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宣講家網評論丨深刻領會習近平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指導作用

每一代領導人都有要解決的時代課題,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要完成的時代使命。今天的中國,需要解決的時代課題,集中起來,就是國家治理問題。世界第一大執政黨領導著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走在一條人類歷史上從未走過的道路上。許多問題,催生著新理念、新思想與新戰略的誕生。

習近平同志擔任總書記以來,在治國理政新的實踐中,貫徹了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體現了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歷史思維、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等,把握時代大趨勢,回答實踐新要求,順應人民新期待,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這“三新”不是概念、詞語上的標新立異,而是勇於實踐、善於創新,在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基礎上的一系列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思想創新、發展戰略創新,是被國家發展進步和人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所證明的創新,體現了習近平同志高超的治國理政能力和智慧。

圖: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那麼,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之“新”呢?

一是體現在對科學理論的新發展上。科學之樹常青。大凡科學理論,

都不是封閉、僵化的,都是不斷在實踐中豐富發展的。科學理論的繼任者們總是要因地因時因情地將其推向新的階段。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談到,“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於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我們認識真理、進行理論創新就永無止境。
今天,時代變化和我國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像。同時,我國社會主義只有幾十年實踐、還處在初級階段,事業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們在實踐上大膽探索、在理論上不斷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集中體現,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例如,在繼續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党、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三大基本問題作出創造性科學回答的同時,還圍繞“什麼是改革、進行什麼樣的改革、怎樣改革”這一時代課題,科學佈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和時間表、路線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注入了新的時代內容和鮮活元素,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一個新的有機組成部分。

再如,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開篇就是他在擔任總書記後會見中外記者時的講話。這篇講話通篇不足千字,卻17次提到“人民”。習近平同志明確把“為人民服務”擺在執政理念的首要位置,表明為民是我們党治國理政的核心價值理念。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到“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這些都表明,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極其鮮明地確立了為民理念,並把為民理念轉化為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融入執政目標、執政方略、執政體制、執政方式等所有構成治國理政實踐的要素之中。黨中央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民族復興偉大夢想、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特別是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以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使為民理念在治國理政實踐中落地生根,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新境界。

二是體現在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引領上。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受到世界高度矚目。我國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已經從未發展起來時期向發展起來時期轉變。這是中國人在站立起來、富裕起來後追求全面小康的一個重要時段。在未發展起來時期,從哲學上講,主要是解決人的“生存需要”問題。而在發展起來時期,從哲學上講,則主要解決的是人的“發展需要”和“發展能力”。習近平總書記以其鮮明的問題意識,深入思考我國進入“發展起來時期”由大國成為強國所呈現出來的各種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主要使命,也是完成這一時期所提出的歷史任務,即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我國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繼續走在世界前列;在全面深化改革指引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各領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已經基本確立;在全面依法治國指引下,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全力促進司法公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全面從嚴治黨指引下,堅定不移地“打虎拍蠅”,淨化政治生態,反腐敗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黨風、政風、社風為之一新。以2016年來說,這是非凡的一年,也是難忘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天眼”落成啟用,“悟空”號已在軌運行一年,“墨子號”飛向太空,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遨遊星漢,中國奧運健兒勇創佳績,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次登上奧運會最高領獎臺……特別是,在美麗的西子湖畔,我國成功舉辦了G20杭州峰會,向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也向世界展示了美輪美奐的中國印象、中國風采。“一帶一路”戰略快速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開張。十八大以來的四年多,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新成就。

三是體現在對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時期的新對策上。樹欲靜而風不止。新中國建立以來,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一直沒有止息,也不可能止息。近年來,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之間進行著博弈,在要不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問題上,錯誤思潮十分猖獗。如在一些高校,某些教師在講臺上公開發表反對馬克思主義、反對共產黨的言論,公開散佈西方普世價值。

一股是新自由主義思潮。在我國,不斷有一些專家、學者、公知大V們拾人牙慧,竭力散佈在世界上已經臭名昭著的新自由主義。例如,有人說中國的國家調控太多,國有企業太多,要像美國那樣才對。還說,國企不要與民企競爭。這是壟斷資產階級典型的口號,他們所說的“民”,絕非是“人民”,而是私人業主和既得利益集團。

再一股是歷史虛無主義。某些居心叵測者以“起底”“反思”等名義,大肆詆毀、貶損英烈,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劉胡蘭、邱少雲、黃繼光等革命先烈都被抹黑。

面對意識形態領域如此嚴峻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其敏銳眼光,旗幟鮮明地亮劍,針鋒相對地鬥爭。在習近平總書記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充滿著新的應對之策。他先後親自主持召開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黨校工作座談會、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網信工作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逐條戰線、逐個領域地激濁揚清、正本清源。如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針對文學創作有數量缺品質、有“高原”缺“高峰”,低俗、庸俗、媚俗現象氾濫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指出:文藝要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又如,在黨校工作座談會上,針對黨校工作中的某些不良現象,總書記也旗幟鮮明地指出:黨校姓黨!並具體闡述,黨校姓黨,就是要堅持黨性原則、遵循黨的政治路線,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歸根到底,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黨校姓黨,首先要把黨的旗幟亮出來,讓黨的旗幟在各級黨校上空高高飄揚。再如,在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他明確指出: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他還提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48字的職責和使命,即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他還深刻揭露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些既為意識形態領域工作指明方向,也為贏得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的勝利提供銳利武器。

