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留守青年”設計了一大堆“垃圾”卻成了網紅

最近,社交網路上一名“發明界泥石流鬼才”橫空出世,一躍成為新晉網紅。他就是“手工耿”,他經常會在微博快手上發一些手工製作的“小發明”視頻。然而這些發明的畫風……真的“很沒用”。

比如這個“腦瓜崩輔助器”,因為有些人中指沒有力量,無法彈出一個響亮的腦瓜崩。耿少腦洞大開,用彈簧與鐵片,運用類似跳高橫杆的原理做了中指力量加倍器。效果非常棒,只不過可能需要注意一下意外傷害的發生。

受網友的喜愛的還有 “菜刀手機殼”——把菜刀搞成手機殼,

打電話時又拉風還能防身!

還有“機車手推車”,以後搬磚變得輕鬆又刺激!

還有應對眾多吃貨在災難來臨時也要滿足口舌之欲的最新力作 “地震應急吃面神器”。此發明利用球形平衡原理,以及 “渾天儀”的外觀設計,力保十級地震的時候你也能吃上人生最後一口泡面。

雖然耿少已經成為了大網紅,但他的那些 “無用良品” 還是一個也沒有賣出去!有些網友還“放言”:耿少發明出了有用的東西,

就 “取關為敬”。

其實,在耿少成為“發明鬼才”之前,只是一個30來歲一事無成的電焊工,被家人所不解,返鄉後成為了丟人的留守青年。他從小就喜歡宅在家裡敲敲打打搞些“無用”的發明創作,即使在外打拼一事無成返鄉後也一直如此,成為了同村人眼中的異類。耿少的返鄉生活甚至還遭到了母親的強烈反對,為了不過度刺激母親只能自己搬進老宅單獨生活。

他有一次春節跟朋友聚會看到朋友拍視頻,靈感瞬間被激發噴湧:說不定自己拍發明視頻也可以得到網友的喜歡呢?說幹就幹,他憑藉自己的焊工技術和突破天際的腦洞,用管鉗做了一個螞蚱拍成小視頻發到網上。本來平平無奇的生活,就此驚雷般發生了巨變。

即使耿少的發明至今都沒有賣出去過,也還沒有過上一夜暴富的日子。但他真正的魅力,正如網友們所說,其實是堅持夢想的力量!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為一個“純粹”的手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