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今天,呼和浩特首座地下公交樞紐站投入運營

❈❈

5月1日上午,隨著一輛83路公車在工作人員指揮下緩緩駛入呼和浩特火車東客站地下公交樞紐站入口,呼和浩特火車東客站公交站正式啟用,標誌著呼和浩特市首座地下公交樞紐站歷經4年的建設正式投入運營。

19路、52路、K1路、K5路、83路將從站前廣場搬遷至地下公交樞紐站,請廣大乘客按照指示標識在地下公交樞紐站候車。

❈❈

▲呼和浩特市首座地下公交樞紐站歷經4年的建設正式投入運營

▲19路、52路、K1路、K5路、83路將從站前廣場搬遷至地下公交樞紐站

1全天126輛公車運行❈

“請下車的旅客向西走進入車站,注意安全!”5月1日上午,在呼和浩特市火車東客站地下公交樞紐站,呼和浩特市第三公交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拿著小黃旗一邊指揮一邊說。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她和同事們從清晨六時半就站在月臺開始疏導旅客了,

儘管原來的舊站牌已經貼了通知,但是仍然有很多旅客不知道網站更改走了冤枉路。

記者採訪中瞭解到,作為呼和浩特火車東客站的配套設施,地下公交樞紐站經過4年的建設,近日通過相關部門驗收交付使用。為確保首次運行成功,公交公司組織了十幾名管理人員在樞紐站執勤,現場指揮公車輛進出站以及停靠,提醒旅客注意事項,

疏導旅客文明有序乘車。

記者進入呼和浩特火車東客站地下公交樞紐站,偌大的樞紐站人來人往,83路、K5路公車有序地進入月臺,不少旅客已經早早的在候車區域等待上車。

據呼和浩特市第三公交公司經理青格勒介紹,火車東客站地下公交樞紐站是呼和浩特市唯一一家地下交通樞紐站,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停車場設置了48個公車停車位。目前,地下公交樞紐站有3個主要通道,

與商業區、出入站口及附二層相連的各種通道共20個出口,運營著5條線路,共計126輛。

▲公交樞紐站地上入口

2實現一站式換乘❈

5月1日上午,天氣微涼,將赴北京出差的市民李俊清穿著一件雪紡裙就出了家門,在石羊橋路儷城公交站乘坐83路公車,耗時約45分鐘的車程到達呼和浩特火車東站地下公交樞紐站,

出了月臺向西步行不到200米便直接進入了火車站候車大廳,直至取票、上車,再未長時間在室外逗留。“高效、便捷”,這是李俊清對地下公交樞紐站的評價。

無獨有偶,從西安來呼和浩特女兒家的馬女士一大早抵達呼和浩特東站,正準備出站換乘公車的時候,在公交公司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來到了地下公交樞紐站。“女兒生娃以後,我隔三差五就要來呼和浩特照顧小外甥,以前都是要走到月臺外面去乘坐公車的,路上車多人也多,不安全,沒想到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變化竟然這麼大。”馬女士告訴記者,女兒家住回民果園附近,乘坐K1很方便就能到達。

記者在現場採訪時發現,地下公交樞紐站的主要通道都設置了乘車標識。在火車站東客站出口的位置,近20平方米的巨幅牌子上有箭頭指示,向左可乘坐公車,向右乘坐計程車,負二層乘坐社會車輛。“地下公交樞紐站運營後,與即將運行的長途汽車站和地鐵站實現了無縫銜接,無論是乘坐計程車、公車、長途汽車還是地鐵,市民今後不用出月臺即可實現一站式換乘。”青格勒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正在著手進一步優化整合,新增一些線路,滿足更多市民的乘車需求。

▲上客區有5個公車上客月臺

3人車分離更安全❈

5月1日上午,記者在呼和浩特火車東客站採訪時看到,站前廣場臨時的公交停靠點已經停止運營,站牌上張貼著通知:“火車東客站公交樞紐站定於5月1日啟用,屆時19路、52路、K1路、K5路、83路將從站前廣場搬遷至地下公交樞紐站,請廣大乘客按照指示標識(出站口南行)在地下公交樞紐站候車。”落款日期為4月30日。

