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法國大革命與宗教革命的相似性

1.法國大革命通過預言以及佈道深入民心,傳播覆蓋面大。而法國大革命傳播的內容是在法國民眾的想像拋棄了現實社會,沉湎于虛構社會時,選擇生活在作家建造起來的那個理想國裡了,

對現實的不滿讓民眾選擇了拋卻過往的政治體制,拋棄自己的宗教信仰來彌補過往的過失。法國“大革命激發了傳播信仰的熱望,掀起一場宣傳運動。由此,它終於帶上宗教革命的色彩,使時人為之震恐; 或者不如說, 大革命本身已成為一種新宗教”。簡言之,法國大革命是以宗教革命方式進行的政治革命。

2.宗教傳播的基礎是教義,即思想觀念的傳播。基督教的上帝論、基督論,是宗教的根本內容,它們載於聖典之中,具有無上的權威。

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民眾保持著一種信仰:他們相信他們自己。

這種信仰一度佔據了宗教的位置,讓他們充滿了改革的動力。他們相信人類的美德。他們把這種自信心化為他們自己的力量。

3.宗教傳播的主體是傳教士。他們多為飽學之士,接受過系統的“職業訓練”,具有堅忍的意志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把傳教當做自己的“天職”。

到18 世紀中葉,文人變為國家的首要政治家。“歷史上,偉大人民的政治教育完全由作家來進行,這種情況也許最有力地決定了法國革命本身的特性,並使法國在革命後呈現出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容貌。”與此同時,出版受制與作家受迫害引起作家的憤懣;他們忍受折磨,卻決定掙脫就制度的沉重桎梏。對作家的起訴幾乎總是拖遝、雜亂、不了了之,這也激發了讓他們繼續寫作。

4.宗教傳播的重心是宗教觀念,但與之相關的文學藝術、科技發明、思維方法等也會相應地傳播,在異地生根發芽。而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民眾對現存的法國舊制度和政府所施加在人民中尚不算太重的負擔但卻已經開始感覺到無法忍受,但是對於這些的反對時不可以公開地表現,只能潛藏在文學中變現,因此作家變成了推翻舊制度的前驅。

法國大革命是文人在領導的革命,他們的武器就是他們思想中的理想社會和著作,在大革命成功後的政府甚至還保留了他們文人的風格。如政治語言也從作家所講的語言中吸取某些成分;政治語言中充滿了一般性的片語、抽象的術語、浮誇之詞以及文學句式。

如政治語言也從作家所講的語言中吸取某些成分;政治語言中充滿了一般性的片語、抽象的術語、浮誇之詞以及文學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