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在悉尼陪兒子讀小學|復活節,我們是這樣度過的

童書媽媽寫在前面

朱曉琳是童書媽媽讀書會成員,她總是樂於和我們分享她的見識見聞。去年8月,她給我們做了一場分享會,分享她眼中多如咖啡館的澳大利亞社區圖書館。

去年年底,她告訴我們,她要陪兒子去悉尼讀書了。和我們一一惜別之後,我們要求她一定多和我們分享在海外的生活和學習點滴。

今年,朱曉琳將圍繞陪兒子在澳洲學習和生活為核心,向我們分享澳大利亞的教育方法和日常。

我們並無意比較澳大利亞和中國的教育孰優孰劣。我們相信,好的教育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好的東西,會啟迪所有人。

我們還相信,教育,沒有東西方之分,

只有適合孩子成長之分。

一個孩子,首先是一個人,其次才是東方人、西方人;無論在哪裡生活的孩子,好的教育和好的生活,應該都是一樣的標準。我們儘量去尋找美好的共性,而不是故意去區分彼此之間的不同。

也是基於這個想法,童書媽媽還將邀約多位在海外生活、陪孩子學習的爸媽們,為我們分享日本、紐西蘭、德國、加拿大、法國和英國的經歷和體會,一起為我們帶來這個欄目:海外教育新知。

文/圖 朱曉琳

一個決定:為什麼讓兒子來澳洲上學?

去年下半年,我做了一個重大決定:獨自一人帶兒子來澳大利亞讀書。

為什麼選擇來澳大利亞上學?很多人都在問我這個問題。

轉學到澳洲,對孩子,對我和家庭,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對於孩子,意味著要放棄國內的教育體系,如果再回去,肯定是無法適應了。

最近幾年,北京的霧霾日趨嚴重,

到了冬天學校就動輒因為霧霾停課。眼看著小學五年級的兒子每天晚上回來埋頭苦做各門作業,連休息玩耍的時間都沒有。

出國前,我的期望是,孩子的競爭壓力不要太大,社會比較穩定安全,社會福利制度完善。因為我特別怕冷,所以加拿大那樣冰天雪地的國家,我完全不予考慮。掰著指頭數來數去,似乎只有澳大利亞了。

十年前,我在悉尼學習和工作過。我在當地有一些朋友,

對這裡的社會狀況也比較瞭解。

做出決定後,我就委託當地朋友幫忙選定了一所口碑較好的公立學校。

接下來,我們做了幾個月的準備,遞交使館材料、體檢、訂機票……

今年年初,我們娘兒倆空降到了悉尼。

剛開始的幾個月,對於兒子尤為艱難。有語言的壓力,完全陌生的學習環境,也沒有朋友。

當他告訴我,上學第一天一直沒有去廁所,因為不好意思問別人,自己也沒有找到。

我聽了之後真是好心酸。第二天一大早,我陪著兒子去了學校,特意指給他廁所在哪裡。

對兒子而言,最大的挑戰依舊是語言。雖然兒子在國內上的是雙語學校,但是因為同學都是中國孩子,所以日常生活裡用英語的機會並不多。

來澳洲以後,每天在學校裡都浸泡在英語環境裡,聽力和口語跟不上,非常影響他的學習。

這時,家長和班主任的溝通交流顯得特別重要。到這邊以後,我就成了模範家長。

我特意租了一個學校附近的公寓。只要班主任有事找我,隨叫隨到。學校需要家長作為志願者參與的活動,只要沒有緊急事情,我都儘量參加。

一方面,讓自己儘快瞭解澳大利亞小學的教育體制,以便更好地指導孩子。另一方面,也是和老師們混個臉熟,“人熟好辦事”到哪裡都行得通吧。

現在,來悉尼伴讀幾個月了。我們母子二人還都在適應的過程當中。其間,也發生了許多小故事,希望通過這個澳洲教育專欄,慢慢和大家分享其中的酸甜苦辣。

下面,是我分享的第一個故事。

一場活動:和耶誕節一樣重要的復活節

2017年4月16日,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復活節(Easter)。

復活節是紀念上帝的兒子耶穌復活的節日,定于每年過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天。

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是紀念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復活節不但是基督教最古老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同時也是受歡迎程度僅次於耶誕節的節日。在西方國家,每年都要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

復活節期間,澳大利亞的學校會放假兩周!

