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四川2人1集體入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公示,他們太牛了!

好消息!

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今天公示

全國初評入圍的人選有28名、集體有10個

咱四川就有2人和1集體上榜

劉明偵 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

李君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兼團支部書記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設計所核動力研發設計團隊

公示期從4月24日起至4月28日,

如果順利通過公示獲得表彰,

這將是“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活動最近10年來,

四川獲獎數最多的一次

!!!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是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中國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旨在樹立政治進步、品德高尚、貢獻突出的優秀青年典型,反映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

為什麼他們能成為青年榜樣?

美女學霸引領科研潮范兒

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劉明偵

90後的劉明偵是教授,是博士生導師,更是第十二批“國家青年千人計畫”和四川省“千人計畫特聘專家”。現在的她擔任著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應用化學研究中心主任。


2015年,劉明偵滿載一身榮譽從國外名校畢業回國時,就已經受到各類媒體廣泛關注,“90後學霸”、“女神老師”成為她的標籤。2017年,她成為電子科技大學最年輕副院長,再次被全社會聚焦。其實,見過這位90後“美女學霸”的人就會知道,光鮮的標籤後,是她用勤奮、拼搏和創新精神所書寫的科研人生。

劉明偵本科就讀於英國布裡斯托大學,

2011年以全系第一名畢業,隨後分別于劍橋大學攻讀碩士、牛津大學攻讀博士,並在2015年于牛津大學畢業,用三年時間就取得了博士學位。

在牛津大學光伏光電研發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她所在的團隊以新型太陽能電池為研究核心,主攻以鹵化物鈣鈦礦材料為主的太陽能器件。

2013年9月,23歲的劉明偵在世界科學領域頂尖雜誌《自然》(Nature)正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其具有獨創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工作結構、工藝製備及其材料性質等研究成果,

有利於解決困擾該領域向疊層電池以及工業化發展的瓶頸問題,得到了國際同行和專業媒體的高度評價。美國《科學》雜誌社、澳大利亞國家廣播公司都以大篇幅報導了這一科學成果。

在中國第三屆新型太陽能電池學術研討會上,劉明偵在《自然》上發表的這篇論文被定義為八篇經典論文之一,

被認為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器件技術和基本概念上的一大突破。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源於液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因此其工作機理一直被認為是敏化機制。但是劉明偵的文章完全摒棄了染料敏化典型的介孔結構,利用真空氣相沉積的方法製備了高效的平面異質結結構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該電池的科學研究帶來了全新的認識,並由此開啟了鈣鈦礦電池從敏化機制向異質結機制的新階段。

僅三年時間,該論文的Google 學術目前引用量已超過3000次,成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內他引次數最高的三篇論文之一。

儘管在國外取得了諸多成就,但心系祖國、有著深厚川渝情結的劉明偵還是在博士畢業之後,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回國,並於2015年10月進入電子科技大學工作。因為自身的閃光點太多,回國以來劉明偵就受到了諸多媒體的關注。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輿論,她自動遮罩了一切干擾,低調做事,專注科研、潛心學術。

在電子科技大學,劉明偵組建了自己的團隊,並且依託於“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國家重點學科及“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努力擴展新型材料應用領域,推動太陽能電池發展,積極突破技術瓶頸促進產業化生產。

2016年3月,劉明偵憑藉自己所取得的成果,入選了第十二批國家“千人計畫青年專案”。2016年7月,她又牽頭成立了電子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研究中心,該中心的建立實現了化學與材料、能源、電子等熱點方向強強聯合。

在專注於科學研究的同時,作為一名“90後”的新教師,劉明偵也傾力投入到教學和人才培養的第一線,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多門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以“90後”獨有的“新潮思維”和“新潮方式”助力育人育才。在學生們眼中,亦師亦友是對劉明偵最好的詮釋。回國兩年多的時間裡,她先後與300余名同學進行交流,指導本、碩、博學生完成研究項目、科研計畫和畢業論文的同時,還多次為校內外學生開設主題分享講座,將自己學習到的先進理念、經驗與感受帶到同學們身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工作之余,劉明偵還擔任了四川省“十三五”人才規劃重點項目——“四川省優秀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第一屆大學生班導師,電子科技大學棟樑工程“立人班”導師、“鈞業班”導師等職務。