四是體現在對人民群眾期待的新回應上。在習近平總書記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極為突出。他講到:“我們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目前,在解決了溫飽之後、正處在發展起來時期的人民大眾,有著更高的新期待。他們期盼百姓富裕、國家強盛,期盼深化改革、解決看病難、上學難、住房難,期盼法制健全、公平公正公開,期盼嚴懲腐敗、黨風政風根本好轉……習近平總書記深知人民大眾的訴求,在其執政方略中,在其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處處得到回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不正是對人民群眾期待的新回應嗎?“小康全家福,一個不能少”,更是他心系人民、全心為民,回應人民大眾新期待的最好印證。物件精准、政策精准、措施精准、效果精准,“一年一千萬”,五年貧困人口全部摘帽!中國正在創造新的脫貧奇跡,為世界減貧做出更大貢獻!

五是體現在國際交易處理的新方案上。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內外兼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針連續性穩定性的基礎上,提出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共建“一帶一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重大倡議,積極推進外交理念和實踐創新,開闢了中國特色外交新境界,愈發具有大國風範、風格和風骨,愈發具有世界擔當,愈發展現應勢而為、勇於擔當的領導力,使得中華民族大踏步邁向世界舞臺中央。每一個炎黃子孫無不為之自豪與驕傲。在習近平總書記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包括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致力於同周邊國家打造命運共同體;包括真實親誠的對非政策理念和義利相兼、義重於利的正確義利觀,使得中國同發展中國家風雨同舟、攜手並進;包括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理念,使得中國深入參與和引導多邊外交進程,在國際舞臺上的發言權、話語權越來越大。而新年伊始,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的演講中,習近平主席闡述了中國對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判斷,貢獻了中國推動合作共克時艱的方案,表明中國在世界發展進程中正發揮引領作用。緊接著,習近平主席在日內瓦萬國宮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針對關乎人類前途與命運的根本性問題、全域性問題、戰略性問題和重大現實問題,以哲學之問、歷史之思、現實之求、未來之願,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命題做了深刻、全面、系統的闡述,為人類前進方向貢獻出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既發人深省,又催人奮進。35次熱烈掌聲,是對習近平主席的褒獎,也是對中國方案的點贊,還是對中國領導力的認同。中國主張在達沃斯收穫歷史性讚譽:“中國正展現真正的全球大國、強國的應有風範”;“中國最高領導人在達沃斯站在了舞臺中央”;“中國經濟貢獻中包含的中國智慧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出不一樣的風采”;“演講釋放了重振信心、引領航向的重要信號”。許多西方媒體正是以這樣積極基調報導了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論壇的主旨演講。

習近平總書記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新”,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有著極為深厚的根基,貫穿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生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的有機統一。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基於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於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基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基於我們党的優良傳統,基於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對現實的縝密分析和對未來的精准判斷,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導當前和今後我國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稿件一經採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徵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注入了新的時代內容和鮮活元素,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一個新的有機組成部分。

再如,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開篇就是他在擔任總書記後會見中外記者時的講話。這篇講話通篇不足千字,卻17次提到“人民”。習近平同志明確把“為人民服務”擺在執政理念的首要位置,表明為民是我們党治國理政的核心價值理念。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到“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這些都表明,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極其鮮明地確立了為民理念,並把為民理念轉化為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融入執政目標、執政方略、執政體制、執政方式等所有構成治國理政實踐的要素之中。黨中央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民族復興偉大夢想、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特別是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以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使為民理念在治國理政實踐中落地生根,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新境界。

二是體現在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引領上。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受到世界高度矚目。我國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已經從未發展起來時期向發展起來時期轉變。這是中國人在站立起來、富裕起來後追求全面小康的一個重要時段。在未發展起來時期,從哲學上講,主要是解決人的“生存需要”問題。而在發展起來時期,從哲學上講,則主要解決的是人的“發展需要”和“發展能力”。習近平總書記以其鮮明的問題意識,深入思考我國進入“發展起來時期”由大國成為強國所呈現出來的各種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主要使命,也是完成這一時期所提出的歷史任務,即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我國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繼續走在世界前列;在全面深化改革指引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各領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已經基本確立;在全面依法治國指引下,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全力促進司法公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全面從嚴治黨指引下,堅定不移地“打虎拍蠅”,淨化政治生態,反腐敗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黨風、政風、社風為之一新。以2016年來說,這是非凡的一年,也是難忘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天眼”落成啟用,“悟空”號已在軌運行一年,“墨子號”飛向太空,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遨遊星漢,中國奧運健兒勇創佳績,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次登上奧運會最高領獎臺……特別是,在美麗的西子湖畔,我國成功舉辦了G20杭州峰會,向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也向世界展示了美輪美奐的中國印象、中國風采。“一帶一路”戰略快速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開張。十八大以來的四年多,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新成就。

