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兩周年|滁州抓點促面,爭當改革先行者

安徽獵豹汽車生產線。

改革開放不停步 重整行裝再出發

中共滁州市委書記 張祥安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親臨小崗,並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發表了重要講話,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兩年來,我們牢記習總書記教誨,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弘揚“大包乾”精神,堅持改革開放不停步,重整行裝再出發,經濟社會發展和党的建設各項事業都保持了良好勢頭,連續兩年主要經濟指標總量和增速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總體呈現了經濟實力越來越強、改革品牌越來越靚、發展後勁越來越足、幹事創業狀態越來越好的嶄新局面。

堅持先行先試當先鋒,努力多作新貢獻。改革是滁州最具有標誌性的品牌,當好改革探路先鋒是滁州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堅持抓小崗促全市、抓農村帶全域,既統籌推進,又突出重點,敢闖敢試、推深做實,累計承擔了59項國家和省改革試點任務,

一批改革創出了新品牌、形成了新亮點。農村綜合改革上,在全省實現了“三個率先”、做到了“三個第一”。基層醫改上,天長市構建符合農村實際的分級診療模式,建立縣域醫共體,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得到中央深改辦、國家醫改辦充分肯定;定遠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作為五種模式之一向全國推廣。多項改革全國現場會在滁州召開。

堅持創新引領增動能,

努力下好先手棋。我們堅持外學蘇浙滬、內學合蕪蚌、主抓“六個一”,連續兩年召開創新發展大會,出臺科技創新“1+4+N”系列政策,開展院士助滁、國家“千人計畫”專家招引、引博三大行動,向創新要高品質、向創新要驅動力。兩年來,共簽約院士工作站10個,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25個、國家“千人計畫”專家18名,新增省級以上研發平臺41家。 2017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7.8%,居全省第5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分別為8.8%、8.3%,
均居全省第3位;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擁有量均居全省前列。

堅持共建共用惠民生,努力增進獲得感。我們始終堅持為民導向、問題導向,努力增進群眾“改革獲得感”。醫療衛生上,縱深推進綜合醫改,全市建成2個緊密型城市醫聯體、2個專科聯盟和14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初步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看病更省錢、基金更安全”。

教育事業上,推動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職業教育與行業企業深度融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上,建成省級農民文化樂園、社區市民文化樂園和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30個。農村環衛體制上,“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垃圾治理“來安模式”,被住建部作為典型經驗向全國推廣。平安建設上,平安鄉鎮(街道)、平安村(社區)創建率分別達90%和92%,群眾安全感和政法隊伍滿意度躍居全省第3位。

堅持開放合作啟動力,努力爭當排頭兵。我們充分發揮“雙圈互動、左右逢源”的區位優勢,努力爭當全省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排頭兵。大平臺更加堅實,以“一園三城”為主體的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成功獲批建設,全面推進與南京江北新區的協同發展,持續深化與合肥都市圈城市合作共建;省級以上開發園區發展到14個,建成區面積175平方公里,入駐工業企業3365個。引專案更具實效,全市兩年累計新簽約、開工、投產億元以上專案888個、604個、355個。走出去步伐加快,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投資合作增強。

堅持便民高效優環境,努力增強競爭力。我們以“放管服”改革為主抓手,努力打造便民高效的服務環境。簡政放權上,建立“3+2”清單體系,市級涉企收費清單專案由88項減少為68項,年減輕企業負擔約7000萬元。放管結合上,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完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立行業“紅黑榜”制度,發佈“紅黑榜”資訊1萬多條。優化服務上,建成市縣鄉村四級行政審批和行政服務體系,在全省率先開展減證便民行動,率先推行不見面審批、“最多跑一次”改革,474個項目審批時限由40天壓縮到4.5個工作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商事制度改革,不斷降低創業准入門檻,激發社會創業創新活力。兩年來,全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8.3萬戶,總數達23.4萬戶。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視察小崗村重要講話為指引,大力弘揚敢為人先的“大包乾”精神,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力求多創新經驗、多作新貢獻。