返鄉奮鬥這10年是最寶貴的人生財富

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兼團支部書記李君

一邊是四川一家傳媒企業的副總經理,工作地點成都,年薪18萬。一邊是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兼團支部書記,工作地點是秦巴山區偏僻山村,全年6480元。如果要作出選擇,你會怎麼選?

25歲時的李君,作了一個和大多數人不一樣的選擇。

岫雲村是一個在蒼溪縣都很少有人知道的偏僻貧窮小山村,2008年的“5·12”地震讓這個本來就窮困的山村變得更是滿目瘡痍。為了支持家鄉災後重建,李君在2008年6月向白驛鎮黨委政府提交申請,希望擔任岫雲村主任助理,不領一分錢的工資,負責招商引資以及產業發展工作,幫助家鄉人民脫貧致富。報告很快得到了批准,經過組織程式,李君被任命為白驛鎮岫雲村主任助理。

要想富,先修路。這個流傳民間的諺語,成了擺在岫雲村面前的一個難題。難在哪兒?沒錢修路。“哪怕討口要飯,我也要把路修通!”李君跑遍了華西村、大寨村、寶山村這些全國知名的富裕村。為了節約錢,他捨不得買臥鋪票。遇節假日,硬座都沒有,就在火車過道裡蹲上幾十個小時。最後,寶山村、中國大唐集團等單位支援了85萬元資金,加上國家的配套資金,終於可以修路了!

就在李君在外地為家鄉奔波的時候,傳來了家鄉村黨支部換屆選舉的消息。一夜未眠之後,他背著新婚的妻子,隻身回到家鄉報名參加選舉,之後高票當選。回到成都的李君猶豫再三還是告訴了妻子,妻子只說了一句話,你回去可以,我們離婚。

想起家鄉那塊貧瘠而深情的土地,那些善良又勤勞的鄉親,李君毅然地離開了家門,到公司辭去了工作,踏上了回鄉的路。

李君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經過全村人不分晝夜的努力,2010年,一條平整寬闊連接山裡山外的道路在農曆臘月二十九成功貫通了,沒有鞭炮,沒有掌聲,有的是群眾的一張張笑臉。這條路迎回了外出打工的鄉親,迎來新的一年,也迎回了深受感染的妻子。

這種“互聯網+小農經濟”的模式,很好的應對了山區小農經濟發展的難題。兩年多時間,李君不斷奔走,協調5000餘戶城市家庭結親認購貧困戶農產品,帶動約100個村、3000多農戶銷售2800余萬元農產品,其中貧困村32個,貧困戶1800余戶,戶均增收逾3000元以上。

李君在很多場合都說過,會堅持“有尊嚴地穩定脫貧”,“我反對填鴨式的簡單扶貧。扶貧重在扶志,一定要發揮主體作用實現有尊嚴的脫貧。”

2016年,在李君的努力下,以岫雲村為品牌的扶貧體驗餐廳在成都開業。餐廳的廚師和服務員都來自岫雲及周邊村子。她們說著岫雲村的話,賣著岫雲村的產品,講著岫雲村的故事。他們收穫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回報,更是精神上的滿足和自豪!

