堂畢業後,便立志獻身于慈善事業。

她當初不顧父母的反對,隻身一人從仙台來到東京,在郭沫若友人去世的醫院當看護。

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一刻看不見對方就會無比思念,一天看不見對方就會寢食難安,三天不見便是魂牽夢繞,會感到一種從未品嘗過的孤單。最終夜不能寐的郭沫若輾轉反側,

決定給佐藤富子寫一封信表白。

沒想到不久郭沫若就得到了心上人的回應,佐藤富子也正好對這位年輕的學者產生了愛慕之情。兩人相戀後,郭沫若多年來心中無限大的缺陷,也終於得到了彌補。後來,郭沫若還為她取了個中國名字郭安娜。

但戀愛容易,結婚難。由於郭安娜生於名門貴族,且家族信仰基督教。所以,他們的戀情遭到了郭安娜父母的強烈反對。然而,這名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日本女人,為了嫁給郭沫若,她甚至忍痛斷絕了與父母的聯繫。為了和郭沫若在一起,她寧願做一隻自斷後路的飛蛾。但最終的結局是,由於她和郭沫若的結合,讓她的父母至死都沒有原諒她。

但戀愛容易,結婚難。由於郭安娜生於名門貴族,且家族信仰基督教。所以,他們的戀情遭到了郭安娜父母的強烈反對。然而,這名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日本女人,為了嫁給郭沫若,她甚至忍痛斷絕了與父母的聯繫。為了和郭沫若在一起,她寧願做一隻自斷後路的飛蛾。但最終的結局是,由於她和郭沫若的結合,讓她的父母至死都沒有原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