傳統的復活節禮物寓意著復蘇和再生:彩蛋、小雞、復活兔、鮮花、籃子等元素必不可少。

在我看來,復活節就是孩子們的節日。各大商場都會在顯著位置擺滿琳琅滿目的復活節商品,比如兔子、彩蛋造型的巧克力,兔子和小雞造型的玩具,以及手工製作復活節花帽的材料等。

復活節,成了孩子們的帽子派對

復活節帽子秀是一些西方國家小學慶祝復活節的傳統活動。這個活動最初起源在歐洲、美國等地,大家在復活節時會帶著帽子參加復活節遊行或教堂活動。帽子,是最重要的飾品之一。無論紳士還是淑女,都要對帽子進行一番用心的準備。

現在, 澳大利亞的許多小學把這一傳統發揚光大,花帽遊行已經成了當地許多小學復活節活動的焦點。這也是一個非常溫馨的親子活動,父母們趁著帽子秀大顯身手,幫著孩子們製作一頂頂充滿創意的帽子。

我兒子所在的悉尼Waitara小學很早就開始籌辦復活節花帽遊行。

一個多月前,學校就給家長們發了書面通知,讓大家開始準備復活節的帽子。

這個帽子,你可以天馬行空地任意選材,只要帽子的裝飾物可以體現復活節的幾個元素,比如:小雞、彩蛋、兔子等。

於是乎,大人孩子一起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盡力裝飾出一頂有自己個性的帽子。

在這個主題下,被採用得最多的材料當屬復活彩蛋(Easter Egg),毛茸茸的黃色小雞(Easter Chick)和復活兔(Easter Bunny)。孩子們都為此感到興奮,因為他們要開動腦筋、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帽子參加遊行。

復活節前後,各個商店和超市都會有專櫃陳列做帽子的材料。

所以,圖省事的家長花上十元左右澳幣採購一些材料就基本可以搞定了。比如我們買的這套做復活節帽子的材料包裡,有彩色鉛筆,兔子和彩蛋的貼紙,空白的兔子和小雞形狀的卡紙、幾片羽毛、小雞和彩蛋形狀的貼紙,當然自己還要準備膠帶和雙面膠。

我們還單買了一個藍色的帽胚和幾隻毛茸茸的小雞。有了這些基本材料,再加上孩子的創意,在家長的幫助下,一個多小時製作一頂獨家的帽子完全不成問題!

兒子花帽上的兔子和小雞的造型完全由他自己設計,塗色畫畫,貼紙和裝飾物貼在哪裡也是由他決定。

我只是打下手幫忙,負責用雙面膠和透明膠帶把這些玩意兒粘得更牢。這個也是技術活兒,因為必須要粘得非常牢固,否則孩子遊行的時候,裝飾物掉了下來就出洋相了。

16年歷史的花帽大遊行

兒子學校的遊行是4月5號舉辦的,我這天也早早來到學校。只見校園裡已經變成了五彩繽紛的花帽海洋!雖然天氣有點涼,因為悉尼已經快到秋天了,但是孩子們的帽子們爭奇鬥豔,帶來一股春天般歡快的氣息。孩子們的帽子活潑俏皮,一個個都別具匠心獨具創意。

有個小姑娘的帽子一看就是自己手工做的,用紅黃蘭相間的彩色條紋紙糊成一個圓圓的蛋形,上面各點綴了一圈嫩黃嫩黃的小雞和一圈紅、黃、藍色的彩蛋,在人群裡格外醒目。

另一個小姑娘戴了一頂粉色的帽子,帽子兩邊各粘了一個胡蘿蔔,後面貼了幾片黃色的羽毛,帽頂是一個鳥窩,裡面有三個鳥蛋。看的我直擔心她走路時胡蘿蔔掉下來或者鳥蛋晃出來!

左看看,右看看,我的眼睛都快看不過來了,拿著手機不停狂拍。我發現每個班級的班主任也帶著一頂大大的花帽,看上去非常可愛。還有一個一人多高的毛絨兔子在人群裡穿來穿去,引來大家一陣陣喝彩。

遊行前,校長先做了一個簡短講話,我才知道這個活動已經在學校舉辦16年了。校長說:“這是一次體現學生創造力的活動。無論是製作復活節帽子還是製作兔子耳朵裝飾物,我們都鼓勵所有的學生參與進來。”

兒子學校的家長委員會還準備了十幾個復活節大禮包,每個參加活動的家長可以花幾元澳幣購買抽獎券,幸運的家長可以抽中復活節大禮包。這其實是給學校的一個慈善籌款活動。

參加遊行的孩子們個個早已把帽子戴在頭上,坐在各自的位置等待自己的班級出場。

四周圍坐著許多前來觀看遊行的家長們。和班級同學坐在一起的兒子看到我非常興奮,擺出各種姿勢讓我拍。觀察一下,各個家長也都是在人群裡找自己的孩子,找到後就一陣猛拍。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孩子們三人一排,花帽遊行開始了。有的孩子走著走著,帽子或者上面的裝飾物會不小心掉下來,引起觀眾的一陣笑聲。