李君說,返鄉奮鬥這10年,是他這輩子最寶貴的人生財富。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主持召開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座談會,李君向總書記彙報了岫雲村脫貧攻堅的情況,如今鄉親們的腰包更鼓了,他說,這種辛苦奮鬥換來的幸福感真的甜得很。

青年占比64%的核心骨幹團隊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設計所核動力研發設計團隊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設計所(簡稱“設計所”)是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下屬的5個骨幹研究所之一,承擔軍用型號核動力、民用核電站和研究堆的設計研究任務,是國家戰略高科技領域的重要力量,核心業務包括反應堆及一回路系統及其相關儀控系統的研發、工程設計及技術服務、儀控產品供貨等。

核動力研發設計團隊是設計所的核心骨幹團隊。總人數608人,35周歲以下青年388人,青年占比64%。團隊擁有海歸博士、訪問學者16人,博士83人,碩士382人,具有高級職稱317人。擁有四川省突出貢獻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全國511人才工程、國防科工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國核工業工程設計大師8人,是一個青春奮進、追求卓越、腳踏實地、勇於創新的青年團隊。

該團隊是科工局核動力創新中心、科工局核反應爐系統設計技術重點實驗室、能源局國家能源海洋核動力平臺技術研發中心3個國家級研發平臺,以及四川省核電儀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3個省級研發中心的中堅力量。充分利用最新技術進步成果,建成了基於百萬億次的高性能計算系統、完整的軍用核動力專用設計分析軟體和核電設計分析軟體系統和知識管理系統,形成了先進的軍民兩用數位化反應堆綜合研發平臺。

在軍用核動力領域,該團隊承擔了軍用核動力多種型號研發,形成了“大、中、小、特”的型譜化發展,有力支撐了“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的、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建設海洋強國”等國家戰略部署。2016年11月,獲得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的“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工程重大貢獻獎”。

在核電領域,該團隊先後承擔二代核電、二代加核電、華龍一號、AP1000、玲龍一號等共34台機組的設計工作,形成了“龍”系列反應堆、CF核燃料、NESTOR套裝軟體等知名核電品牌。

“華龍一號”目前成功落地阿根廷,巴基斯坦核電站正在緊鑼密鼓地建造中,核電與高鐵一起成為走出國門“中國技術”的拳頭品牌,實現了中國核電的“造船出海”。“玲龍一號”成為全球首個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通用反應堆安全審查(GRSR)的先進小堆技術,入選“中國核學會2015—2017年度中國十大核科技進展”,是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大成果。CF燃料作為“核電廠食糧”是國內第一個適用于商用壓水堆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燃料品牌,目前已出口巴基斯坦,合同額超過30億。NESTOR套裝軟體於2015年12月正式面向社會公開發佈,成為國內首個發佈、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核電套裝軟體。

同時,在研究堆研發與設計方面,該團隊承擔了中國工程試驗堆的研發與設計工作,牽頭完成醫用同位素生產堆的關鍵技術攻關。在儀控產品研發和生產方面,承擔了軍用儀控系統與設備的研製與供貨,在核電儀控系統方面形成以DCS(數位化控制系統)+3R(先進堆芯測量系統RII、棒控棒位元系統RPC、核儀錶系統RNI)為核心的儀控產品研發與供貨能力。目前已簽訂華龍一號、霞浦等項目供貨合同額超14億元。在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技術方面,該團隊也前瞻性地開展了超臨界堆、鉛鉍冷卻堆的研發,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2014年至2017年,該團隊作為參研主體,獲得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授予獎項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品質界“奧斯卡”——“全國品質卓越項目獎”1項。還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20項(其中,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6項)。

僅三年時間,該論文的Google 學術目前引用量已超過3000次,成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內他引次數最高的三篇論文之一。

儘管在國外取得了諸多成就,但心系祖國、有著深厚川渝情結的劉明偵還是在博士畢業之後,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回國,並於2015年10月進入電子科技大學工作。因為自身的閃光點太多,回國以來劉明偵就受到了諸多媒體的關注。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輿論,她自動遮罩了一切干擾,低調做事,專注科研、潛心學術。

在電子科技大學,劉明偵組建了自己的團隊,並且依託於“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國家重點學科及“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努力擴展新型材料應用領域,推動太陽能電池發展,積極突破技術瓶頸促進產業化生產。