抓點促面,爭當改革先行者

“小崗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看了讓人感慨萬千。實踐證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 ”“希望小崗村繼續在深化農村改革中發揮示範作用,希望大家向沈浩同志學習,進一步把鄉親們的事情辦好。”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小崗村,對幹部群眾提出殷切期望。兩年來,滁州市各級幹部群眾把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做好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抓小崗促全市,爭當推深做實改革、轉型發展、對外開放、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從嚴治黨“五個先行者”,不斷開創現代化新滁州建設的新局面,以務實苦幹的作風、善作善成的作為,交出了一份嶄新的答卷。

發揚傳統

種好農村改革“示範田”

作為聞名全國的大包乾發源地,鳳陽縣小崗村已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寬敞的馬路,嶄新的樓房,成片的麥地,正在建設的工業園區,糧食烘乾倉庫,如織的遊客,火爆的農家樂餐館……“我們正按照總書記的要求,積極推行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和農村‘三變’試點,盤活集體資產,嘗試用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抵押貸款,開展農村宅基地和農房確權發證,推行小崗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告訴記者,2017年,小崗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106元,每名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從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獲得分紅350元,實現從“戶戶包田”到“人人持股”。

兩年來,滁州市堅持抓小崗促全市,全面推進農村集體股份權能改革、農民承包土地“三權”分置改革、農村集體資產“三變”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等,均取得明顯成效。滁州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頒發了第一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率先開展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頒發第一張股權證書;率先開展承包土地經營權和集體資產股權抵押貸款,發放第一筆“農權貸”等。

此外,滁州市各地積極打造醫共體,綜合醫改成為全國樣本。其中,天長市公立醫院改革以3家縣級醫院為牽頭單位,與全市14家鄉鎮衛生院、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63個衛生室雙向選擇、自願結對,組建3個縣域醫共體。醫共體內實行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構建起符合農村實際的分級診療模式,縣域內就診率達90%以上。定遠縣積極探索“按人頭總額預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鄉村醫生服務收入與簽約群眾數量、服務品質掛鉤,極大調動了基層醫生主動上門服務的積極性,讓群眾看病就醫少跑路、少花錢、得實惠。 兩年來,滁州市各地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與管理制度改革、國有林場改革、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城市執法體制改革等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開拓創新

培育改革發展新動力

2017年10月,總投資240億元的滁州惠科光電第8.6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成為該市有史以來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工業專案。該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了57天,目前正全力加快建設,今年9月項目主體將封頂。 “滁州市正以惠科液晶面板項目為創新發展‘一號工程’,加快推進產業升級,全力培育發展新動力,創建國家級創新型城市。 ”滁州市市長許繼偉說。

滁州市以改革創新引領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發展、提質增效。該市勇當改革先行者,按照“省際交匯區域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發揮“橋頭堡”優勢,與長三角發達地區等高對接,在產業集聚、平臺搭建、人才引進等方面大膽創新、頻出實招,著力打造開放發展新高地,經濟發展活力迸發。

滁州市在思想觀念上對標對接,加快融入長三角,主動與南京江北新區發展全面對接,積極融入合肥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把地理上的“無縫對接”轉化為思想和觀念上的“無縫對接”。在基礎設施上,該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重大國家發展戰略,推進空間一體化,高水準建設與長三角地區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網路。該市加快建設大平臺,打造開放合作載體。國家級經開區滁州經開區實施“三次創業”,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園區企業經營收入超過千億元,綜合實力躍居全省前5名;蘇滁現代產業園成為全省新型園區建設的樣板;謀劃建設滁寧高教科創城;依託安徽軌道交通研究院及南京浦鎮軌道交通企業的大批入駐,打造汊河江北水岸科技新城,成為滁州創新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滁州市圍繞先進裝備、智慧家電、綠色食品、新型化工、矽基材料、新能源六大支柱產業,先後吸引了惠科光電、博世西門子、獵豹汽車、長電科技、立訊電子、雀巢銀鷺、六個核桃、盼盼食品、東鵬特飲等大批企業入駐。該市還與知名企業或科研院所合作,建設了中國家電研究院安徽分院、國家電子元器件質檢中心、安徽軌道交通研究院、京東雲計算大資料產業基地和生態鏈產業園及京東智慧型倉儲物流等,助推該市家電、食品、機械製造、特色農產品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需要創新政策支援,滁州市實施科技企業創新培育、科技創新專案推進、科技人才招引培育、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四大工程,圍繞科技金融、創新創業平臺建設、高層次團隊引進、科技專案推進等制定配套檔19個,建立各類產業發展基金總規模達150億元。

