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入園,你準備好了嗎?

幼稚園,是孩子除了早教機構外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家人和孩子三年左右的朝夕陪伴的生活即將結束,孩子將和父母真正意義上的分開,當這一切來臨的時候,作為家長,

你準備好了嗎?今天,我僅以過來人的身份談談寶寶入園,我們應該做哪些準備?

第一條 心理準備

經常聽到將要入園的孩子問,“你家寶寶上的是公立還是私立幼稚園”“你家幼稚園有沒有監控?”“幼稚園老師怎麼樣啊,對孩子好不好”……諸如此類的問題,或許在我看來都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作為媽媽,你是否做好了心理準備?

面對和孩子分離,媽媽們難免表現出各種焦慮。我的寶貝會不會被老師欺負?我的寶貝會哭嗎?我的寶貝尿了拉了怎麼辦?我的寶貝吃不飽喝不夠水怎麼辦?……諸如此類的問題,

我也考慮過,但是,一切因為孩子上了幼稚園而得到解決。

送往一所幼稚園,我們就是選擇信任學校,信任老師,所以當我們告訴孩子“老師就是媽媽” ,

同時,我們也要相信,孩子沒有我們想的那麼不接受幼稚園。他們會開心的發現幼稚園有更多的玩伴,更多的玩具,更好地環境。有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我們,而是我們離不開孩子。孩子總歸要長大,要離開,不如順其自然,做好我們家長的心理工作。

而孩子,他們的心理準備工作也非常必要。在準備入園的幾個月,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就要不斷的告訴他,

幼稚園和老師,小朋友的諸多好處,同時,也要讓孩子從認知上瞭解,入園是必須的行為,沒有商量的餘地。家長的語氣裡不要有擔心,不要有懷疑,要有一種充滿期待和喜悅的語氣來描述幼稚園的種種美好。

第二條 行為準備

入園前,孩子應該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夠自己吃一些飯菜,但不一定能完全吃,能自己去衛生間,但穿脫褲子可能還不行。能表達清楚自己的語言,

和人進行基本的溝通……如果這些基本的能力還很差,建議不要太早送幼稚園。當然也存在這樣的情況,本來方方面面較差的,去幼稚園裡了,都得到快速的發展,反而都會了。

不過我還是覺得,在家裡,這些能力得到提前訓練,孩子入園後,不會成為老師的負擔,

並且能夠快速成長起來,真正實現生活完全自理---這也是小班的基本目的。

第三條 其它準備

除了以上兩條,我覺得其它的準備都是隨之而來的。給孩子準備幼稚園的一切物品,餐具,水杯,被子,褥子等等。當然也不排除,有的幼稚園,什麼都無需準備,讓孩子來就可以了。這就要看各個幼稚園的情況。

入園前,有入園體檢;入園時,會需要寶寶出生就有的出生登記手冊,以後每年幼稚園都會要求體檢。一般都在社區醫院進行。

作為家長,我覺得寶寶入園,最重要的準備就是心理準備。有的寶寶可能會很快適應幼稚園,不哭不鬧,有的會哭很長時間,無論如何,請相信,孩子比我們想像的堅強。早晨入園時孩子哭著不進去,家長難過,晚上接孩子,孩子卻開心的不得了,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奶奶送孩子不哭不鬧,媽媽送孩子吭吭嘰嘰……這些都是我的親身經歷。

時過境遷,孩子已經到了一個“幼稚園比家裡好玩,小朋友多,有意思”的階段,我稍顯落寞和失落的時候,也會感慨,父母和孩子就是一個漸行漸遠的過程。但是務必每一程,認真陪伴,祝福他們每一程都開心愉快。

以後每年幼稚園都會要求體檢。一般都在社區醫院進行。

作為家長,我覺得寶寶入園,最重要的準備就是心理準備。有的寶寶可能會很快適應幼稚園,不哭不鬧,有的會哭很長時間,無論如何,請相信,孩子比我們想像的堅強。早晨入園時孩子哭著不進去,家長難過,晚上接孩子,孩子卻開心的不得了,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奶奶送孩子不哭不鬧,媽媽送孩子吭吭嘰嘰……這些都是我的親身經歷。

時過境遷,孩子已經到了一個“幼稚園比家裡好玩,小朋友多,有意思”的階段,我稍顯落寞和失落的時候,也會感慨,父母和孩子就是一個漸行漸遠的過程。但是務必每一程,認真陪伴,祝福他們每一程都開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