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陝西延安梁家河村邁出鄉村振興新步伐

梁家河村現任黨總支書記石春陽帶領中外遊客參觀梁家河村。

來自上海合作組織人民論壇的部分代表來梁家河村參觀。

來梁家河村參觀的外國朋友與石春明書記自拍合影。

國際線上報導:從陝西省延安市區出發,驅車不到一個小時,就來到了延川縣梁家河村,平坦的柏油馬路,將大山深處的村子與外界連接,來參觀的中外遊客絡繹不絕。從一個貧窮的小山村,發展到如今的樓房、柏油路、互聯網……梁家河村這些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梁家河村位於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東南5公里處的大山溝裡。1969年1月,不滿16歲的習近平從北京來到梁家河村插隊落戶,

後來擔任大隊黨支部書記,在這裡勞動生活了7年。期間,他帶領群眾修路、造壩、打井、發展沼氣,改善了村裡的農業生產條件。對此,梁家河村現任黨總支書記石春陽記憶猶新,他說:“我們村建了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當年習近平當了梁家河村支部書記時,在人民日報上看到四川農村辦沼氣池,他自費到四川綿陽地區考察學習,學習回來之後,他就在知青點旁邊辦沼氣,
把沼氣辦成以後,全縣大辦沼氣,到了1975年的6月份,陝西省第一個實現沼氣化的村子就是我們梁家河。”

中國實施改革開放40年來,梁家河村不斷發展變化。村裡的土路變成了柏油路,煤油燈變成了電燈,糠團子變成了白麵饃饃……說起梁家河的變化,石春陽說:“1988年1月份我們村上通了電,這是一個大的變化,有電之後什麼都好搞了。然後2007年以來,我們村上,村容村貌,產業,各個方面都在不斷發展。

再一個節點,就是2015年總書記來過之後,來村上旅遊的人越來越多,所以我們現在搞旅遊,村容村貌各個方面逐漸在完善。”

如今,冬暖夏涼的當地傳統建築窯洞,成了梁家河村發展旅遊的招牌。依託黃土高原地貌和知青舊居等文化景觀,梁家河村成立了鄉村文化旅遊公司。有的村民到公司打工掙錢,有的開起了農家樂、小賣部服務遊客,日子越過越好。

梁家河社區是村裡在鎮上建的集中安置點,

如今村民們正陸續搬進社區,開始“居住在鎮上、產業在村上”的新生活。今年68歲的劉景蓮老人說:“生活好啦,吃得好,生活越來越好!過去住的窯洞,現在有樓房,我家的房子還沒有裝好,100平米的。”

據瞭解,2017年梁家河村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2800多萬元。梁家河村黨總支書記石春陽表示:“現在梁家河人均純收入已突破2萬元。梁家河人一定要在黨的好政策下,靠自己的雙手,把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村子越建越美。”

梁家河村特色旅遊產品——鑼鼓。

記者喬全興在劉景蓮老人開的小賣部採訪老人。

靠自己的雙手,把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村子越建越美。”

梁家河村特色旅遊產品——鑼鼓。

記者喬全興在劉景蓮老人開的小賣部採訪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