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文遊記徵集大賽」No.65鐘靈獻山

“詩畫浙江·醉美縉雲”美文遊記徵集大賽65號作品,作者:陳喜和

在胡源鄉招序村東北,岩門之南,有一山如俯臥獅子,其東南相鄰有一座球形山崗。相傳當年八仙乘雲舟路過此地,

為這裡的美景所陶醉,曾為之駐足,欣然命名為“獅球山”。獻山廟宇就坐落在臥獅的奶堂(兩乳之間)處。

大殿上廳

廟會

相傳在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

已然成神的陳十四娘娘看中了獻山這塊寶地,胡源民眾於是在此處修建了廟宇,泥塑娘娘金身供奉,遂稱為“獻山廟”,從此香火旺盛。

老鷹岩

飯甑岩

獻山廟四周危崖險壑,岩峰錯落,嵐煙繚繞,環境清幽。猶如一塊大磁石,引得周圍山脈以它為中心彙聚,故有“萬象齊登”之吉。附近有鐵門檻、獅子蟠窠、獅子流涎、青龍飲水、活龍開口、觀音洞、北海洞、蝙蝠岩、滴水岩、老鷹岩、金鐘岩、獅子岩、仙剖岩、狗洞岩、火焰岩、俯跪岩、仙乳岩、沙魚岩、十三間岩、水鉤擔岩、老人鬍鬚岩、小石筍、仰天飯甑、仰天湖等諸多景觀;此地上納日月之靈氣,

下接山水之秀麗。在此可巡視周天,目擊八方。四周名山拱照,遠觀可飽覽遠方群山之雄姿:東朝越王(山),西對大學(山),南負石牛(山),北眺白水(山);俯視則可領略近處田園山水之秀美:山下村莊,田園房舍錯落有致;綠水縈繞,道路蜿蜒。無限風光,盡收眼底,使人心曠神怡,有飄飄然欲羽化登仙之感。尤其是“獅子流涎”,百丈懸崖,終年泉水叮咚,細流涓涓,甚為神奇,
富含詩意。

古道之一(招序)

千年柳杉

有廟宇周圍四條都叫“寨嶺”的古道輻射周邊,擔負著連接外部世界的使命,可謂四通八達:東達岩坑、嶺腳吳村;南到招序村;西北通東山、章村村;東北抵田洋、新宅村。

古道基本為陡峭的石級,較少坦途,利用附近未經雕鑿過的岩石鋪設,古樸自然。沿途山勢險峻,溝壑縱橫。草木蔥蘢,大有“芳菲侵古道,晴翠接青天”之勢;翠葉松枝遮去路,未見花色先有香,未見鳥影聞其聲。一年四季,時移景異,秀色可餐:春則草木吐翠,鳥語花香;夏則松風竹韻,清涼宜人;秋則山果飄香,野菊爛漫;冬則霧凇冰掛,銀裝素裹。人們漫步其中,賞心悅目,旅途之勞即消,愉悅之情頓生。四條古道的中途,都建有涼亭供人們歇息避雨乘涼。現在,從招序村起步,三華里的車路已延伸到一個風光旖旎的叫麻風岩的地方,並在此修建了停車場和亭台。人們可以在此停車,小憩休整,更可觀賞領略四周迷人的風光。

目擊八方

獻山遠眺

古樸幽靜的古道,似一位時間老人,默默無聞,經歷了多少歲月的輪回和歷史的滄桑;承載了多少匆匆的腳步和雨雪風霜;檢閱了多少世間往事和人生萬象!這幾條古道是連結古今之道,是人神交流之道,更是充滿希望之道!

野菊爛漫;冬則霧凇冰掛,銀裝素裹。人們漫步其中,賞心悅目,旅途之勞即消,愉悅之情頓生。四條古道的中途,都建有涼亭供人們歇息避雨乘涼。現在,從招序村起步,三華里的車路已延伸到一個風光旖旎的叫麻風岩的地方,並在此修建了停車場和亭台。人們可以在此停車,小憩休整,更可觀賞領略四周迷人的風光。

目擊八方

獻山遠眺

古樸幽靜的古道,似一位時間老人,默默無聞,經歷了多少歲月的輪回和歷史的滄桑;承載了多少匆匆的腳步和雨雪風霜;檢閱了多少世間往事和人生萬象!這幾條古道是連結古今之道,是人神交流之道,更是充滿希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