大多數孩子的帽子都是精心製作的,但是也有敷衍了事的孩子。我就看到一個男孩直接在帽子上頂了一團亂糟糟的紙制鳥巢,走著走著鳥巢就掉了下來,引得圍觀的人們哈哈大笑。

孩子們的歡笑,讓我感覺自己似乎也重回童年時代。

全程參與這次活動後,我感受到,復活節帽子只是一個載體。通過復活節帽子,讓每個人充分發揮想像力,父母和孩子一起動手,互動參與,和夥伴們分享快樂。這才是學校這場活動背後的教育目的吧?

關於復活節

在西方,復活節是和耶誕節一樣重要的日子。彩蛋和兔子,都是復活節的重要元素。那為什麼是彩蛋和兔子呢?

復活節彩蛋(Easter Eggs):象徵新生命,預示著新生命的降臨,蛋殼無法限制裡面正在孕育的新生命。新的生命一定會從Easter Eggs中沖脫出世。

復活節兔子(Easter Bunny):歐洲古老的傳說中,野兔是一種終日不閉眼的動物,它們能在黑夜裡觀看四周其它的動物。因此,野兔就代表著那黑夜中一輪皎潔的明月。再加上Easter 日子是以春天月圓為基準,於是春天繁殖力很強的野兔就成為了Easter的一個象徵。美國人為兔子取了一個可愛的名字,叫她Easter Bunny。

-END-

我就成了模範家長。

我特意租了一個學校附近的公寓。只要班主任有事找我,隨叫隨到。學校需要家長作為志願者參與的活動,只要沒有緊急事情,我都儘量參加。

一方面,讓自己儘快瞭解澳大利亞小學的教育體制,以便更好地指導孩子。另一方面,也是和老師們混個臉熟,“人熟好辦事”到哪裡都行得通吧。

現在,來悉尼伴讀幾個月了。我們母子二人還都在適應的過程當中。其間,也發生了許多小故事,希望通過這個澳洲教育專欄,慢慢和大家分享其中的酸甜苦辣。

下面,是我分享的第一個故事。

一場活動:和耶誕節一樣重要的復活節

2017年4月16日,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復活節(Easter)。

復活節是紀念上帝的兒子耶穌復活的節日,定于每年過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天。

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是紀念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復活節不但是基督教最古老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同時也是受歡迎程度僅次於耶誕節的節日。在西方國家,每年都要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

復活節期間,澳大利亞的學校會放假兩周!

傳統的復活節禮物寓意著復蘇和再生:彩蛋、小雞、復活兔、鮮花、籃子等元素必不可少。

在我看來,復活節就是孩子們的節日。各大商場都會在顯著位置擺滿琳琅滿目的復活節商品,比如兔子、彩蛋造型的巧克力,兔子和小雞造型的玩具,以及手工製作復活節花帽的材料等。

復活節,成了孩子們的帽子派對

復活節帽子秀是一些西方國家小學慶祝復活節的傳統活動。這個活動最初起源在歐洲、美國等地,大家在復活節時會帶著帽子參加復活節遊行或教堂活動。帽子,是最重要的飾品之一。無論紳士還是淑女,都要對帽子進行一番用心的準備。

現在, 澳大利亞的許多小學把這一傳統發揚光大,花帽遊行已經成了當地許多小學復活節活動的焦點。這也是一個非常溫馨的親子活動,父母們趁著帽子秀大顯身手,幫著孩子們製作一頂頂充滿創意的帽子。

我兒子所在的悉尼Waitara小學很早就開始籌辦復活節花帽遊行。

一個多月前,學校就給家長們發了書面通知,讓大家開始準備復活節的帽子。

這個帽子,你可以天馬行空地任意選材,只要帽子的裝飾物可以體現復活節的幾個元素,比如:小雞、彩蛋、兔子等。

於是乎,大人孩子一起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盡力裝飾出一頂有自己個性的帽子。

在這個主題下,被採用得最多的材料當屬復活彩蛋(Easter Egg),毛茸茸的黃色小雞(Easter Chick)和復活兔(Easter Bunny)。孩子們都為此感到興奮,因為他們要開動腦筋、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帽子參加遊行。

復活節前後,各個商店和超市都會有專櫃陳列做帽子的材料。

所以,圖省事的家長花上十元左右澳幣採購一些材料就基本可以搞定了。比如我們買的這套做復活節帽子的材料包裡,有彩色鉛筆,兔子和彩蛋的貼紙,空白的兔子和小雞形狀的卡紙、幾片羽毛、小雞和彩蛋形狀的貼紙,當然自己還要準備膠帶和雙面膠。

我們還單買了一個藍色的帽胚和幾隻毛茸茸的小雞。有了這些基本材料,再加上孩子的創意,在家長的幫助下,一個多小時製作一頂獨家的帽子完全不成問題!