三是體現在對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時期的新對策上。樹欲靜而風不止。新中國建立以來,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一直沒有止息,也不可能止息。近年來,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之間進行著博弈,在要不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問題上,錯誤思潮十分猖獗。如在一些高校,某些教師在講臺上公開發表反對馬克思主義、反對共產黨的言論,公開散佈西方普世價值。

一股是新自由主義思潮。在我國,不斷有一些專家、學者、公知大V們拾人牙慧,竭力散佈在世界上已經臭名昭著的新自由主義。例如,有人說中國的國家調控太多,國有企業太多,要像美國那樣才對。還說,國企不要與民企競爭。這是壟斷資產階級典型的口號,他們所說的“民”,絕非是“人民”,而是私人業主和既得利益集團。

再一股是歷史虛無主義。某些居心叵測者以“起底”“反思”等名義,大肆詆毀、貶損英烈,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劉胡蘭、邱少雲、黃繼光等革命先烈都被抹黑。

面對意識形態領域如此嚴峻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其敏銳眼光,旗幟鮮明地亮劍,針鋒相對地鬥爭。在習近平總書記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充滿著新的應對之策。他先後親自主持召開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黨校工作座談會、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網信工作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逐條戰線、逐個領域地激濁揚清、正本清源。如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針對文學創作有數量缺品質、有“高原”缺“高峰”,低俗、庸俗、媚俗現象氾濫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指出:文藝要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又如,在黨校工作座談會上,針對黨校工作中的某些不良現象,總書記也旗幟鮮明地指出:黨校姓黨!並具體闡述,黨校姓黨,就是要堅持黨性原則、遵循黨的政治路線,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歸根到底,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黨校姓黨,首先要把黨的旗幟亮出來,讓黨的旗幟在各級黨校上空高高飄揚。再如,在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他明確指出: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他還提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48字的職責和使命,即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他還深刻揭露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些既為意識形態領域工作指明方向,也為贏得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的勝利提供銳利武器。

四是體現在對人民群眾期待的新回應上。在習近平總書記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極為突出。他講到:“我們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目前,在解決了溫飽之後、正處在發展起來時期的人民大眾,有著更高的新期待。他們期盼百姓富裕、國家強盛,期盼深化改革、解決看病難、上學難、住房難,期盼法制健全、公平公正公開,期盼嚴懲腐敗、黨風政風根本好轉……習近平總書記深知人民大眾的訴求,在其執政方略中,在其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處處得到回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不正是對人民群眾期待的新回應嗎?“小康全家福,一個不能少”,更是他心系人民、全心為民,回應人民大眾新期待的最好印證。物件精准、政策精准、措施精准、效果精准,“一年一千萬”,五年貧困人口全部摘帽!中國正在創造新的脫貧奇跡,為世界減貧做出更大貢獻!

五是體現在國際交易處理的新方案上。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內外兼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針連續性穩定性的基礎上,提出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共建“一帶一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重大倡議,積極推進外交理念和實踐創新,開闢了中國特色外交新境界,愈發具有大國風範、風格和風骨,愈發具有世界擔當,愈發展現應勢而為、勇於擔當的領導力,使得中華民族大踏步邁向世界舞臺中央。每一個炎黃子孫無不為之自豪與驕傲。在習近平總書記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包括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致力於同周邊國家打造命運共同體;包括真實親誠的對非政策理念和義利相兼、義重於利的正確義利觀,使得中國同發展中國家風雨同舟、攜手並進;包括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理念,使得中國深入參與和引導多邊外交進程,在國際舞臺上的發言權、話語權越來越大。而新年伊始,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的演講中,習近平主席闡述了中國對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判斷,貢獻了中國推動合作共克時艱的方案,表明中國在世界發展進程中正發揮引領作用。緊接著,習近平主席在日內瓦萬國宮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針對關乎人類前途與命運的根本性問題、全域性問題、戰略性問題和重大現實問題,以哲學之問、歷史之思、現實之求、未來之願,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命題做了深刻、全面、系統的闡述,為人類前進方向貢獻出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既發人深省,又催人奮進。35次熱烈掌聲,是對習近平主席的褒獎,也是對中國方案的點贊,還是對中國領導力的認同。中國主張在達沃斯收穫歷史性讚譽:“中國正展現真正的全球大國、強國的應有風範”;“中國最高領導人在達沃斯站在了舞臺中央”;“中國經濟貢獻中包含的中國智慧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出不一樣的風采”;“演講釋放了重振信心、引領航向的重要信號”。許多西方媒體正是以這樣積極基調報導了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論壇的主旨演講。

習近平總書記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新”,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有著極為深厚的根基,貫穿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生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的有機統一。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基於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於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基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基於我們党的優良傳統,基於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對現實的縝密分析和對未來的精准判斷,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導當前和今後我國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稿件一經採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徵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