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促進產業轉型 提升區域競爭力

視頻載入中...

(央視財經《經濟資訊聯播》欄目頻道)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關鍵是要處理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係。

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係,而是辯證統一的關係,要在實踐中探索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新路子。

長江經濟帶聚集著全國30%的石化產業和40%的水泥產業,傳統工業污染不容樂觀,在江西,素有“稀土王國”之稱的尋烏縣,曾是中國最早開採稀土的縣之一,但是,和榮光和美譽一起到來的還有當地的生態赤字。如今尋烏已將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列為攻堅行動重點任務之一,

通過礦山修復,散佈山野的廢棄礦山已經重現山水自然之美。

江西尋烏:修復廢棄稀土礦山 換回綠水青山

記者 王舒暢:我現在是在江西尋烏廢棄稀土礦山修復治理的現場 那我身邊的工人們正在這個高約40米 角度在60度的這樣一個陡坡上挖槽 那他們還會在這裡灑下草籽 以達到護坡固土的效果防止水土流失

尋烏縣稀土資源豐富,

曾經過度開採讓土地開始沙化,水土流失嚴重。現在,當地開展廢棄礦山環境修復工程,施工人員採取坡面種草和松樹,平地種油茶、果樹等經濟作物的方式,進行綜合治理。既恢復生態,又實現經濟效益。今年尋烏全縣22平方公里的廢棄稀土礦區將全面完成複綠。

尋烏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林佛招:下一步將以礦山修復為依託,開展礦山遺跡 科普體驗 山地運動等文旅項目 實現項目效益的最大提升 在發展中保護 在保護中發展

專家表示,長江經濟帶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比較典型的區域,資源環境壓力較大。抓住長江經濟帶,走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新路具有重要意義。

李佐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和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只有綠色沒有發展,

或者只有發展沒有綠色,都不叫綠色發展

專家表示,走好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的新路子,要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通過改善生態,提升招商引資環境。同時,借力生態保護,倒逼技術進步,從而促進經濟發展。

馮奎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要建立一個由政府,企業,社會組織與公民在內的這樣一種高效的治理體系,

通過這樣一個治理體系來促進高品質的經濟體系的發展,促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李佐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和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在達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同時,還可以促進當地的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整個區域的總體競爭力,一箭雙雕。

轉載請注明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