激發活力

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以前辦理住房公積金提取業務非常麻煩,現在簡便多了,不用影本,也不用去單位蓋章,填一張表格就搞定了。 ”已是第二次辦理公積金提取手續的滁州市民徐世平說。該市政務服務中心,已持續開展了八輪行政審批流程再造。截至目前,進駐中心的670餘個審批服務專案,平均承諾時限由法定40多天壓縮到4.5個工作日,項目辦理環節壓縮30%以上,申報材料平均減少25%。同時,推進商事登記制度和不動產登記制度改革,全省第一份“三證合一”營業執照和全省第一份不動產登記證均在滁州市政務服務中心發出。 “互聯網+政務服務”“減證便民”行動也在積極開展,視窗辦事“最多跑一次”事項首批清單涉及30個部門357項行政審批服務,占全部488個行政服務事項的73%,基本實現“一個視窗接待、一站式服務、一次性辦結”以及“最多跑一次是原則、跑多次是例外”的總體目標。

“視窗服務、行政審批與群眾工作、生活密切相關,關注度高,更需要不斷自我革命,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效能和品質。 ”滁州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朱愛農告訴記者。

滁州市還積極創建省級、國家級園林城市、文明城市,持續開展綠色滁州行動,改造提升琅琊山旅遊整體形象,打造全域旅遊及小崗村旅遊品牌,建設了長城影視城、滁州花博園、菊花博覽園、植物園、明湖等生態旅遊及文化和創意專案,城市面貌和形象煥然一新,群眾及外商獲得感顯著提升。 當前,滁州市正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奮力當好“五個先行者”,努力探索新經驗、作出新貢獻,開創改革開放的全新境界。

小崗村葡萄種植大戶嚴德友,在自家的葡萄地裡採摘葡萄。

開放合作新高地

占地36平方公里的蘇滁現代產業園,幾年前還是一片荒蕪的田野,如今已是樓房林立、廠區縱橫、道路整潔、水清木盛。一大批知名企業紛紛落戶,公共服務設施完備,蘇州模式的城市物業管理、地理資訊系統讓整個園區運行實現精細化、智慧化,一座“產業高度集聚、城市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產城融合示範新城,正拔地而起。

“蘇滁現代產業園作為我省對外開放合作的一塊‘試驗田’,在實現地方經濟發展華麗轉身的同時,也為百姓增添了獲得感、提升了幸福感。”蘇滁現代產業園管委會黨工委委員、副主任周仁君告訴記者。

在總投資60億元的北京國能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工地上,數十輛挖掘機、推土機不停穿梭,上百名建築工人正埋頭苦幹、辛勤勞作。

“6月30日之前,確保進行試生產。 ”國能專案現場負責人崔志鵬說。該項目從簽約到動工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又一次刷新了“蘇滁速度”。記者在欣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封閉式無菌車間裡,14台注塑機開足馬力、晝夜不停,公司生產呈現出一派火熱景象。“現在訂單源源不斷,我們實行兩班倒工作制。要是能招到更多的一線操作工和技術員,對企業擴大生產更為有利。”公司生產經理王進寶說,他們正把原廠300多台機器搬過來,打算在滁州紮根。 幾年來,蘇滁現代產業園累計引進工業專案126個,協議引進資金超過386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來自8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資專案24個,註冊成立企業200家。今年一季度,該園區固定資產投資、招商引資到位資金、規上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均大幅增長。

堅持開放合作啟動力,努力爭當排頭兵。我們充分發揮“雙圈互動、左右逢源”的區位優勢,努力爭當全省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排頭兵。大平臺更加堅實,以“一園三城”為主體的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成功獲批建設,全面推進與南京江北新區的協同發展,持續深化與合肥都市圈城市合作共建;省級以上開發園區發展到14個,建成區面積175平方公里,入駐工業企業3365個。引專案更具實效,全市兩年累計新簽約、開工、投產億元以上專案888個、604個、355個。走出去步伐加快,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投資合作增強。

