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黃浦濱江|婉約精緻的8.3公里又多了新地標,趕快去瞧瞧吧!

去年,黃浦江兩岸45公里

(楊浦大橋到徐浦大橋)

公共空間已經基本貫通開放!

美麗的黃浦江在地圖上畫出了一條優雅的曲線

如今,市民漫步濱江岸線,一段又一段的水岸美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為浦西濱江重要的一段,黃浦濱江8.3公里在去年基本貫通的基礎上,今年繼續精耕細作、完善配套,

立足於提升公共空間的品質、文化內涵和功能,截止目前,又有一批濱江地標相繼完工,今後市民逛黃浦濱江,又多了新看點。

這些天,一些經常在黃浦濱江健身的市民發現,從十六鋪開始,這一段的濱江設施有了新變化,原本的濱江岸線如今已經更換了不銹鋼扶手,

沿線綠化也已全面更新,原來,黃浦區按照濱江新三年行動計畫關於“空間景觀品質進一步提高”的要求,整合了多部門資源,在優化做精濱江品質的同時,讓百姓在黃浦濱江可以走走停停,增設了很多休閒座位。

伴隨著黃浦江的波濤聲,南外灘濱水區1240米綜合改造工程也在不斷推進,目前正在實施董家渡、陸家浜路輪渡站改造,今年11月底,工程將全面竣工並向公眾開放。開放後市民可從外白渡橋沿親水準台經外灘(1.5公里)、十六鋪(1.1公里)、南外灘(2.2公里)一路步行至南浦大橋。

輪渡站和黃浦濱江有機結合,紅磚牆成為一景。

今年初,黃浦區著力打造外馬路品質提升工程。這一段濱江沿線,原本設施比較單一,不過岸線整齊,

是觀看浦江美景的絕佳位置,為此,改造通過打開復興1至5庫底層空間,改造燈光系統、標識標牌等措施,逐步形成了通透的公共開放空間,底層空間已經逐步開放。

在黃浦區新一輪濱江三年行動計畫期間,黃浦區對復興路人行天橋進行了改造,對其進行了面板裝飾、護欄維護、景觀亮化等綜合整治工作,已於1月中旬竣工開放。外馬路道路鋪裝工程也正在推進,未來將取消人行道15㎝高側石,打造成車行、人行共板的道路介面。

江鷗和小白鷺已經成為黃浦濱江的新景觀

在黃浦濱江沿線綠地工程方面,近期將有4塊綠地開工建設。

臺地花園

位於龍華東路近西藏南路處,占地面積近10000平方米,建成後包括一個七人制足球場和綠化花園,今年三季度竣工開放。

954地塊綠地(藤蔓花園)

北接太平洋保險大廈總部辦公大樓,南側毗鄰交通銀行大樓,東臨外馬路及十六鋪二期,西臨中山南路,今年12月底竣工開放。

外萃豐弄公共綠地工程(靜謐花園)

北鄰上海消防總隊黃浦支隊,南到老碼頭區域,西接中山南路,東到外馬路,建成後綠地面積約9969平方米,地下3層,用於公共停車和管理用房等。年內開工,力爭2020年竣工。

新碼頭街綠地工程(神秘花園)

北臨新碼頭街、西臨中山南路,東側為外馬路,南臨藥材倉庫,建成後綠地面積約5563平方米,地下3層,用於公共停車和管理用房等。年內開工,力爭2020年竣工。

看看未來的綠化景觀

十六鋪地塊

藤蔓花園

東門路與老太平路,外馬路與中山南路之間。

南外灘濱水區地塊

北起東門路,南至南浦大橋陸家浜路,約2.2公里。

靜謐花園

提煉場地特色“木”元素,發掘空間和情感關係。

神秘花園

園內地形起伏,園路多變,植物繁多,色彩繽紛,使人產生神秘的感覺。

雕塑花園

空中花園

演藝之地花園

作為黃浦濱江的一大亮點,南外灘濱水區董家渡景觀花橋工程也正在不斷推進,該項目北起萬豫碼頭街,南至利川碼頭街,創造性地將濱江平臺在該段予以抬升。借助景觀連接通道的構建,跨越現有輪渡站、防汛牆、外馬路和中山南路,形成銜接周邊濱江岸線。

黃浦區將繼續立足於提升公共空間的品質、文化內涵和功能,滿足群眾對美好濱江的需求,讓更多市民群眾更好地享受黃浦濱江公共空間的良好環境,真正實現“還江於民,還景於民,還岸於民”。

(文:高磊 圖:顧依倫 陸偉國 編輯:高磊)

在黃浦區新一輪濱江三年行動計畫期間,黃浦區對復興路人行天橋進行了改造,對其進行了面板裝飾、護欄維護、景觀亮化等綜合整治工作,已於1月中旬竣工開放。外馬路道路鋪裝工程也正在推進,未來將取消人行道15㎝高側石,打造成車行、人行共板的道路介面。

江鷗和小白鷺已經成為黃浦濱江的新景觀

在黃浦濱江沿線綠地工程方面,近期將有4塊綠地開工建設。

臺地花園

位於龍華東路近西藏南路處,占地面積近10000平方米,建成後包括一個七人制足球場和綠化花園,今年三季度竣工開放。

954地塊綠地(藤蔓花園)

北接太平洋保險大廈總部辦公大樓,南側毗鄰交通銀行大樓,東臨外馬路及十六鋪二期,西臨中山南路,今年12月底竣工開放。

外萃豐弄公共綠地工程(靜謐花園)

北鄰上海消防總隊黃浦支隊,南到老碼頭區域,西接中山南路,東到外馬路,建成後綠地面積約9969平方米,地下3層,用於公共停車和管理用房等。年內開工,力爭2020年竣工。

新碼頭街綠地工程(神秘花園)

北臨新碼頭街、西臨中山南路,東側為外馬路,南臨藥材倉庫,建成後綠地面積約5563平方米,地下3層,用於公共停車和管理用房等。年內開工,力爭2020年竣工。

看看未來的綠化景觀

十六鋪地塊

藤蔓花園

東門路與老太平路,外馬路與中山南路之間。

南外灘濱水區地塊

北起東門路,南至南浦大橋陸家浜路,約2.2公里。

靜謐花園

提煉場地特色“木”元素,發掘空間和情感關係。

神秘花園

園內地形起伏,園路多變,植物繁多,色彩繽紛,使人產生神秘的感覺。

雕塑花園

空中花園

演藝之地花園

作為黃浦濱江的一大亮點,南外灘濱水區董家渡景觀花橋工程也正在不斷推進,該項目北起萬豫碼頭街,南至利川碼頭街,創造性地將濱江平臺在該段予以抬升。借助景觀連接通道的構建,跨越現有輪渡站、防汛牆、外馬路和中山南路,形成銜接周邊濱江岸線。

黃浦區將繼續立足於提升公共空間的品質、文化內涵和功能,滿足群眾對美好濱江的需求,讓更多市民群眾更好地享受黃浦濱江公共空間的良好環境,真正實現“還江於民,還景於民,還岸於民”。

(文:高磊 圖:顧依倫 陸偉國 編輯: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