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蘭州家事調解員盧大姐:一腔熱情“問診”問題家庭

盧玉環(中)在調解現場。

從上午9時開始,62歲的盧玉環就如同坐診醫生一樣開始接受“問診”,

她所面對的是前來處理贍養老人、婚姻糾紛、遺產繼承等問題的家庭。

數十分鐘的苦口婆心調解,終於緩解了當事人的情緒。盧玉環作為法院家事調解員,就如同醫院的坐診醫生一樣,沒有放鬆的時候,更不敢在思想上鬆懈。因為這不單關乎每個個體家庭,還關乎整個社會。

1. “調解,說白了就是換位思考,多為對方考慮。”

3月23日早晨9時許,蘭州天氣陰冷,

漫天雪花伴著絲絲寒風。但在七裡河區法院敦煌路法庭一處房間內卻讓人感受到溫暖:不單是房間裡的溫度暖人,似乎對話更讓人暖心。

“寶貝,你應該注意自己的身體,這樣做雖然說得過去,但也要考慮對方感受。”說話者正是盧玉環。

房間內正在進行的是家事審判前的調解,盧玉環坐在中間沙發上,而她兩側沙發上則坐著一男一女。這是一起離婚糾紛調解。在現場,

雙方向盧玉環訴說著自己婚姻的種種不幸。而作為聆聽者的盧玉環則不時地穩定雙方的情緒,同時很柔情地給二人撮合:“大家都考慮一下,當時是怎麼戀愛的,剛開始相處的那些時光應該還是很美好的!”盧玉環說話的語氣似乎不是法院工作人員,而是一位母親在和自己的子女對話,溫情而和善。

不知不覺,雙方停止了抱怨,全心聆聽,更像一對兒女在家裡傾聽父母教導一般。

此刻時間已經是10時30分,接著在書記員的引導下,調解室內進來了另外一對夫婦。

2. “用你身上的正能量去化解他們的負能量”

對於家事調解,盧玉環有著獨特的認識,“雖然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但還需要撮合,畢竟關乎兩個家庭的事情,畢竟離婚對雙方都是一種傷害;再者即使在一起沒有希望,那也該讓雙方認識到,失敗婚姻的原因,而不是抱怨對方,帶著仇恨去面對下一段婚姻。

盧玉環退休前是蘭石集團法務部部長,負責全集團的法律事務。然而在2010年初,正值盧玉環快要退休時,一次體檢查出她患了甲狀腺癌。然而,歷經下鄉知青、入廠從工、自學法律的盧玉環很快就學會了正確面對。好人必有好報。經過兩次手術後,次年盧玉環去醫院複查時,被告知身體已經康復。有著一副熱心腸的盧玉環卻在康復後一直不間斷地關注著婚姻家庭的案件。

2014年她應七裡河區法院邀請出任人民陪審員。

這一干又是2年多時間,這期間也讓她看到了家事審判案件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

很快,在家事審判實踐中,法院也改變思路採用離婚冷靜期、財產申報登記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時調動各方力量參與到了家事審判的調解當中來,特邀調解員、陪審員一起參與調解。

2016年7月22日上午,作為甘肅省家事審判改革試點單位之一的七裡河區法院召開了家事審判方式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為包括盧玉環在內的15名特邀調解員、特邀陪審員頒發了聘書,並專門成立了“盧大姐工作室”,由盧玉環負責擔任主調解。

3. “小家庭和睦了,才是真正的和諧”

應下了家事調解員這個差事後,盧玉環才認識到,家庭婚姻的矛盾若處理不好,觸之即發會造成嚴重後果。她說,“小家庭和睦了,才是真正的和諧。”

“當初,調解每一個案件都慎之又慎。”在調解室一聽到當事人的委屈,對方哭泣,盧玉環也觸景生情跟著哭泣。在撫平當事人情緒的同時,還不停告誡自己別情緒化地參與調解。

有一次,一位婦女因家庭不和半夜裡打電話告訴她“不活了,要跳樓!”盧玉環聽到後趕忙打車找到了對方,做思想工作後,還請她下館子吃飯,平息心情後才放心地離開。回到家後,盧玉環的丈夫和兒子表示不解,並提出要她再也別幹調解員了。盧玉環卻認為,“作為社會人,當我們在有能力幫助別人時,就應該主動伸出援助之手。”

