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頭上撞個大包,立馬去揉?醫生:別再被這些誤區坑了

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所謂的“經驗”,有的是爺爺奶奶那一輩傳下來的,有的是從一些網路上看到的,有的是大家口耳相傳視為常識的……

但這些經驗中其實有很多是不科學的,

有的甚至會給孩子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

實在看不下去的康大夫,今天邀請來了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王潔潔,來和大家聊聊日常生活中的養娃誤區,快搬好小板凳前排聽講了。

誤區一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天氣轉暖了,很多家長自己只穿一件薄外套,卻給孩子穿一件厚保暖衣,一件毛衣,再加一件外套,生怕孩子凍著了,這樣反倒容易出汗,導致毛孔擴張而感冒。

通俗地說,兒童都是怕熱的,因為他們的基礎代謝率比成人要高10%左右,因此學齡前兒童穿衣數量跟成人大致相當,

小嬰兒多穿一件即可。

家長判斷孩子冷不冷時,

可通過摸小孩後頸,看是否乾爽,如果後頸出汗了需及時擦乾,並適當減少衣物;

也可以摸鼻尖,鼻尖涼的話則需適當增加衣物。

誤區二頭上撞了個大包,立馬去揉

“孩子摔倒後,

哇哇大哭,一般情況下家長都會趕緊扶起孩子,給孩子按揉撞到部位,覺得這樣做能減輕疼痛,消減包塊,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王潔潔說道。

孩子摔倒後,不能立馬給孩子揉 ,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孩子毛細血管出血。

如果孩子沒有磕破皮,可以通過冷敷給孩子消腫,如果磕破了皮,輕微的則可以通過碘伏進行消毒。

同時要注意觀察,如果寶寶有噁心、嘔吐、精神差等症狀就要立即到醫院進行正規檢查。

誤區三

一般的感冒發熱,吃點藥就好

很多家長在孩子生病的時候,怕麻煩不願意前往醫院就診,在家按照自己吃藥的經驗給孩子盲目用藥,發現不見好轉才去醫院就診,這恰恰喪失了最佳治療時間。

還有的家長在面對小孩不願吃藥的情況下腦洞大開,

想盡各種辦法將藥溶於牛奶、糖水和粥湯等給孩子服用。

家長在兒童出現感冒、發熱等症狀時,一般3天左右症狀無明顯好轉,則需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醫,不能在家給孩子盲目用藥,孩子一旦因用藥不當導致聾啞,後期即便再好的康復訓練,都不可能挽回聾啞兒童既定事實。

想要杜絕“兒童藥不夠,成人藥來湊”及“用藥靠掰,劑量靠猜”等現象的發生,還是需要醫生和家長們一起共同努力實現。

王潔潔建議,家長在給孩子喂藥時可採取這樣的方法:

媽媽採取坐姿,讓寶寶半躺在媽媽的手臂上;

用手指輕按寶寶的下巴,讓寶寶張開小嘴,輕抬寶寶的下頜,幫助他吞咽;

將所有藥液都喂完後,再用小勺加喂幾勺白開水,儘量幫助寶寶將口腔內的餘藥咽下。

關於喂藥的小貼士:

一般情況下給寶寶的喂藥時間應選在兩餐之間;

但如果怕孩子因吃食導致嘔吐,可選在進食前30分鐘到1小時,因為此時胃已排空,還可以避免服藥引起的嘔吐;

某些對胃有較大刺激的藥物,如鐵劑等,可以選在餐後1小時喂服,這樣就可以防止藥物損傷胃黏膜。

嬰兒喂藥器 寶寶針筒式刻度喂藥器兒童 幼兒矽膠量筒包郵 ¥12.54 購買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還是需要醫生和家長們一起共同努力實現。

王潔潔建議,家長在給孩子喂藥時可採取這樣的方法:

媽媽採取坐姿,讓寶寶半躺在媽媽的手臂上;

用手指輕按寶寶的下巴,讓寶寶張開小嘴,輕抬寶寶的下頜,幫助他吞咽;

將所有藥液都喂完後,再用小勺加喂幾勺白開水,儘量幫助寶寶將口腔內的餘藥咽下。

關於喂藥的小貼士:

一般情況下給寶寶的喂藥時間應選在兩餐之間;

但如果怕孩子因吃食導致嘔吐,可選在進食前30分鐘到1小時,因為此時胃已排空,還可以避免服藥引起的嘔吐;

某些對胃有較大刺激的藥物,如鐵劑等,可以選在餐後1小時喂服,這樣就可以防止藥物損傷胃黏膜。

嬰兒喂藥器 寶寶針筒式刻度喂藥器兒童 幼兒矽膠量筒包郵 ¥12.54 購買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