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的另一半怎麼選?掌握“依戀模式”, 開金手指啦!

大家好,我是小牧童,近來身邊的朋友被父母說親,兩個從未有過接觸的人,怎麼快速判斷是否合適,做暫時的男女朋友?

難道,先看看顏值符不符合自己的審美,再按套路來,問問對方的經濟條件,

在考量一下對方的能力?

親密專家Lisa Firestone 教授給出了建議:

知道自己的依戀類型,然後練習去分辨你約會物件的依戀類型。

那什麼是依戀模式呢?

依戀模式最初由英國精神分析師約翰.鮑爾比(Bowlby)提出。

依戀模式分為安全型、多慮型、超脫型與恐懼型。

安全型的人:對親密關係和相互依賴感覺很自在,他們樂觀外向,並且願意參加社交活動

多慮型的人:對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時刻都會保持高度的警惕,

他們很希望跟別人建立親密關係,但是一旦自己的親密物件與其他人有密切關係,他們就會心生嫉妒

超脫型的人:喜歡依賴自己,對親密關係沒有多大的興趣,往往表現得冷漠而獨立

恐懼型的人:總是擔心遭人拒絕,

不能相信別人,同時他們也不信任自己,多疑而害羞。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愛人沒有接電話,你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安全型的人,可能是“TA是在忙,一會看見會給我回的”。

多慮型的人,可能是“TA外面有人了?”。

恐懼型的人,可能是“TA不喜歡我了,TA背著我在做什麼?”。

超脫型的人,可能是“不接我電話,算了以後再也不主動打電話了”。

大家可以對號入座,弄明白自己的依戀類型。

怎麼搞清楚對方的依戀類型呢?

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去網上百度愛情依戀模式的測試,

然後有針對性的選擇問他(她)一些選項,大概明白對方在愛情中的需要和態度。如:

1、經常擔心我的TA會停止愛我

2、容易對對方一往情深

3、害怕對方看到自己真實的一面就不愛了

4、當對方情緒沮喪時,很難在情緒上支持體諒

5、不喜歡將自己的最內心的想法告訴對方

6、很難向對方提出自己的需求

7、物件提出分手,能很快走出來

雙方依戀類型配對對親密度的影響

1)安全型&安全型

可以相互理解,不會猜疑,感覺不舒服或有疑問也可以通過溝通解決了,因此,相處很輕鬆,屬於良偶佳配。

2)安全型&多慮型

因為多慮型的人擔心的事比較多,所以安全型的人需要經常和他(她)交流,幫助排除焦慮,維持感情的穩定。

3)安全型&回避型

回避型的人,因為自己不自信,所以不敢和安全型的人坦白自己內心的想法和需求。

安全型的人可能會試著找機會和回避型的人討論,以便解決問題,但回避型的人又怕對方不會接受這樣的自己,又糾結保持距離比較好。

上演著你追我趕的戲碼

4)多慮型&多慮型

天天相互猜疑,沒有安全感。但只要對方回到自己身邊後,這種多慮就會消失。這就是那種我們見到的巴不得24個小時都綁在一起的人。(想想比較心累)

5)多慮型&回避型

回避型的人明面上就表現出不願意交流,多慮型的人心裡想的多,有強烈的不安感,希望得到對方的回應。一個想交流,一個回避交流,大家可以猜想一下結果。

6)回避型&回避型

表現的最常見的狀態就是我們靜靜吧!

你的愛情依戀模式屬於哪種呢?想想你們都因為什麼會生氣、吵架,是否是彼此的依戀關係導致的呢?這種多慮就會消失。這就是那種我們見到的巴不得24個小時都綁在一起的人。(想想比較心累)

5)多慮型&回避型

回避型的人明面上就表現出不願意交流,多慮型的人心裡想的多,有強烈的不安感,希望得到對方的回應。一個想交流,一個回避交流,大家可以猜想一下結果。

6)回避型&回避型

表現的最常見的狀態就是我們靜靜吧!

你的愛情依戀模式屬於哪種呢?想想你們都因為什麼會生氣、吵架,是否是彼此的依戀關係導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