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醫療費用調查:年均增速11.6%,遠遠超過GDP增速,迴圈疾病醫療費用20年增長1816億元,增速位列第一

近期,我國學者對1993-2012年驅使醫療費用增長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發現在二十年間,醫療花費從1993年的1245億迅猛增長到2012年的10,006億。每年以11.6%的速度增長,遠遠超過GDP年均9.9%的增長速率。

循環系統疾病醫療費用增速最快

循環系統疾病醫療費用增速最快,增長了1816億元。循環系統、呼吸系統、腫瘤、內分泌代謝和消化系統疾病、損傷以及中毒等費用的增長占醫療花費增長的49.4%。圖1

圖 1 1993-2012 年期間不同病種增加的醫療花費

其中,人口老齡化對循環系統疾病影響最大,

導致醫療花費增加4.1%,其次是腫瘤(1.9%)、內分泌代謝性疾病(1.3%)等。

整體看來,心血管等循環系統疾病、腫瘤、呼吸系統疾病、內分泌代謝性疾病以及消化系統疾病等仍是當前醫療花費增長的主要病種,促成70.5%的增長。

每次就診費用是醫療花費增長主因

研究顯示,每次就診的費用是醫療花費增長的主因,其次是醫療花費過度膨脹以及人口增長,而人口老齡化相對影響較小。

圖2

圖2 1993-2012年相關5個因素對中國醫療花費增長的影響

1993-2012年,按1993年價格計算,門診患者人均花費從29.1 元增至80.2 元,人均住院費用從1216.4 元增至2992.3 元。

研究者指出,每次就診醫療花費的增長受國人收入增加、醫療技術進步、醫保、追求更高醫療品質以及醫療具體措施變化等影響。

基層醫療費用支出減少

過去二十年,患者更多前往較高級別的醫院就診。例如,鄉鎮衛生院就診比例從1993年的59.1%降至2012年的28.8%,同期出院比例由48.7%降至26.1%。

慢性病流行

回顧過去20年,研究可見,中國人口增長了1.5個億,同時整體人群年齡結構也趨向老齡化。

年齡標準化的疾病流行率從357.1%降低到304.0%,其中感染性疾病、寄生蟲疾病、血液相關疾病,以及中毒損傷等的患病率不同程度下降,

而內分泌和營養代謝性疾病、皮膚疾病以及呼吸道疾病和腫瘤等則不同程度上浮。

醫療服務價格亟待改變

此外,研究者也指出,目前醫療價格定位不合理,比如對於簡單的、無創性醫療服務價格原低於成本價,而高科技診斷和檢查技術則遠高於成本。

此外,藥企15%的藥物利潤率,也從某種程度造成不恰當的激勵,間接地導致了醫療花費的上升。

就此,研究者認為未來在優化調整醫療花費時,

要著重降低每次就診費用,尤其是對於腫瘤、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等。此外,加強基層醫療建設,遏制疾病流行還是未來重中之重。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應用Das Gupta’s因素分解法對1993-2012年人口增長、人群老齡化、疾病流行率、每例疾病醫療花費以及醫療花費過度膨脹影響等五個主要方面,對國人醫療費用快速增長狀況進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