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的這些行為看似對寶寶好,實則堵住了寶寶早開口說話的機會

媽媽對孩子的擔心有多少呢?孩子沒出生時,擔心寶寶在肚子裡是否乖乖長大,孩子出生後,媽媽又開始擔心孩子會不會生大病?尤其在寶寶遲遲不開口說話的時候,媽媽們不禁又開始疑惑,

為啥我家寶寶還不能流利的開口叫媽媽呢?

經過調查發現,很多家長在教寶寶說話的時候,往往有些行為做的太過分,看似對寶寶好,實則堵住了寶寶早開口說話的機會。看看你是否做過這樣的事?

過分勤快

喂寶寶吃飯的時候,寶寶只用手指了一下,

媽媽就立馬把娃想吃的東西送到嘴邊;帶娃外出的時候,寶寶嘴裡在嘟囔著話,外人沒聽清的時候,媽媽主動給娃當翻譯。這種勤快的行為反而讓寶寶缺少了鍛煉的機會,媽媽根本不給孩子說話的機會,他怎麼才能早點說話流利呢?

一次教太多

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我們能理解,看到別人家的孩子2歲就會背幾百首唐詩了,因此有些急於求成的父母一次性會教孩子說很多話。

欲速則不達,處於心智發育期的孩子,只有重複的學習才能有更深的記憶。自家孩子說話晚,是不是你急於求成了?

太早讓娃接觸電子產品

現在有很多早教產品都是電子版的,有些動畫片也是有很大教育意義的。有些父母過早的讓孩子接觸電子早教設備或看動畫片,

這不僅會傷孩子的視力,還可能會影響孩子說話的能力,因此父母可別覺得讓娃過早看動畫片有好處了。

正常的開口說話時間

正常的寶寶通常在1歲左右會說單音字的話,媽媽這時候只需要每天教孩子說幾個名詞,

等孩子1歲半左右,他基本就能叫出家人的稱呼了。這時候媽媽可以讓孩子接觸圖畫書籍,讓娃慢慢的認字,一次性不要教太多。慢慢的,你會發現孩子說話越來越流利。

父母教娃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引導,必要的時候可以裝作視而不見,

給孩子更多發言的空間,孩子向父母提出奇怪的腦洞時,父母一定要認真回答,只有經過交流,孩子才能鍛煉自己的語言能力,而且孩子的思維能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你家娃啥時候開始真正叫媽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