兒子花帽上的兔子和小雞的造型完全由他自己設計,塗色畫畫,貼紙和裝飾物貼在哪裡也是由他決定。

我只是打下手幫忙,負責用雙面膠和透明膠帶把這些玩意兒粘得更牢。這個也是技術活兒,因為必須要粘得非常牢固,否則孩子遊行的時候,裝飾物掉了下來就出洋相了。

16年歷史的花帽大遊行

兒子學校的遊行是4月5號舉辦的,我這天也早早來到學校。只見校園裡已經變成了五彩繽紛的花帽海洋!雖然天氣有點涼,因為悉尼已經快到秋天了,但是孩子們的帽子們爭奇鬥豔,帶來一股春天般歡快的氣息。孩子們的帽子活潑俏皮,一個個都別具匠心獨具創意。

有個小姑娘的帽子一看就是自己手工做的,用紅黃蘭相間的彩色條紋紙糊成一個圓圓的蛋形,上面各點綴了一圈嫩黃嫩黃的小雞和一圈紅、黃、藍色的彩蛋,在人群裡格外醒目。

另一個小姑娘戴了一頂粉色的帽子,帽子兩邊各粘了一個胡蘿蔔,後面貼了幾片黃色的羽毛,帽頂是一個鳥窩,裡面有三個鳥蛋。看的我直擔心她走路時胡蘿蔔掉下來或者鳥蛋晃出來!

左看看,右看看,我的眼睛都快看不過來了,拿著手機不停狂拍。我發現每個班級的班主任也帶著一頂大大的花帽,看上去非常可愛。還有一個一人多高的毛絨兔子在人群裡穿來穿去,引來大家一陣陣喝彩。

遊行前,校長先做了一個簡短講話,我才知道這個活動已經在學校舉辦16年了。校長說:“這是一次體現學生創造力的活動。無論是製作復活節帽子還是製作兔子耳朵裝飾物,我們都鼓勵所有的學生參與進來。”

兒子學校的家長委員會還準備了十幾個復活節大禮包,每個參加活動的家長可以花幾元澳幣購買抽獎券,幸運的家長可以抽中復活節大禮包。這其實是給學校的一個慈善籌款活動。

參加遊行的孩子們個個早已把帽子戴在頭上,坐在各自的位置等待自己的班級出場。

四周圍坐著許多前來觀看遊行的家長們。和班級同學坐在一起的兒子看到我非常興奮,擺出各種姿勢讓我拍。觀察一下,各個家長也都是在人群裡找自己的孩子,找到後就一陣猛拍。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孩子們三人一排,花帽遊行開始了。有的孩子走著走著,帽子或者上面的裝飾物會不小心掉下來,引起觀眾的一陣笑聲。

大多數孩子的帽子都是精心製作的,但是也有敷衍了事的孩子。我就看到一個男孩直接在帽子上頂了一團亂糟糟的紙制鳥巢,走著走著鳥巢就掉了下來,引得圍觀的人們哈哈大笑。

孩子們的歡笑,讓我感覺自己似乎也重回童年時代。

全程參與這次活動後,我感受到,復活節帽子只是一個載體。通過復活節帽子,讓每個人充分發揮想像力,父母和孩子一起動手,互動參與,和夥伴們分享快樂。這才是學校這場活動背後的教育目的吧?

關於復活節

在西方,復活節是和耶誕節一樣重要的日子。彩蛋和兔子,都是復活節的重要元素。那為什麼是彩蛋和兔子呢?

復活節彩蛋(Easter Eggs):象徵新生命,預示著新生命的降臨,蛋殼無法限制裡面正在孕育的新生命。新的生命一定會從Easter Eggs中沖脫出世。

復活節兔子(Easter Bunny):歐洲古老的傳說中,野兔是一種終日不閉眼的動物,它們能在黑夜裡觀看四周其它的動物。因此,野兔就代表著那黑夜中一輪皎潔的明月。再加上Easter 日子是以春天月圓為基準,於是春天繁殖力很強的野兔就成為了Easter的一個象徵。美國人為兔子取了一個可愛的名字,叫她Easter Bunny。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