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自尊心和自豪感是每個勞動者的職業追求

(一)

一百多年前的今天,芝加哥的工人為爭取勞動者的權益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這就是我們“五一勞動節”的由來,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共同節日。

所以,我要祝親愛的幼師們節日快樂。

其實再過三天,幼師們還會迎來五月份的第二個節日-“五四青年節”,因為據不完全的統計,全國在崗幼師的平均年齡是27歲。這確實已經成為一個年輕人的職業。

永遠年輕的幼師們節日快樂。

(二)

還有一個幼師的資料,是全國52%幼師的在崗時間少於三年。這說明,幼師這個職業的流動性確實觸目驚心。

尤其是自去年年底以來,雖然國家一再呼籲加強學前教育投入,

但是幼師離職的情況並未得到緩解,幼師缺口進一步加劇。

種種分析幼師現狀原因的文章很多,我就不重複了。

今天勞動節,我只想說一說勞動者的職業追求:“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

前天在頭條看到一篇文章,簡單比較了下北京和上海的區別。在北京,大部分的家長都想把小朋友往公立幼稚園送,而上海,大部分的家長都想把小朋友往非公立幼稚園送。

細細想來,這應該和北京是政治中心,而上海是金融中心有關。中心的性質就決定了教育品質的分佈。

四年前,一位教育屆的前輩問我的中國教育的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我猜了幾個都不對。最後前輩淡然一笑,告訴我:“是公平”。

教育資源從來就不是平均分配的,或因權力,或因金錢。而所以當學前教育資源嚴重匱乏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情況。

而這個時候,在維穩的意志下,幼師們就成為政府和幼兒家長互博的緩衝地帶。

(四)

去年某件事件之後,各地幼稚園一周之內,“無死角監控”到位。現在近半年過去了,情況如何呢。

因為攝像頭存在視覺差異,所以,為避免麻煩,現在許多幼稚園要求幼師們在監控下儘量少與幼兒發生肢體接觸。

當勞動者的職業自尊心和自豪感受到傷害,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受到打擊,會產生嚴重的挫敗感。

所以,離職就難免了。

(五)

今年兩會,當政府工作報告出來的時候,一位學前工作者拍案而起:“做了一輩子學前,到最後發現我們學前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家長滿意,真是一夜倒退三十年。”

當學前教育從一個教育屬性轉變成服務屬性的話,對這個職業帶來的衝擊是相當大的。

職業自豪感,從來都是從職業自尊心的呵護開始的。尊師重道不應該成為一句空話。

“五一”,再次祝願平凡而偉大的勞動者幼師們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