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BMW i產品策略總監:第五代eDrive技術加速寶馬電動化轉型

寶馬集團在本屆北京車展上全球首發的全新BMW iX3純電動概念車標誌著該公司的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iX3概念車首次採用了寶馬第五代eDrive技術,更加節能高效,

也更具擴展性,可以適用不同的車型,從而幫助寶馬更快的實施電動化戰略。

將於2020年在中國國產上市的BMW iX3將是BMW品牌的首款純電動車型,意義重大。寶馬集團主品牌BMW之下有兩個子品牌,一個是M,代表純粹的運動性能。另外一個是i,其前身是於2008年立項的一個專案“Project i”,該專案是寶馬集團在移動出行領域的創新平臺,2011年,i正式成為BMW的子品牌,目前i品牌下有i3和i8兩款車型。

iX3則是寶馬集團核心BMW品牌主力車型中型SUV產品X3與i系列產品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寶馬選擇在北京車展全球首發iX3概念車,充分體現了寶馬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視。

寶馬集團i產品策略總監Dr. Alexander Kotouc

北京車展期間,EV世紀採訪了寶馬集團i產品策略總監Dr. Alexander Kotouc,他詳細介紹了寶馬第五代eDrive技術的特點,

以及BMW i品牌及產品的相關資訊。

概括來說,BMW iX3上使用了很多先鋒科技,給車輛性能、續航里程、重量、空間和靈活性方面均帶來顯著優化。其中,首次使用的第五代eDrive技術是一大亮點。

首先,就是比較高的集成度。Dr. Alexander Kotouc說,寶馬第五代eDrive技術將電動機、傳動裝置和相關的動力電子部件安裝在一個單獨的傳動元件當中,實現了很高的集成度。另外,新一代eDrive科技的各個零部件被設計得更加輕盈、緊湊,

而且使用了可擴展的模組化設計,從而以不同的形式被應用,既能應用在純電動車型上,也能應用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上。

電驅動系統集成度高的好處主要是節省底盤空間,方便各個分系統在底盤上的佈置。尤其是對於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來說,有發動機和電動機兩套動力系統,有限的底盤空間往往不夠用。另外,高集成度的電驅動系統的效率更高,

能量損耗更少。

第五代電力傳動系統的推出降低了在不同車型平臺中引入電動系統的難度,能夠讓寶馬集團旗下現所有品牌以及未來車型的車輛結構整合不同類型的驅動系統。也就是說,同一車型可以按需提供燃油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或者純電動車型,從而給用戶提供豐富的選擇。

Dr. Alexander Kotouc還表示,除了驅動系統以外,第五代eDrive技術也使用了性能更強大的動力電池,

有效減小了動力電池的體積和重量,且延展性更強,能力密度也更高,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蔚來幾年寶馬的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可以達到700公里。

據EV世紀瞭解,iX3量產車的續航里程將達到400公里,達到市場上主流電動汽車的續航水準。2019年正式亮相的i4的續航里程將達到600公里,2021年上市iNEXT的續航里程將高達700公里。

關於動力電池供應商,Dr. Alexander Kotouc表示,寶馬集團會考慮在iX3上使用寧德時代提供的電芯,包括iNEXT車型也是如此。甯德時代是寶馬的電池供應商,寶馬530Le、X1PHEV都使用寧德時代的電池。不過,寶馬集團也在積極尋求電池供應商的多樣化

eDrive元件已經在中國實現了當地語系化生產,eDrive元件由寶馬在德國丁格芬、中國瀋陽和美國斯帕坦堡的生產設備供應。其中,丁格芬工廠在全球生產網路中扮演著先鋒角色,它是全球電驅系統的技術中心。華晨寶馬在瀋陽已經建成了高壓電池中心,該中心採購寧德時代的電芯之後,組裝電池模組和系統。不僅降低電池成本,而且有助於寶馬不斷提升自身對於動力電池系統的集成能力。

Dr. Alexander Kotouc說,寶馬集團致力於尋找與供應商最佳的合作模式,將供應商的產品與寶馬集團的研發進行有機整合,以求製造出更好的產品,為客戶提供更佳的使用體驗。

2017年,寶馬集團向全球客戶交付了超過10萬輛電動汽車(包括BEV和PHEV),今年的目標是交付14萬輛,2019年的目標是累計達到50萬輛。這不是一個小目標,要想實現它必須向市場投放更多的電動車型,第五代eDrive技術的普及將讓寶馬的更多車型實現電動化。

對於BMW i品牌未來的市場表現,Dr. Alexander Kotouc表示,BMW i子品牌自成立以來便收穫了市場的良好回饋,銷量同樣十分可觀。BMW i子品牌較之競品擁有很大的競爭優勢,這源自於BMW長期以來積累的客戶資源以及良好的銷售網路。毋庸置疑,BMW i子品牌可以展現消費者對於未來出行的願景。

包括iNEXT車型也是如此。甯德時代是寶馬的電池供應商,寶馬530Le、X1PHEV都使用寧德時代的電池。不過,寶馬集團也在積極尋求電池供應商的多樣化

eDrive元件已經在中國實現了當地語系化生產,eDrive元件由寶馬在德國丁格芬、中國瀋陽和美國斯帕坦堡的生產設備供應。其中,丁格芬工廠在全球生產網路中扮演著先鋒角色,它是全球電驅系統的技術中心。華晨寶馬在瀋陽已經建成了高壓電池中心,該中心採購寧德時代的電芯之後,組裝電池模組和系統。不僅降低電池成本,而且有助於寶馬不斷提升自身對於動力電池系統的集成能力。

Dr. Alexander Kotouc說,寶馬集團致力於尋找與供應商最佳的合作模式,將供應商的產品與寶馬集團的研發進行有機整合,以求製造出更好的產品,為客戶提供更佳的使用體驗。

2017年,寶馬集團向全球客戶交付了超過10萬輛電動汽車(包括BEV和PHEV),今年的目標是交付14萬輛,2019年的目標是累計達到50萬輛。這不是一個小目標,要想實現它必須向市場投放更多的電動車型,第五代eDrive技術的普及將讓寶馬的更多車型實現電動化。

對於BMW i品牌未來的市場表現,Dr. Alexander Kotouc表示,BMW i子品牌自成立以來便收穫了市場的良好回饋,銷量同樣十分可觀。BMW i子品牌較之競品擁有很大的競爭優勢,這源自於BMW長期以來積累的客戶資源以及良好的銷售網路。毋庸置疑,BMW i子品牌可以展現消費者對於未來出行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