2016年3月,劉明偵憑藉自己所取得的成果,入選了第十二批國家“千人計畫青年專案”。2016年7月,她又牽頭成立了電子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研究中心,該中心的建立實現了化學與材料、能源、電子等熱點方向強強聯合。

在專注於科學研究的同時,作為一名“90後”的新教師,劉明偵也傾力投入到教學和人才培養的第一線,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多門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以“90後”獨有的“新潮思維”和“新潮方式”助力育人育才。在學生們眼中,亦師亦友是對劉明偵最好的詮釋。回國兩年多的時間裡,她先後與300余名同學進行交流,指導本、碩、博學生完成研究項目、科研計畫和畢業論文的同時,還多次為校內外學生開設主題分享講座,將自己學習到的先進理念、經驗與感受帶到同學們身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工作之余,劉明偵還擔任了四川省“十三五”人才規劃重點項目——“四川省優秀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第一屆大學生班導師,電子科技大學棟樑工程“立人班”導師、“鈞業班”導師等職務。

返鄉奮鬥這10年是最寶貴的人生財富

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兼團支部書記李君

一邊是四川一家傳媒企業的副總經理,工作地點成都,年薪18萬。一邊是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兼團支部書記,工作地點是秦巴山區偏僻山村,全年6480元。如果要作出選擇,你會怎麼選?

25歲時的李君,作了一個和大多數人不一樣的選擇。

岫雲村是一個在蒼溪縣都很少有人知道的偏僻貧窮小山村,2008年的“5·12”地震讓這個本來就窮困的山村變得更是滿目瘡痍。為了支持家鄉災後重建,李君在2008年6月向白驛鎮黨委政府提交申請,希望擔任岫雲村主任助理,不領一分錢的工資,負責招商引資以及產業發展工作,幫助家鄉人民脫貧致富。報告很快得到了批准,經過組織程式,李君被任命為白驛鎮岫雲村主任助理。

要想富,先修路。這個流傳民間的諺語,成了擺在岫雲村面前的一個難題。難在哪兒?沒錢修路。“哪怕討口要飯,我也要把路修通!”李君跑遍了華西村、大寨村、寶山村這些全國知名的富裕村。為了節約錢,他捨不得買臥鋪票。遇節假日,硬座都沒有,就在火車過道裡蹲上幾十個小時。最後,寶山村、中國大唐集團等單位支援了85萬元資金,加上國家的配套資金,終於可以修路了!

就在李君在外地為家鄉奔波的時候,傳來了家鄉村黨支部換屆選舉的消息。一夜未眠之後,他背著新婚的妻子,隻身回到家鄉報名參加選舉,之後高票當選。回到成都的李君猶豫再三還是告訴了妻子,妻子只說了一句話,你回去可以,我們離婚。

想起家鄉那塊貧瘠而深情的土地,那些善良又勤勞的鄉親,李君毅然地離開了家門,到公司辭去了工作,踏上了回鄉的路。

李君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經過全村人不分晝夜的努力,2010年,一條平整寬闊連接山裡山外的道路在農曆臘月二十九成功貫通了,沒有鞭炮,沒有掌聲,有的是群眾的一張張笑臉。這條路迎回了外出打工的鄉親,迎來新的一年,也迎回了深受感染的妻子。

這種“互聯網+小農經濟”的模式,很好的應對了山區小農經濟發展的難題。兩年多時間,李君不斷奔走,協調5000餘戶城市家庭結親認購貧困戶農產品,帶動約100個村、3000多農戶銷售2800余萬元農產品,其中貧困村32個,貧困戶1800余戶,戶均增收逾3000元以上。

李君在很多場合都說過,會堅持“有尊嚴地穩定脫貧”,“我反對填鴨式的簡單扶貧。扶貧重在扶志,一定要發揮主體作用實現有尊嚴的脫貧。”

2016年,在李君的努力下,以岫雲村為品牌的扶貧體驗餐廳在成都開業。餐廳的廚師和服務員都來自岫雲及周邊村子。她們說著岫雲村的話,賣著岫雲村的產品,講著岫雲村的故事。他們收穫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回報,更是精神上的滿足和自豪!