堅持便民高效優環境,努力增強競爭力。我們以“放管服”改革為主抓手,努力打造便民高效的服務環境。簡政放權上,建立“3+2”清單體系,市級涉企收費清單專案由88項減少為68項,年減輕企業負擔約7000萬元。放管結合上,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完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立行業“紅黑榜”制度,發佈“紅黑榜”資訊1萬多條。優化服務上,建成市縣鄉村四級行政審批和行政服務體系,在全省率先開展減證便民行動,率先推行不見面審批、“最多跑一次”改革,474個項目審批時限由40天壓縮到4.5個工作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商事制度改革,不斷降低創業准入門檻,激發社會創業創新活力。兩年來,全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8.3萬戶,總數達23.4萬戶。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視察小崗村重要講話為指引,大力弘揚敢為人先的“大包乾”精神,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力求多創新經驗、多作新貢獻。

抓點促面,爭當改革先行者

“小崗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看了讓人感慨萬千。實踐證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 ”“希望小崗村繼續在深化農村改革中發揮示範作用,希望大家向沈浩同志學習,進一步把鄉親們的事情辦好。”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小崗村,對幹部群眾提出殷切期望。兩年來,滁州市各級幹部群眾把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做好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抓小崗促全市,爭當推深做實改革、轉型發展、對外開放、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從嚴治黨“五個先行者”,不斷開創現代化新滁州建設的新局面,以務實苦幹的作風、善作善成的作為,交出了一份嶄新的答卷。

發揚傳統

種好農村改革“示範田”

作為聞名全國的大包乾發源地,鳳陽縣小崗村已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寬敞的馬路,嶄新的樓房,成片的麥地,正在建設的工業園區,糧食烘乾倉庫,如織的遊客,火爆的農家樂餐館……“我們正按照總書記的要求,積極推行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和農村‘三變’試點,盤活集體資產,嘗試用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抵押貸款,開展農村宅基地和農房確權發證,推行小崗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告訴記者,2017年,小崗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106元,每名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從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獲得分紅350元,實現從“戶戶包田”到“人人持股”。

兩年來,滁州市堅持抓小崗促全市,全面推進農村集體股份權能改革、農民承包土地“三權”分置改革、農村集體資產“三變”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等,均取得明顯成效。滁州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頒發了第一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率先開展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頒發第一張股權證書;率先開展承包土地經營權和集體資產股權抵押貸款,發放第一筆“農權貸”等。

此外,滁州市各地積極打造醫共體,綜合醫改成為全國樣本。其中,天長市公立醫院改革以3家縣級醫院為牽頭單位,與全市14家鄉鎮衛生院、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63個衛生室雙向選擇、自願結對,組建3個縣域醫共體。醫共體內實行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構建起符合農村實際的分級診療模式,縣域內就診率達90%以上。定遠縣積極探索“按人頭總額預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鄉村醫生服務收入與簽約群眾數量、服務品質掛鉤,極大調動了基層醫生主動上門服務的積極性,讓群眾看病就醫少跑路、少花錢、得實惠。 兩年來,滁州市各地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與管理制度改革、國有林場改革、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城市執法體制改革等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開拓創新

培育改革發展新動力

2017年10月,總投資240億元的滁州惠科光電第8.6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成為該市有史以來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工業專案。該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了57天,目前正全力加快建設,今年9月項目主體將封頂。 “滁州市正以惠科液晶面板項目為創新發展‘一號工程’,加快推進產業升級,全力培育發展新動力,創建國家級創新型城市。 ”滁州市市長許繼偉說。

滁州市以改革創新引領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發展、提質增效。該市勇當改革先行者,按照“省際交匯區域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發揮“橋頭堡”優勢,與長三角發達地區等高對接,在產業集聚、平臺搭建、人才引進等方面大膽創新、頻出實招,著力打造開放發展新高地,經濟發展活力迸發。