“與以往人車混行的公交站不同,現在的公交樞紐站實現人車分離,每個車次擁有一個獨立的站牌等候區,更加便捷安全。”5月1日上午,呼和浩特火車站東客站線路長李偉指著一個個獨立的站牌對記者說。順著李偉手指的方向看去,19路、52路、83路、K1路、K5路公交站依次排開,每個候車區域還設置了座椅,方便旅客候車。此外,還分別設置了公共汽車上客區域和下客區域,並且用中文、英文、蒙文分別標注,一目了然。

10時29分,在K1路公交站牌的等候區域,記者也體驗了一番。當公車門打開,工作人員開始疏導市民上車。記者夾在在人流中進入等候區域進入上客區域,上客區域是單人通行圍欄,更好地保證了市民的乘車秩序和乘車安全。

▲智慧電子站牌

4智慧電子站牌來了❈

相信不少乘車的市民都用過“掌上青城”APP,智慧化的服務,讓市民能夠一目了然通過手機即時監控公車的執行時間和運行地點。如今,比“掌上青城”更加智慧化的電子站牌也進入到呼和浩特大眾的視野,在地下公交樞紐站便設置了3台這樣的智慧電子站牌。

我隔三差五就要來呼和浩特照顧小外甥,以前都是要走到月臺外面去乘坐公車的,路上車多人也多,不安全,沒想到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變化竟然這麼大。”馬女士告訴記者,女兒家住回民果園附近,乘坐K1很方便就能到達。

記者在現場採訪時發現,地下公交樞紐站的主要通道都設置了乘車標識。在火車站東客站出口的位置,近20平方米的巨幅牌子上有箭頭指示,向左可乘坐公車,向右乘坐計程車,負二層乘坐社會車輛。“地下公交樞紐站運營後,與即將運行的長途汽車站和地鐵站實現了無縫銜接,無論是乘坐計程車、公車、長途汽車還是地鐵,市民今後不用出月臺即可實現一站式換乘。”青格勒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正在著手進一步優化整合,新增一些線路,滿足更多市民的乘車需求。

▲上客區有5個公車上客月臺

3人車分離更安全❈

5月1日上午,記者在呼和浩特火車東客站採訪時看到,站前廣場臨時的公交停靠點已經停止運營,站牌上張貼著通知:“火車東客站公交樞紐站定於5月1日啟用,屆時19路、52路、K1路、K5路、83路將從站前廣場搬遷至地下公交樞紐站,請廣大乘客按照指示標識(出站口南行)在地下公交樞紐站候車。”落款日期為4月30日。

“與以往人車混行的公交站不同,現在的公交樞紐站實現人車分離,每個車次擁有一個獨立的站牌等候區,更加便捷安全。”5月1日上午,呼和浩特火車站東客站線路長李偉指著一個個獨立的站牌對記者說。順著李偉手指的方向看去,19路、52路、83路、K1路、K5路公交站依次排開,每個候車區域還設置了座椅,方便旅客候車。此外,還分別設置了公共汽車上客區域和下客區域,並且用中文、英文、蒙文分別標注,一目了然。

10時29分,在K1路公交站牌的等候區域,記者也體驗了一番。當公車門打開,工作人員開始疏導市民上車。記者夾在在人流中進入等候區域進入上客區域,上客區域是單人通行圍欄,更好地保證了市民的乘車秩序和乘車安全。

▲智慧電子站牌

4智慧電子站牌來了❈

相信不少乘車的市民都用過“掌上青城”APP,智慧化的服務,讓市民能夠一目了然通過手機即時監控公車的執行時間和運行地點。如今,比“掌上青城”更加智慧化的電子站牌也進入到呼和浩特大眾的視野,在地下公交樞紐站便設置了3台這樣的智慧電子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