還有一起案件,讓盧玉環看到了人性的另一面。40多歲的婦女芳芳因房屋遺產被繼母告上法庭。繼母認為,自己跟著芳芳父親幾十年在工地上風餐露宿,一直在拼搏,而今丈夫去世就應該合法繼承房屋。而芳芳卻有著自己的苦衷:為了照顧家中的兩個弟弟,自己一直未嫁。也就是說如果房屋被繼母繼承,芳芳就連住宿的地方都沒有了。盧玉環瞭解到案件的這個情況後,就以此為切入點做繼母的工作。“人總是講情義的。”她給繼母做工作後,繼母答應等芳芳出嫁後再繼承房屋。

這些家長里短的糾紛,在她看來還是沒有正確認識對方,甚至將對方不好的一面放大了。她認為,做好訴前調解工作,通過平等協商,幫助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協議,也是保障了他們的合法權益。

據記者瞭解,2016年,僅七裡河區法院試點家事審判調解後,家事案件調撤率為57.66%,訴前調解成功使部分案件無需進入訴訟程式就得以解決。而熱心、耐心和細心的盧玉環贏得當事人的信任,妥善解決糾紛,成了當事人心目中真正的“盧大姐”。

文/圖 記者 董子彪 實習生 趙滿同

為包括盧玉環在內的15名特邀調解員、特邀陪審員頒發了聘書,並專門成立了“盧大姐工作室”,由盧玉環負責擔任主調解。

3. “小家庭和睦了,才是真正的和諧”

應下了家事調解員這個差事後,盧玉環才認識到,家庭婚姻的矛盾若處理不好,觸之即發會造成嚴重後果。她說,“小家庭和睦了,才是真正的和諧。”

“當初,調解每一個案件都慎之又慎。”在調解室一聽到當事人的委屈,對方哭泣,盧玉環也觸景生情跟著哭泣。在撫平當事人情緒的同時,還不停告誡自己別情緒化地參與調解。

有一次,一位婦女因家庭不和半夜裡打電話告訴她“不活了,要跳樓!”盧玉環聽到後趕忙打車找到了對方,做思想工作後,還請她下館子吃飯,平息心情後才放心地離開。回到家後,盧玉環的丈夫和兒子表示不解,並提出要她再也別幹調解員了。盧玉環卻認為,“作為社會人,當我們在有能力幫助別人時,就應該主動伸出援助之手。”

還有一起案件,讓盧玉環看到了人性的另一面。40多歲的婦女芳芳因房屋遺產被繼母告上法庭。繼母認為,自己跟著芳芳父親幾十年在工地上風餐露宿,一直在拼搏,而今丈夫去世就應該合法繼承房屋。而芳芳卻有著自己的苦衷:為了照顧家中的兩個弟弟,自己一直未嫁。也就是說如果房屋被繼母繼承,芳芳就連住宿的地方都沒有了。盧玉環瞭解到案件的這個情況後,就以此為切入點做繼母的工作。“人總是講情義的。”她給繼母做工作後,繼母答應等芳芳出嫁後再繼承房屋。

這些家長里短的糾紛,在她看來還是沒有正確認識對方,甚至將對方不好的一面放大了。她認為,做好訴前調解工作,通過平等協商,幫助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協議,也是保障了他們的合法權益。

據記者瞭解,2016年,僅七裡河區法院試點家事審判調解後,家事案件調撤率為57.66%,訴前調解成功使部分案件無需進入訴訟程式就得以解決。而熱心、耐心和細心的盧玉環贏得當事人的信任,妥善解決糾紛,成了當事人心目中真正的“盧大姐”。

文/圖 記者 董子彪 實習生 趙滿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