滁州市在思想觀念上對標對接,加快融入長三角,主動與南京江北新區發展全面對接,積極融入合肥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把地理上的“無縫對接”轉化為思想和觀念上的“無縫對接”。在基礎設施上,該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重大國家發展戰略,推進空間一體化,高水準建設與長三角地區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網路。該市加快建設大平臺,打造開放合作載體。國家級經開區滁州經開區實施“三次創業”,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園區企業經營收入超過千億元,綜合實力躍居全省前5名;蘇滁現代產業園成為全省新型園區建設的樣板;謀劃建設滁寧高教科創城;依託安徽軌道交通研究院及南京浦鎮軌道交通企業的大批入駐,打造汊河江北水岸科技新城,成為滁州創新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滁州市圍繞先進裝備、智慧家電、綠色食品、新型化工、矽基材料、新能源六大支柱產業,先後吸引了惠科光電、博世西門子、獵豹汽車、長電科技、立訊電子、雀巢銀鷺、六個核桃、盼盼食品、東鵬特飲等大批企業入駐。該市還與知名企業或科研院所合作,建設了中國家電研究院安徽分院、國家電子元器件質檢中心、安徽軌道交通研究院、京東雲計算大資料產業基地和生態鏈產業園及京東智慧型倉儲物流等,助推該市家電、食品、機械製造、特色農產品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需要創新政策支援,滁州市實施科技企業創新培育、科技創新專案推進、科技人才招引培育、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四大工程,圍繞科技金融、創新創業平臺建設、高層次團隊引進、科技專案推進等制定配套檔19個,建立各類產業發展基金總規模達150億元。

激發活力

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以前辦理住房公積金提取業務非常麻煩,現在簡便多了,不用影本,也不用去單位蓋章,填一張表格就搞定了。 ”已是第二次辦理公積金提取手續的滁州市民徐世平說。該市政務服務中心,已持續開展了八輪行政審批流程再造。截至目前,進駐中心的670餘個審批服務專案,平均承諾時限由法定40多天壓縮到4.5個工作日,項目辦理環節壓縮30%以上,申報材料平均減少25%。同時,推進商事登記制度和不動產登記制度改革,全省第一份“三證合一”營業執照和全省第一份不動產登記證均在滁州市政務服務中心發出。 “互聯網+政務服務”“減證便民”行動也在積極開展,視窗辦事“最多跑一次”事項首批清單涉及30個部門357項行政審批服務,占全部488個行政服務事項的73%,基本實現“一個視窗接待、一站式服務、一次性辦結”以及“最多跑一次是原則、跑多次是例外”的總體目標。

“視窗服務、行政審批與群眾工作、生活密切相關,關注度高,更需要不斷自我革命,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效能和品質。 ”滁州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朱愛農告訴記者。

滁州市還積極創建省級、國家級園林城市、文明城市,持續開展綠色滁州行動,改造提升琅琊山旅遊整體形象,打造全域旅遊及小崗村旅遊品牌,建設了長城影視城、滁州花博園、菊花博覽園、植物園、明湖等生態旅遊及文化和創意專案,城市面貌和形象煥然一新,群眾及外商獲得感顯著提升。 當前,滁州市正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奮力當好“五個先行者”,努力探索新經驗、作出新貢獻,開創改革開放的全新境界。

小崗村葡萄種植大戶嚴德友,在自家的葡萄地裡採摘葡萄。

開放合作新高地

占地36平方公里的蘇滁現代產業園,幾年前還是一片荒蕪的田野,如今已是樓房林立、廠區縱橫、道路整潔、水清木盛。一大批知名企業紛紛落戶,公共服務設施完備,蘇州模式的城市物業管理、地理資訊系統讓整個園區運行實現精細化、智慧化,一座“產業高度集聚、城市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產城融合示範新城,正拔地而起。

“蘇滁現代產業園作為我省對外開放合作的一塊‘試驗田’,在實現地方經濟發展華麗轉身的同時,也為百姓增添了獲得感、提升了幸福感。”蘇滁現代產業園管委會黨工委委員、副主任周仁君告訴記者。

在總投資60億元的北京國能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工地上,數十輛挖掘機、推土機不停穿梭,上百名建築工人正埋頭苦幹、辛勤勞作。

“6月30日之前,確保進行試生產。 ”國能專案現場負責人崔志鵬說。該項目從簽約到動工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又一次刷新了“蘇滁速度”。記者在欣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封閉式無菌車間裡,14台注塑機開足馬力、晝夜不停,公司生產呈現出一派火熱景象。“現在訂單源源不斷,我們實行兩班倒工作制。要是能招到更多的一線操作工和技術員,對企業擴大生產更為有利。”公司生產經理王進寶說,他們正把原廠300多台機器搬過來,打算在滁州紮根。 幾年來,蘇滁現代產業園累計引進工業專案126個,協議引進資金超過386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來自8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資專案24個,註冊成立企業200家。今年一季度,該園區固定資產投資、招商引資到位資金、規上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均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