李君說,返鄉奮鬥這10年,是他這輩子最寶貴的人生財富。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主持召開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座談會,李君向總書記彙報了岫雲村脫貧攻堅的情況,如今鄉親們的腰包更鼓了,他說,這種辛苦奮鬥換來的幸福感真的甜得很。

青年占比64%的核心骨幹團隊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設計所核動力研發設計團隊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設計所(簡稱“設計所”)是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下屬的5個骨幹研究所之一,承擔軍用型號核動力、民用核電站和研究堆的設計研究任務,是國家戰略高科技領域的重要力量,核心業務包括反應堆及一回路系統及其相關儀控系統的研發、工程設計及技術服務、儀控產品供貨等。

核動力研發設計團隊是設計所的核心骨幹團隊。總人數608人,35周歲以下青年388人,青年占比64%。團隊擁有海歸博士、訪問學者16人,博士83人,碩士382人,具有高級職稱317人。擁有四川省突出貢獻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全國511人才工程、國防科工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國核工業工程設計大師8人,是一個青春奮進、追求卓越、腳踏實地、勇於創新的青年團隊。

該團隊是科工局核動力創新中心、科工局核反應爐系統設計技術重點實驗室、能源局國家能源海洋核動力平臺技術研發中心3個國家級研發平臺,以及四川省核電儀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3個省級研發中心的中堅力量。充分利用最新技術進步成果,建成了基於百萬億次的高性能計算系統、完整的軍用核動力專用設計分析軟體和核電設計分析軟體系統和知識管理系統,形成了先進的軍民兩用數位化反應堆綜合研發平臺。

在軍用核動力領域,該團隊承擔了軍用核動力多種型號研發,形成了“大、中、小、特”的型譜化發展,有力支撐了“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的、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建設海洋強國”等國家戰略部署。2016年11月,獲得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的“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工程重大貢獻獎”。

在核電領域,該團隊先後承擔二代核電、二代加核電、華龍一號、AP1000、玲龍一號等共34台機組的設計工作,形成了“龍”系列反應堆、CF核燃料、NESTOR套裝軟體等知名核電品牌。

“華龍一號”目前成功落地阿根廷,巴基斯坦核電站正在緊鑼密鼓地建造中,核電與高鐵一起成為走出國門“中國技術”的拳頭品牌,實現了中國核電的“造船出海”。“玲龍一號”成為全球首個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通用反應堆安全審查(GRSR)的先進小堆技術,入選“中國核學會2015—2017年度中國十大核科技進展”,是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大成果。CF燃料作為“核電廠食糧”是國內第一個適用于商用壓水堆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燃料品牌,目前已出口巴基斯坦,合同額超過30億。NESTOR套裝軟體於2015年12月正式面向社會公開發佈,成為國內首個發佈、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核電套裝軟體。

同時,在研究堆研發與設計方面,該團隊承擔了中國工程試驗堆的研發與設計工作,牽頭完成醫用同位素生產堆的關鍵技術攻關。在儀控產品研發和生產方面,承擔了軍用儀控系統與設備的研製與供貨,在核電儀控系統方面形成以DCS(數位化控制系統)+3R(先進堆芯測量系統RII、棒控棒位元系統RPC、核儀錶系統RNI)為核心的儀控產品研發與供貨能力。目前已簽訂華龍一號、霞浦等項目供貨合同額超14億元。在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技術方面,該團隊也前瞻性地開展了超臨界堆、鉛鉍冷卻堆的研發,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2014年至2017年,該團隊作為參研主體,獲得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授予獎項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品質界“奧斯卡”——“全國品質卓越項目獎”1項。還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20項(其中,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6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